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彼得潘》班级读书会 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8:32: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班级读书会

——《小飞侠彼得.潘》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小飞侠彼得.潘》最初是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当詹姆斯.巴里把这部童话剧改编成童话书之后,彼得.潘就像中国的孙悟空和小哪吒一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不仅受到了许多小读者的喜爱,也受到许多成年读者的欢迎。那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一个美丽迷人的童话世界——梦幻岛,那里有小仙女、海盗、美人鱼等等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东西,让读者觉得非常稀奇有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联想到自己的童年和童年的梦想、游戏。

故事讲的是彼得.潘在一个晚上来到了小姑娘文迪家,教文迪和她的两个弟弟在空中飞行,并把他们带到了梦幻岛。他们一到梦幻岛,惊险的事情就接连不断。他们遇到了善良的印弟安人、海盗虎克和漂亮的美人鱼。由于邪恶的海盗虎克作恶多端,战争事件不断爆发,海岛无宁静之日。尽管不幸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而彼得.潘总能大显身手,想出巧计把小伙伴搭救出来。

彼得.潘是一个长着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可爱的小男孩。他顽皮、淘气、自由、勇敢、有绅士风度、又有些傲气,他天真活泼、嫉恶如仇、富有冒险精神,他有时又会表现出无奈和孤单。

《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生动有趣,情节动人,讴歌了天真无邪、自由快乐的童年,表现出了作者对“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纯洁心灵的深情赞美。作者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梦幻岛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也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具有永恒魅力的名著,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并积累书中的词句,并初步学习自主阅读的方法,学会简单批注。 2、了解故事的内容,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进一步品位词句的美,激发孩子阅读长篇故事的兴趣。

3、通过阅读,推荐《彼得潘》一书及它的续集《虎克船长》、《梦不落帝国》,激发孩子阅读这个系列书籍的兴趣。

4、观看《彼得潘》电影,结合阅读,推荐儿童电影。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感悟并积累书中的词句,并初步学习自主阅读的方法,学会简单批注。

课前准备:

课件、书、电影、批注笔、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上一堂阅读课(板书:阅读)。谁来说说,什么叫阅读?

(生答)师解释:阅读就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阅读课。

一、聊读:导入读书课堂

1、师:你一定喜欢看《哈里波特》吧,知道她的作者是谁吗?老师告诉你们,她叫席琳,她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怎么说的?(课件)师读生猜。

2、对,它就是《小飞侠彼得潘》,席琳作家推荐的这部完美的作品也是今天袁老师要推荐给大家的。(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点课件,出示书本封面)

二、翻阅:引发阅读期待 1、读封面

同学们,拿到一本书,先往哪儿看?(生答,师板书:封面)是的,我们一起看看封面有什么信息?(生答:书名、作者,师随机板书)自己大声读一读书名和作者。原来,詹姆斯巴里——他就是小飞侠的作者,是个了不起的小说家。你们听说过作者的名字吗?(生答:没有。)那我们现在去认识一下他。(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认识了作者,我们再去看看这神奇的故事吧!(课件播放影片)

2、导读

刚才大家看得可真认真,各个都不眨眼,好看吗?(生答)那么,接下来,我们再将书打开,瞧一瞧,封面读完了,里面还有什么?(生答:导读,是随机板书)对,导读,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或者是故事的背景,你选择一本书好看不好看,就可以从导读中知道故事的大概了。来我们去看看。(师读一段导读,介绍故事的背景)

3、读目录

看,导读看完了,你可以决定你的选择了,如果这本书吸引了你,我们可以接着往下看,它还有目录。(师板书:目录)瞧!这本书的目录告诉我们《小飞侠彼得潘》一共有十七个精彩的小故事等着我们呢。故事很长,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三、速读:了解文本

今天,袁老师就是来教大家一个读书的方法的,读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这样读。(板书速读和精读)从字面上看,大家认为,速度应该怎样读?(生答)大家说的都不错,但是你可一定要记住,速度可不是飞速地读,那太吓人了,读了也没有效果,老师教你一个速度的小绝招(板书:用眼读、读重点、专心读),这个要求可不低,你们确定能做到吗?为了检测你们的学习成果,我这里有个空让大家填一填,就按照老师教的速度的办法在书中找出答案,看谁找的又快有准。(出示课件:故事的概括,生填空)(评价、奖励)

四、精读(品读):引导批注

你们看,老师教了你们读书的方法以后,是不是觉得读起书来容易多了,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谁了吧?(师板书:彼得潘、温蒂)那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又是哪里呢?(板书:永无岛)说得好,接下来,我们就用精读的办法更深入的去了解了解他们。

1、有谁来说一说精读应该怎样读?(生答)其实呀,精读也有小绝招的,它就是(板书:逐句读、读仔细、写批注)什么叫批注呀?对,就是写一写,画一画。

2、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品读文字吧。(课件)请你用横线划出你找到的彼得潘,并用

一个或两个词来写下你对他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彼得潘。(自由读,生答)

3、看来大家很快学会了精读的方法,来,我们再去巩固巩固。(课件出示永无岛的段落)生找一找相关句子,说说自己心中的永无岛是怎样的。

五、读书收获检查 1、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老师教的读书方法也都掌握了,接下来,我想跟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来考验考验你们是不是认真的读了这本书,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游戏之前师将学生分为6个大组,每组回答指定问题,每答对一题,小组获得一面红旗)(课件出示游戏题目)

2、刚才大家回答得又快又好,这说明大家读书都特别认真,可是没有分出胜负怎么办呢?再来一轮抢答题。(课件出示)(获得胜利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人物赏析及阅读收获

你已经通过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那你喜欢书中的谁呢?为什么?(生自由说,讨论)

1、说说我们的彼得潘 师:在这一个月美好的读书时光里,一个怎样的彼得潘与你们朝夕相处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说说我们心中的彼得潘吧。 读书交流小组上台交流。

师小结:这一小组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智慧、天真又有些高傲的彼得`潘。你们每个人的发言都很精彩,谢谢你们! 2、说说我们的温迪

师:彼得潘不喜欢妈妈,为什么要温迪做他们的妈妈呢?海盗为什么也要温迪做他们的妈妈?(不回答)在他们眼中,在你们的眼中温迪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说说我们眼中的小姑娘温迪吧。 读书交流小组上台交流。

师小结:是啊,我们眼中的温迪美丽、善良又温柔可亲,谁不喜欢呢?难怪他们都想她做自己的妈妈。这一小组的同学很细心,把温迪的个性概括得很准确。祝贺你们! 3、说说海盗

师:曾经美丽的、宁静的永无岛因为有了海盗而战争不断,这是一群怎样的坏蛋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讲讲你们看到的海盗的形象。 读书小组上台交流。

师小结:多么可恶而令人讨厌的海盗啊,但是他们的内心也是孤独的。谢谢这一小组同学的发言。

4、说说其他人物

师: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其他的人物,他们对事件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哪些小组愿意来交流?

读书小组依次上台交流。

七、谈谈我们的思考

师:读完《小飞侠彼得潘》,除了读书之旅带来的快乐,你还有过一些思考吗?让我们来享受思考带来的成功体验吧!

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思考讨论。

问题预设:

(1)你从书中看到自己了吗?

(2)温迪长大了,彼得潘为什么长不大?

(3)你们喜欢永无岛吗?你想到永无岛去生活吗?你想永远生活在永无岛呢,还是要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为什么?(围绕“父爱母爱、长不长大”来谈) 师总结:

是啊,和孩子们一样,我也想到永无岛去看看,和彼得潘一起战斗,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读课外书,可是我也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我也想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成为一个不用父母担心的人!

八、作业布置 推荐书目:1、《胡克船长》 2、《梦不落帝国》

反思:

在本周四,也就是11月12日的下午第一节课我在班上讲授了一节阅读课,是以读书会的形式开展的。由于是第一次上这样的课,起初在备课时真的是无从下手,因为从未学习过一本书教学的教学模式,所以后来只有借助网络,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才备起课来。备课时,我发现《小飞侠彼得潘》这本故事书写得真的很不错,引起了很多孩子的共鸣,我一共向孩子们推荐了四本书,他们都向我推荐这一本来教授,我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选择了这本书。

在授课时,我由浅到深入手。首先让孩子们学会阅读课外书的方法,从选书开始,从封面、导读、目录讲起,然后再讲授阅读方法。这样一讲,发现孩子们很容易接受这种读书方法,接下来就告诉他们速度和精读的绝招,而且还在课中用填空的方法检测学习效果,初步学会了简单的批注。然后就是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了。我发现文本是他们选的,所以大家很感兴趣,读书氛围浓厚,达成了我备课时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教学目标。特别是后来,我检测孩子们读书收获时,用游戏的方法,使孩子们兴趣大增。课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问我什么时候再上这个课,什么时候把《小飞侠彼得潘》这个电影放给他们看一看。这不正是我的教学目标吗?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渗透了。这也是我这节课的亮点和成功之处。

当然,一节好的阅读课,远远不止让学生有兴趣就行的。应该还是要多围绕文本,体会人物细节、读了一本书给自己带来了哪些的思考等等。由于没有经验,我虽然备课时备了这一环节,可是在授课时,因时间关系,没有上,所以,这节课还是有所欠缺。后来在评课时,老师们建议我再上一节人物赏析课,让大家谈一谈这本书给你带来的思考,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这才是真正做到了读书的目的,让孩子们读有所获,读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