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07: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如下图)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

l.上右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地点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丙、甲、乙 2.导致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等值线较密集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3.关于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年太阳辐射最强 B.乙地最适合种植水稻 C.丙地位于半湿润地区 D.6月份灌溉需水最多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

漠河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路线③入秋时间的原因是 A.纬度与大气环流 B.地形与大气环流 C.纬度与地形 D.人类活动

5.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顺序是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喀喇昆仑山阿勒泰8.158.18.15包头8.19.58.159.1连云港9.15③④拉萨①②10.110.158.15入秋时间寻秋路线11.1广州五指山 1

6. 2000~2020年,我国

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渐提高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7. 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大量外迁

右下图示意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9.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10.关于④山地,说法正确的是

A.山顶有终年积雪 B.位于湿润地区 C.垂直带谱完整 D.位于热带地区

右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

1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13.近代,洞庭湖对长江水量的调节作用一度下降,主要的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的缩小 ②长江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③洞庭湖区污水排放量大 ④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等高线图回答14-15题。

14.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A.a B.1 020米等高线 C.b D.1 010米等高线

窑洞式房屋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窑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洞口朝阳。读“黄土高原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为

A.西北向东南 B.西南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18.关于该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面坦荡,草原广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