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复习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0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1.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化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2. 电子政务包括:政府间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 3. ERP系统介绍:

ERP(企业资源计划)经历基本MRP、闭环MRP、MRP II、ERP过程。

1)基本MRP(物料需求计划)关注企业物料需求问题,指定出物资需求时间表。

2)闭环MRP在基本MRP基础上将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约束条件考虑进去,将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功能包含其中。

3) MPR II 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将企业制造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有效组织、管理和控制。

4)ERP将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活动、供应商活动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成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内外部整合)

4 . ERP特点: 1)是一个集成的系统 2)面向业务流程系统 3)模块化可配置系统 4)开放系统。

5. ERP功能 1)财会管理 2)生产控制管理 3)物流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5)差旅管理。 6. CRM(客户关系管理)模块:1)自动化的销售 2)自动化市场营销 3)自动化客户服务。 7. 电子商务分类: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C2C(消费者之间)、G2B(政府对企业)

8 商业智能三个层次: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由简到深)。

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 系统集成资质分为一、二、三、四 4个级别,其中一最高、四最低。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系统集成项目需要一、二级资质。项目经理分为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资深项目经理。 2. 系统集成资质申请条件如下: 资质级别 从事系统集成年限 注册资金 近3年系统集成营业额 质量管理系统 从事人员 项目经理要求 一 四年以上 2千万以上 3亿 二 三年以上 1千万以上 1.5亿 三 二年以上 200万以上 4500万 四 二年以上 30万以上 1000万 运行1年以上 》150 》25(至少8个高级) 1年以上 》100 》15(至少3个高级) 建立并有效运行 》50 》6(至少1个高级) 建立并有效运行 》15 》3 3.系统集成资质申请流程: 1)向相应资质评审机构申请-》评审机构出具评审报告-》省市/信产部审批》信产部统一发证。

信息产业部授权资质评审机构可以受理一、二、三、四级资质评审;省市自治区授权机构可以受理申请三、四级评审。

信息产业部负责审批管理一二级系统集成资质,省市自治区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负责审批及管理本区域三四级单位资质,初审第一二级信息系统集成单位。

一二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初审,报信息产业部审批。 三四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审批,报信息产业部备案。 获得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由信息产业部统一颁发证书。 4.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分为甲乙丙三级、工程监理认证包括:监理员、监理工程师、高级监理工程师。 监理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

四控: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变更控制。

三管: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 一协调:协调相关单位和人员之间工作关系。 5. ITSM,IT服务管理知识架构,实施目的: 1) 以顾客为中心提供IT服务 2) 提供的服务高质量、低成本 3) 提供的服务可准确计价的。

6. 信息系统审计: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性、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使用资源。

第三章 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1.系统集成主要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

2. 设备系统集成包括: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 3.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分为:立项、开发、运维、消亡。

4. 综合布线系统分为6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第四章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1. 项目定义:项目是为达到特定目的、使用一定资源、在确定时间内、为特定发起人而提供的独特的产品、服务和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2. 项目目标: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

3. 项目目标特点:多目标性、层次性、优先级。 4. 项目特点:独特性、临时性、渐进明细。 5. 项目管理“三方一法”,建设方、承建方、监理方; 一法:科学项目管理方法。 6. 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足够的知识 2)丰富项目管理经验 3)良好协调和沟通能力 4)良好职业道德 5)一定管理和领导能力。

7. 项目组织架构包括:职能型、项目型、矩阵型(弱矩阵、强矩阵、平衡矩阵)、复合型。 1)职能型组织优点:强大技术支持、便于知识、技能和经验分享;清晰职业生涯晋升路线;直线沟通、交流简单、责任和权力清晰;利于重复性工作为主过程管理;

缺点:部门利益高于项目利益,具有狭隘性;组织之间联系薄弱,部门协调难度大,项目经理缺少权力、项目管理发展方向不明,缺少项目基准。

2)项目型组织优点:结构单一、权责分明利于统一指挥;目标明确单一;沟通简洁方便;决策快;

缺点:人员动荡、管理成本高、工作量不足时资源利用率低、不利于沟通和技术知识分享;缺乏事业连续性和保障;

3)矩阵型组织优点:项目经理负责制,有明确项目目标;改善项目经理对整体资源控

制;及时响应;获得职能组织更多支持;最大限度利用公司稀缺资源;改善跨部门协调合作;平衡质量、时间、成本等制约因素;有归属感士气高,问题少;冲突少,利于解决。

缺点:管理成本增加,多头领导;难以检测和控制;权利和资源分配问题; 8. 项目生命周期特征:

1)在初始阶段成本和人员投入较低、在中间阶段最大,项目结束阶段快速下降。 2)在初始阶段不确定性最大。

3)项目干系人影响在初始阶段最大,之后逐渐变低; 4)变更成本和缺陷修正费用随着项目开展越来越高。 9. 项目阶段的特征

每个项目阶段都是以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交付物的完成为标志,可交付物为可度量可验证的工作成果。 项目阶段的结束一般以对完成的工作和可交付物的技术和设计评审通过为标志,当不结束当前阶段就进入下一阶段工作需要进行 管理评审。

10. 典型信息系统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1)瀑布模型;2) V模型 3)原型化模型 4)螺旋模型 5)迭代模型。

11 项目管理按照发生时间过程分为5个项目过程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 按照同类知识合并分为 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9大知识领域。

第五章 立项管理

1. 建设方申请立项流程:

1) 项目建议书或立项申请书提交(撰写立项申请书或者项目建议书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必要时(如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附带初步可行性分析报告)。 2)项目建议书审批

3)对项目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和项目评估(由第三方进行评估)等工作。

4)请有资质工程咨询机构编制 《项目可行性报告》 5)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审核 6)相关部门批准《项目可行性报告》

7)有资质涉及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预算》并提交审核通过 7)组织项目招标,选择承建方,签订合同 8)承建方建设完成项目,验收. 2. 承建方立项流程 1)寻找市场机会 2)项目论证

3)获取招标文件、投标

4)中标,合同谈判及签订合同 关键知识点:

1) 项目申请立项过程中的项目评估是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由第三方(国家、银行或相

关机构)进行评估。

2) 评分标准在招标前制定完成。评分标准遵循以下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2 严格控

制自由裁量权;3 得分应明显分出高低 4 执行国家规定,体现国家政策 5 评分标准应利于评审 6 细则横向比较

3) 合格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该重新招标。

4) 从招标开始到标书接收时间截止之日最短不能少于20日,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以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