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11:58: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高考历史专项试题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
1. 文献记载:夏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对地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统治。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该观点认为启的夺权( ) A. 实现禅让制向世袭制转变 B. 使族权与政权紧密结合 C. 形成有效的国家管理制度 D. 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确立
2. 据《史记》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仲千,是为帝仲壬。帝仲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这说明当时( )
A. 分封对象都是王族的嫡系子弟 B. 嫡长子继承方式已遭人为破坏 C. 宗法继承具有嫡子与兄弟相结合的特点 D. 最高统治者末实况权力高度集中
3. 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 ) A. 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 B. 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 C. 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D. 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
第1页,共9页
4. 商代末期,有两位王后在死后仍然享有很高声誉,人们建庙宇来纪念她们;商代以后,王后和公主不再拥有纪念性的庙宇,她们被记得,多数是因为她们卓越的丈夫。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夫权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占据主导 B. 重视母系血缘容易导致政治腐败 C. 西周礼乐制度排斥母系血缘关系 D. 神权与父系血缘存在着必然联系 5. 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周
A. 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 B. 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 C. 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 D. 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
6. 商朝王畿周围教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破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非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
A. 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 B. 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 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
7. 据《战国策》记载,齐相孟尝君曾被废归薛邑。后来齐王又希望他“顾先王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孟尝君则提出“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亲庙落成后,孟尝君安心了,这说明( )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因果关系 B. 宗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 C. 诸侯王和卿大夫权力相互制约 D. 宗法制度有利于安全保障
第2页,共9页
8. 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 控制农业生产区 C. 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B. 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D. 防止地方离心力
9.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召集鲁、齐、宋等国国君会盟,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河阳参会。孔子编定《春秋》时,将此事记载为“天子狩猎于河阳”。这说明孔子旨在 A. 维护周天子的权威 C. 强调宗法等级制度
B. 坚持秉笔直书的史书传统 D. 谴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10.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李斯反对分封制,谓秦始皇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血缘关系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李斯意在强调 A. 封同姓子弟是诸侯相伐的主要原因 B. 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C. 以宗法制构建的政治架构必然瓦解 D. 西周政治制度建设缺乏统一性
11.在《礼记》以及其他礼书中,人类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从天地万物及其自然秩序中寻找到依据,进而得到合理解释;同时,人类生活秩序又因为源于
第3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