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4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解析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C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由正极流入,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B、D两项正确。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原电池内部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解析要综合考虑原电池的概念、电极反应、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A项错;原电池中的电子移动方向是:负极→外电路→正极,可见B项错;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项正确;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正极可以是溶液中的离子或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 答案D

3.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④⑥⑦ D.⑥⑦⑧

解析构成原电池要有四个基本条件:a.电解质溶液;b.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相对较活泼,另一个相对较不活泼,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c.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形成闭合电路。综上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

4.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可能为电解质溶液 B.锌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C.铁的质量不变 D.铜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1

解析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

2+

电的非金属;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故知电解质溶液不是硝酸。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5.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 )

选项 A B C D M 锌 铜 银 锌 N 铜 铁 锌 铁 P 稀硫酸 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 硝酸铁溶液

解析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N棒是负极,相对M棒金属活动性更强。M棒变粗说明M棒上有金属析出。 答案C

6.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 B.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D.铜电极上无气泡产生

+

解析因为番茄中含有酸(即H),可组成原电池。依据原电池的基本知识,其中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Zn)通过导线流向正极(Cu)。 答案A 7.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H2产生

2+-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

2

C.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a流向b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2+

解析a和b不连接时,铁和Cu发生置换反应而析出铜,没有氢气生成,错误;B项,a和b用导

-2+

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Fe-2eFe,错误;C项,Fe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Fe为负极,则电子由b流向a,错误;D项,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都生成亚铁离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D正确。 答案D

8.如图所示,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1)锌片上的现象是 ,电极反应为 。 (2)铜片上的现象是 ,电极反应为 。 (3)电子由 经导线流向 。

(4)若反应过程中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2+

解析Cu-Zn-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中,Zn作负极:Zn-2eZn,现象是锌片逐渐溶解,Cu作正

+-极:2H+2eH2↑,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子由负极(Zn)经导线流向正极(Cu)。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当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可生成0.1molH2,即标准状况2.24LH2。

-2+

答案(1)锌片逐渐溶解 Zn-2eZn

+-(2)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2H+2eH2↑

(3)锌片 铜片 (4)2.24 L

3+2+2+

9.(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之一是可以设计原电池装置。请利用反应Cu+2Fe2Fe+Cu设计一个原电池,在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 负极反应: 。

若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1.5 mol,则溶解铜的质量是 。

(2)实验室在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时,可向反应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其作用是 ,这体现了原电池原理的另一个应用。

3+

解析(1)分析Fe与Cu的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然后依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原电池装置。

3+2+2+

依据反应2Fe+Cu2Fe+Cu,Cu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正极选用石墨棒或铂丝等,电解质溶液选用FeCl3溶液;由转移2mol电子时溶解64g铜,可计算出转移1.5mol电子时溶解铜的质量为48g。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