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30: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语言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出来。通过任务选择可以判断动机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判断打击强度大笑,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道满足时,就会推动人很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动机。而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越高。

9.、主要的激励动机学说有以下三种:(1)、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其中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阶段论的前三个阶段的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后两个阶段的需要,保健因素起不到激励效率的作用。(2)、利克特的集体参与理论,认为员工受到信赖,得到鼓励,参与管理和决策才能激励效率(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目标追求的结果,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情绪表现,而是理性的决策,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经济动机也包括非经济动机。

10、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

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第三章

1、简述微气候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现场所处的局部环境中的气候状况,包括下列4个最重要的参数:空气气温、 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条件。有的参考文献还增加一个参数:周围表面温度。

微气候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人类作业或起居环境中,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某一参数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参数的相互变化所补偿。我们把微气候参数以及对冷热感觉有显著影响的微气候参数的各种组合的综合指标,称之为微气候指标,其中重要的组合有:空气温度和周围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和气流速度;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气流速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2、简述人体基本热平衡方程式。

答: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人体的热平衡方程为:Qs = Qm - W ± Qc ± Qr - Qe ± Qk 式中 ,Qs-人体的热积蓄或热债变化率(J/m2 ?h);

W -人体为维持生理活动及肌肉活动所做的功(J/m2 ?h); Qm-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率(J/m2 ? h);

Qc-为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J/m2 ? h); Qr-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换热率(J/m2 ? h); Qk-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辐射热传递率(J/m2 ? h);

Qe-人体汗液蒸发和呼出水蒸气的蒸发热传递率(J/m2 ? h);“+”表

示人体得热,“-”表示人体散热。

人体的热平衡是动态的 ,当Qs = 0时,人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人体皮肤温度在36.5℃左右,人感到舒适;当Qs > 0时,人感到热;当Qs < 0时,人感到冷。

3、人对微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有哪些?如何评价?

答: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即心理上是否感到满意、舒适,是进行微气候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认为,“舒适”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人主观感到的舒适;另一种是指人体生理上的适宜度。比较常用的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作为标准的舒适度,它往往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其中包括,1. 舒适温度: 所谓舒适温度是指某一温度范围而言。生理学上常用的规定是:人坐着休息,穿着薄衣服,无强迫热对流,未经热习服的人所感到的舒适温度。按照这一标准测定的温度一般是 21℃± 3℃。2. 舒适湿度:舒适的湿度一般为40%~ 60%。不同的空气湿度下,人的感觉不同,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空气下对人的感觉和工作效率的消极影响极大。3. 舒适的风速:在工作人数不多的房间里,空气的最佳速度为0.3 m/s;而在拥挤的房间里为0.4 m/s。室内温度和湿度很高时,空气流速最好是l~2 m/s。

评价微气候环境的四种方法分别是: 1、不舒适指数

以人体对温度和湿度的感觉为例,舒伯特和希尔经过大量研究证明,最合适的湿度(H,%)与气温(t, ℃)的关系为:H = 188-7.2t 12.2℃<t<26℃ ) 针对这个情况,J.E.Bosen提出了一个不舒适指数DI(Discomfort index)来综合表征人体对温度湿度环境的感觉。 DI=(td + tw)× 0.72+40.6

式中,td为干球温度(℃);tw为湿球温度(℃)。 2.有效温度(感觉温度)

有效温度是指根据人体在微气候环境下,具有同等主诉温热感觉的最低气流速度和气温的等效温标。它是根据人的主诉温度感受所制订的经验性温度指标。 前人(C.P.Yaglou)以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气流温度为参数,进行了大量实验,绘制成有效温度图。只要测出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气流速度,就可以求出有效温度。

3. 三球温度指数(WBGT)

三球温度指数也称为湿球黑球温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WBGT),是综合考虑了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和风速等4个环境因素的综合温标,也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

这里热负荷(heat stress)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中作业时的受热程度,取决于体力劳动的产热量和环境与人体间热交换的特性。 WBGT指数计算要考虑不同的气候条件。

室内外无太阳辐射时,采用自然湿球温度(WB)和黑球温度(GT)计算, 室外有太阳辐射时要把干球温度(DT)考虑进去。其计算公式如下: 室内外无太阳辐射时(室内、阴天或夜间) WBGT=0.7WB+0.3GT 室外有太阳辐射时

WBGT=0.7WB+0.2GT+0.1DT

该法的特征是不用直接测量气流速度(其值已在自然湿球温度上反映了)。应该注意的是,在WBGT相同,但辐射热、湿度和空气流速不同时,人的生理反应不同。

当湿度很高、空气流速很低时,使用WBGT方法较差。 作业种类 持续劳动 75%劳动,25%休息 50%劳动,50%休息 25%劳动,75%休息 轻劳动 30 30.6 31.4 32.2 中等劳动 26.7 28.0 29.4 31.1 重劳动 25.0 25.9 27.9 30.0 表1 允许接触高温的阈值/ ℃

该表为美国工业卫生委员会推荐的各种不同的劳动休息制度的三球温度指数阈

值,该种方法比较直观,应用起来比较方便。

目前,我国也制定了运用WBGT指数对作业人员热负荷进行评价的标准(GB/T 17244—1998)。该标准由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3月10日批准、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以工人8小时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单位:kJ/min·m2)为基础进行劳动强度的等级划分,然后给出了不同劳动强度下,人体各种感觉状态(好,中、差、很差)的WBGT指数值。具体请参阅标准。 WBGT指数评价标准

平均能

量代谢率等级

WBGT指数/℃

0 1 2 3 4

好 ≤33 ≤30 ≤28 ≤26 ≤25

中 ≤34 ≤31 ≤29 ≤27 ≤26

差 ≤35 ≤32 ≤30 ≤28 ≤27

很差 >35 >32 >30 >28 >27

注:表中“好”级的WBGT指数值是以最高肛温不超过38℃为限。 4.卡他度

卡他度是指由被加热36.5℃时的卡他温度计的液球,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散发的热量,单位为mcal/cm2?s。 卡他度一般用来评价劳动条件舒适程度。

卡他温度计是一种测定气温、湿度和风速三者综合作用的仪器。卡他度H可通过测定卡他温度计的液柱由38℃降到35℃时所经过的时间(T)而求得。 H = F/T

式中,H-卡他度(mcal/cm2?s); F-卡他计常数;

T-由38℃降至35℃所经过的时间(s)。 卡他度分为干卡他度和湿卡他度两种。 干卡他度包括对流和辐射的散热效应。

湿卡他度则包括对流、辐射和蒸发三者综合的散热效果。 一般H值越大,散热条件越好。

工作时感到比较舒适的卡他度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较舒适的卡他度 劳动状况 卡他度 干卡他度 湿卡他度

表3 不同卡他度下的人的感觉

卡他度 热感觉 干式 很热 热 令人愉快 凉爽 冷 3 3~4 4~6 8~9.5 >9.5 湿式 10 10~12 12~18 18~20 >20 >6 >18 >8 >25 >10 >30 轻劳动 中等劳动 重劳动 4、为什么必须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

答:研究微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能仅考虑其中某个因素,因为构成微气候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进入作业或生活场所时,要受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应综合评价微气候环境。

5、微气候环境的评价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答:微气候环境的评价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