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笔记-体格检查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5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体格检查

1.概念:

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的或简便

检查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方法:视、触、叩、听、嗅诊。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The methods of basic examination

第一节 视 诊(inspection)

概念:医师通过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全身状况:

发育development营养nutrition意识consciousness面容表情facial features体位Position 步态 gait 局部表现: 皮肤 粘膜 头颈 胸廓 腹型 四肢 骨骼 肌肉 关节 视诊简单易行,实用范围广,提供重要线索。

第二节 触诊(palpation)

概念:医师通过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法。

是视诊的进一步,可以发现视诊不能发现的问题。 进一步明确视诊发现的异常体征。

明确视诊不能明确的体征:体温、湿度、震颤、波动、压痛、摩擦感、包块的位置、大小、轮廓、表面性质、硬度、移动度…

实用范围广,腹部最重要。 触诊方法:

1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

触诊深度 1—2 cm

适用于体表浅在的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动、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

方法:深度1cm,掌指关节和腕关节旋转或滑动

目的:压痛、抵抗、搏动、包块、肿大脏器等,深部触诊前适应。

2深部触诊法(deep palpation):

触诊深度4--5 cm 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1) 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 slipping palpation):

常用于腹腔 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注意:呼吸 谈话 三指(右手示、中、环三指并拢) 四个方向 (上下左右)

(2)双手触诊法(bimanual palpation)

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方法:左手拖举 右手触诊

(3)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一或两个并拢手指逐渐深压。 如阑尾、胆囊、输尿管等。 (4)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t)

也叫浮沉触诊法。

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难以触及者。

触诊注意事项

查前向病人讲清触诊目的 医师手应温暖、轻柔 查中注意观察病人表情 病人采取适当体位 触诊下腹时嘱病人排尿 边查边思索

第三节 叩诊 percussion

概念:是指用手指扣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

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 适用范围:

(1)胸部:肺尖宽度、肺下缘、胸膜病变、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多少、肺内病变大小

及性质;纵隔宽度及心界大小、形态。

(2)腹部:肝脾边界、腹水的有无及多少;子宫、卵巢、膀胱有无涨大等。 叩诊方法:

根据手法和目的不同,分为两种。

直接叩诊法: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 广泛的病变。 方法:右手中三指直接拍击 间接叩诊法:

方法: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紧贴,其他指略抬,右手中指叩击末端关节或第

二指骨远端。垂直、关节、短促、抬起、2-3下。

叩诊注意事项:

1. 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2. 据叩诊部位不同,病人应采取适当体位,如叩诊胸部时,可取坐位或卧位;叩

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确定有无少量腹水时,可嘱病人取肘膝位。 3. 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

4. 叩诊时不仅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还要注意不同病灶的震动感差异,两者应

相互配合。

5. 叩诊操作应规范,用力要均匀适当,一般叩诊可达到的深度约5-7cm。叩诊力

量应视部位等变化。

(1)轻叩诊法: 部位范围小或位置浅。如心、肝相对浊音界。 (2)中度叩诊法: 位范围较大或位置较深。 如心、肝绝对浊音界。 (3)重叩诊法: 体表较深(达7cm左右)。

叩诊音(percussion sound)

定义:叩诊时被叩击部位产生的反响.

叩诊音影响因素:组织器官致密度、弹性、含气量、与体表间距

分类:清音: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不很一致的非乐性音。是正常肺部叩诊音。

浊音:音调高、音响弱、持续时间较短的非乐性音。心肝被肺遮盖、肺炎。 鼓音:和谐的乐音,音响最强,持续时间最长。胃泡、腹部、空洞、气胸等。 实音:音调最高,音响最弱,持续时间最短。实质脏器、大量胸水、实变等。 过清音:类乐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肺气肿。

第四节 听诊 ausculation

概念:是用听觉听取身体各部发出的声音而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方法:直接听诊法 direct ausculation 间接听诊法 indirect ausculation 注意事项:

安静、温暖 充分暴露 适当体位 正确使用听诊器 注意力集中

第五节 嗅诊 smelling

1常见异常气味 abnormal swelling :

酸性汗液 -- 风湿热 、长期服解热镇痛剂 狐臭味 -- 腋臭

痰恶臭 -- 厌氧菌感染 脓液恶臭 -- 气性坏疽 2呕吐物: 粪便味 -- 肠梗阻 烂苹果味 -- 胃坏疽 3粪便: 腐败味 -- 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良。 腥臭味 -- 菌痢 肝腥味 -- 阿米巴痢疾

4尿味:

浓烈氨味 -- 膀胱炎 5呼气味:

蒜味 -- 有机磷中毒、

烂苹果味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氨味 -- 尿毒症 肝腥味 -- 肝性脑病 6体味:

新烤面包味 -- 伤寒 禽类羽毛味 -- 麻风 蜂蜜味 -- 鼠疫 鼠臭味 -- 精神错乱

第二章 一般检查

概念:

一般检查是对病人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也可以配合使用触诊、听诊、嗅诊等。

第一节 全身状况检查 general examination

性别 面容表情 年龄 体位 生命征 姿势 发育和体型 步态 营养 意识状态 语调语态 一、性别 sex

性别的发生与分化可分为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表型性别。 任何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性分化疾病。

染色体性别异常 — 克莱恩费特综合症、性腺发育不全、真两性畸形 性腺性别分化异常— 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先天性无睾症 表型性别分化异常— 假两性畸形

性别的判断:

某些疾病对性别的影响

女性男性化:肾上腺皮质肿瘤、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素 男性女性化:肾上腺皮质肿瘤、肝硬化(睾丸功能损害) 性别与某些疾病发生率有关:

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 -- 女性多 胃癌、食管癌、痛风 -- 男性多 甲型血友病 -- 男性

二、年龄 Age

年龄与疾病发生、预后有密切关系 麻疹、白喉、佝偻病 --儿童 结核、风湿热-- 青少年

动脉硬化、冠心病 -- 中老年 判断方法:

皮肤弹性光泽、皱纹、肌肉状态、毛发颜色与分布、牙齿状态 …

三、生命征 vital sign

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质量的指标: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体温 body temperature

测量及正常范围:

腋测法:10分 36-37度

肛测法: 5分 36.5-37.7度 口测法: 5分 36.3-37.2度

正常体温波动:小于 1 度 /天

发热分度: 低热、中度发热、高热、超高热

体温记录方法 体温曲线 body temperature 热型 fever type

2脉搏 Pulse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频率、节律、强弱及呼吸对脉搏的影响

正常成人60-100次/分,儿童较快,老年人较慢

3呼吸 respiration

计数呼吸频率1分钟

注意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及其它异常 避免暗示患者

4血压 Blood pressure

动脉血压 正常 : 收缩压 <130mmHg 舒张压<85mmHg 理想血压 : < 120/80mmHg

高血压: 收缩压> 140mmHg 舒张压>90mmHg 血压检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

cu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