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汇总大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4 4:2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急匆匆

类似的词语:圆溜溜 黑洞洞 蓝幽幽 蓝悠悠 响当当 赤裸裸 脏兮兮 阴森森

②ABAC式词语:摆来摆去

类似的词语:冷言冷语 一心一意 再三再四 一五一十 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毛手毛脚

③描写动物叫声的词语:狗吠

类似的词语:鸡啼 鸟鸣 狼嚎 牛哞 虎啸 马嘶 龙吟 猿啼 鹤唳 乌啼 鸦噪

④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无独有偶

类似的词语:舍本逐末 上下其手 天罗地网 一张一弛 古往今来 一决雌雄 出将入相

⑤形容学习认真刻苦的成语:专心致志 类似的词语: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凿壁偷光 废寝忘食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以一知万

⑥量词

一个老人 一把小刀 一层玻璃 一个真理 一个梦 一本书 ⑦动词

发出声音 引起注意 跨渡大洋 发现真理 拍拍脑袋 ⑧修饰词

洪亮地响 和谐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丑恶而恐怖的东西 司空见惯的现象 反复的实验 小小的蚯蚓 偶然的机遇 全神贯注地看书 鄙夷不屑的神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刚升起来的太阳比作车盖,把正午的太阳比作盘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不同时间看到的太阳的形状特点。

2.拟人句

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种的虫在草丛中的鸣叫声看作人在唱不同的歌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晚虫子鸣叫的热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反问句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死的东西不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表现了“我”对自己的猜想的肯定。

4.精彩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话说明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反问句变陈述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下面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②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三、考试热点

1.《文言文二则》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翻译重点词句的形式考查。

2.《表里的生物》一课,常以判断的形式考查对文中的“我”的人物评价。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文中的三个具体的事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想象丰富独特,常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考查对未来上学方式的想象与展望。

5.第五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常以编写科幻故事的作文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期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一个阳光mínɡmèi( )的下午,我和小丽一起去溜冰。突然,一个小女孩失去kònɡzhì( ),xuánzhuǎn( )着朝小丽撞过来,俩人都

bàndǎo( )在冰面上。小女孩吓得哭了起来,小丽不但yuánliànɡ( )了她,还帮她róucuō( )摔得红肿的膝盖。

(二)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音节,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咽喉(yān) 肮脏(zānɡ) 饭匙(chí) ...B.纤维(qiān) 薄雾(báo) 山脉(mò) ...

(三)下面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元霄 板栗 书藉 原谅 万不得己

B. 惊惶 凝视 袭击 眨眼 不可思议 (四)写出下面事物的寓意。(4分)

1.过年吃年糕: 2.中秋节赏月: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8分)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10分)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1)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 。 (2)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

2.从下面的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8分)

鲜花 刮风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 )

2.《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不够用的无奈和惋惜。 ( )

3.《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以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 )

4.“耄耋老人”指的是100岁的老人。 ( ) 二、积少成多。(10分)

1.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春城无处不飞花, 。 3.少壮不努力, ! 4.中庭地白树栖鸦, 。 三、阅读感悟。(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