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二)_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8:51: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1.(2016·全国卷Ⅲ)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物质 V2O5 V2O4 K2SO4 22~28 SiO2 60~65 Fe2O3 1~2 Al2O3 <1 质量分数/% 2.2~2.9 2.8~3.1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2(1)“酸浸”时V2O5转化为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同时V2O4转化成VO+。“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氧化”中欲使3 mol的VO2+变成VO+2,则需要氧化剂KClO3至少为________mol。 4-(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V4O1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废渣2”中含有________。 (4)“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4ROH+V4O412-R4V4O12+4OH(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5)“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________。 (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化工流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反应过程中V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是复分解反应。注意V2O5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废钒催化剂中,只有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成为废渣1的主要成分,(2)3 mol VO2+变为VO+2,共失去3 mol 电子,而1 -3+3+mol ClO-3变为Cl得到6 mol电子,所以需要0.5 mol氯酸钾。(3)中和时,Fe、Al分别转化为难溶的Fe(OH)3和Al(OH)3,成为废渣2的主要成分。(4)为提高洗脱效率,须使题中所述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碱性越强越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淋洗液应该呈碱性。(5)经过“离子变换”,钒以R4V4O12形式存在,而铁、铝则在“中和”过程中转化为沉淀,所以“流出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钾离子。(6)由NH4VO3转化为V2O5,V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的化合价仍为-3,一种生成物是NH3,另一种生成物必定是H2O。

答案:(1)V2O5+2H+===2VO+2+H2O SiO2 (2)0.5 (3)Fe(OH)3和Al(OH)3 (4)碱 (5)K+

(6)2NH4VO3=====V2O5+2NH3↑+H2O↑

2.A、B、C、D、G都是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E是氧化物,H是单质。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填空:

(1)若A、B、C、D、G均含X元素,且A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G是复合肥料,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________的基本原理,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D、G均含Y元素,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族,G可作净水剂,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________的基本原理,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⑤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A是10电子的分子、G为复合肥料、A、B、C、D、G均含X元素”综合推知,A为NH3,G为KNO3;进一步推得B为NO,C为NO2,D为HNO3,E为H2O;M可以是K、K2O2、KO2、KO3等物质。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2)由“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族、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知,Y为S元素,G为硫

高温

酸铝。工业生产硫酸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③是H2O+SO3===H2SO4。

答案:(1)硝酸 K(或K2O2、KO2) 4NH3+5O2===3Cu2++2NO↑+4H2O

高温

(2)硫酸 第3周期ⅢA族 4FeS2+11O2=====2Fe2O3+8SO2 ③

4NO+6H2O 3Cu+8H++2NO-3

3.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个C分子中少一个。而W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并且W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Y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C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化合物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常温下,将C通入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无机酸酸式盐,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X、Z、W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W2Z6X,其蒸汽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会逐渐变红,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再结合关系图可以推知,X为O、Y为N、Z为H、W为C、A为NO、B

催化剂

为H2O、C为NH3。(2)NH3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NO:4NH3+5O2=====△4NO+6H2O。(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恰好与NH3反应生成NH4NO3,溶液呈酸性,离子浓

++-度大小顺序为c(NO-3)>c(NH4)>c(H)>c(OH)。(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无机酸酸

△--

式盐”应为NH4HCO3,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

2-NH3↑+2H2O+CO3。(5)“由X、Z、W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W2Z6X”,W2Z6X为

CH3CH2OH,能被氧化铜氧化为乙醛。

答案:(1)第2周期ⅣA族

催化剂

(2)4NH3+5O2=====△4NO+6H2O

++-(3)酸 c(NO-3)>c(NH4)>c(H)>c(OH)

△--2-

(4)NH+4+HCO3+2OH=====NH3↑+2H2O+CO3

△(5)CH3CH2OH+CuO――→CH3CHO+Cu+H2O

4.Ⅰ.高锰酸钾在实验室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以二氧化锰为主要原料制备高锰酸钾,其部分流程如下: KOH、①加热熔融③蒸馏水墨绿色④通入CO2⑤加热,趁热过滤――→熔融物――→――→混合液――→分批浸取浸取液KClO3②加入MnO2⑥滤液――→KMn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加热熔融应在铁坩埚中进行,不用瓷坩埚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第④步通入适量CO2,发生反应生成MnO4、MnO2和碳酸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步加热浓缩至液面有细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H2O2和KMnO4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若向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去),分别探究SO2和Cl2的性质。 - (5)从左端通入SO2和从左端通入Cl2时,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6)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1.0 mol·L-1的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5.0×10-2mol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瓷坩埚的主要成分SiO2在加热时能与KOH反应,故不能选用瓷坩埚。(2)根-据第④步反应的产物可确定墨绿色浸取液中含K2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24+2-

2CO2===2MnO-4+MnO2↓+2CO3。(3)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时KMnO4会发生分解反应。(4)

酸性KMnO4溶液能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化合价升降法可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Ⅱ.(5)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装置A中现象相同。(6)根据题中信息可确定5.0×10-3mol I2参加反应,转移5.0×10-2mol电子,则I2被氧化成H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7)根据题中S和O的质量比可算出S和O的物质的

-2-量比为2∶3,即X为S2O3,S2O23与Cl2反应生成的淡黄色沉淀为S,上层清液加入BaCl2--2-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即S2O3与Cl2反应时生成了S、SO24和Cl。

答案:Ⅰ.(1)SiO2+2KOH=====K2SiO3+H2O

--2-

(2)3MnO24+2CO2===2MnO4+MnO2↓+2CO3

(3)2KMnO4=====K2MnO4+MnO2+O2↑

+2+

(4)2MnO-4+6H+5H2O2===2Mn+5O2↑+8H2O

Ⅱ.(5)相同

(6)5Cl2+I2+6H2O===2HIO3+10HCl

22

(7)S2O3+Cl2+H2O===SO4+S↓+2Cl+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