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8:0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房山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序号: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 《师说》 学习目标: (1)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掌握“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准确翻译文句,提高翻译能力。 学习方法:朗读 练习 质疑 讨论 学习过程:
一、 学生自学(A)
学生梳理文本,落实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句翻译。(质疑 交流 讨论) 二、 自学检测(B) (一)字音积累(注音)
郯子(tán) 六艺经传(zhuàn) 贻(yí)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聃(dān) 阿谀(yú) 授之书(shòu) 蟠(pán)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二)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 孰能无惑 谁 2.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一般人 3.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 难道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名词) 5.或师焉,或不焉 有的人 6. 小学而大遗 丢失
7.君子不齿 鄙视 8.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这些人 9.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10.余嘉其能行古道 赞赏 (三)文言虚词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读:通“逗”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五)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2、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房山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序号:
3、位卑则足羞 意动用法,以??为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 5、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7、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六)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连词。 (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七)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八、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2、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式)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4、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句:
5、(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省略句)
房山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序号:
(六)名句默写
1、师者,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4、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4、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虚词积累-----之
A、作代词, (1)指代人或事物 (2)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类”、“这些” B、作助词,(1)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的”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表示宾语前置 (4)表示定语后置 (5)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C、作动词,“到”、“往” 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
1、 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其子” 2、郯子之徒 这,这些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这些 4、古之学者必有师 的 5、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主谓之间 6、句读之不知 表示宾语前置 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词 8、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词,“我” 9、蚓无爪牙之利 表示定语后置 10、吾欲之南海 作动词,“到”、“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