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B随堂练习课后作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24: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参考答案:对

7.(判断题) 中国现当代诗歌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 参考答案:对

8.(判断题) 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戴上镣铐跳舞”,并且在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绩的当首推闻一多。( ) 参考答案:对

9.(判断题) 穆旦的诗歌富有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辩,是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 参考答案:错

10.(判断题) 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 参考答案:对

第十章 散文天地

1.(单选题) 在《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作者所提及的“我心灵的灯”代表着( ) A、姐姐对弟弟的爱和期待 B、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C、作者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D、照耀弟弟回家之路的灯光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 朱自清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展现妻子对丈夫的深情与对孩子无私的爱的文章是( )。 A、《背影》 B、《给亡妇》 C、《荷塘月色》 D、《你我》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 《昆明的雨》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把昆明当作故乡之一,陆续写了一系列有关昆明旧事的散文,作者是( ) A、朱自清 B、巴金 C、汪曾祺 D、鲁迅 参考答案:C

4.(判断题)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曾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 ) 参考答案:对

5.(判断题)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虽是具体针对台湾社会现实的有关问题而发,但实际上是面对整个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观念、习俗等所作的反省式的审视。( ) 参考答案:对

第十一章 戏剧人生

1.(单选题) 《茶馆》采用了( )结构,截取人物在茶馆中的横断面,展现了一个近代中国的画面。 A、欲扬故抑的结构 B、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C、承上启下、中心突出的结构 D、主观化的时空结构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长期生活于北京中下层市民社会,开创了风韵独具的“京味”文学的作者是( )。 A、曹禺 B、老舍 C、巴金 D、鲁迅 参考答案:B

3.(多选题) 以下属于曹禺剧作的是( )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家》 E.《北京人》 参考答案:ABCDE

4.(判断题) 《日出》反映了20 世纪 30 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 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 )

参考答案:对

5.(判断题) 《绝对信号》故事并无多少新意,未脱出“社会问题剧”的模式,沿袭了传统戏剧的叙事结构。( ) 参考答案:错

第十二章 小说世界

1.(单选题) “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作品是指( ) A、沈从文《边城》 B、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C、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 D、汪曾祺《昆明的雨》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 《狂人日记》选自《呐喊》,作者首次采用了笔名( )。 A、老舍 B、巴金 C、鲁迅 D、曹禺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 《边城》的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产生了蕴厚纯美的效果,其语言特色是( )。 A、朴素本色 B、幽默诙谐 C、辛辣激情 D、个性特色 参考答案:A

4.(多选题) 对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历史文化内涵分析正确的是 ( )

A艺术地表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启蒙先知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孤立的处境和痛苦的心路历程。 B.“狂人”对“从来如此”的挑战与反思,渴求“真的人”社会出现。 C. 对封建文化道德虐杀人的精神的揭露,是反对封建道德文化的战斗檄文。 D. 对人的发现,体现了现代意识,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指向。 E.“狂人”纯粹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参考答案:ABCD

5.(判断题) 曹七巧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被金钱异化的女主人公。( ) 参考答案:对

6.(判断题) 《阿Q正传》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 参考答案:错

7.(判断题) 《边城》大量使用“京味”语言,把我国古典文言的凝练精粹有机地融入现代白话,显示了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 参考答案:错

8.(判断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被称作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是因为这是作者余华自我梦境的一种复述。( ) 参考答案:错

(一)简答题

1.请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成白话诗。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2.请把司马迁《伯夷叔齐列传》翻译为白话文。

世上记事的书籍虽然很多,但学者们仍然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为征信的凭据。《诗经》、《尚书》虽有缺损,但是记载虞、夏两代的文字都是可以见到的。尧将退位,让给虞舜,还有舜让位给禹的时候,都是由四方诸侯长和州牧们推荐出来的,于是,让他们先试着任职工作,主持事务数十年,做出了成就,建立了功绩,然后再把大政交给他们。这是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统领者,把天下移交给继承者就是如此的困难。然而,也有人说过,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以为是一种耻辱而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代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等人。这些人又为什么要受到称许呢?太史公说:我登过箕山,相传山上有许由之墓。孔子依次评论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对吴太伯和伯夷等讲得很详细。我听说许由、务光等节义品德至为高尚,而经书中有关他们的文辞却一点儿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是老记着人家以前的过错,因此怨恨他们的人就少。”“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兄弟的用意深感悲痛,但看到那些逸诗又感到诧异。他们的传记说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叔齐,到了父亲去世以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关心老人,抚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达那里,西伯已去世了。武王用车载着西伯的神主,追谥为文王,率军东进去征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而谏阻道:“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德吗?”周王左右的人准备杀掉他们,太公说:“他们是义人啊!”扶着他们离开了。武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食薇菜充饥。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和夏禹,授政仁人相禅让,圣人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啊,别啦,永别啦!命运衰薄令人哀伤!”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从这些记载来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良人的。”像伯夷、叔齐,总可以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吧!难道不是吗?他们行善积仁,修养品行,这样的好人竟然给饿死了!再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弟子这批人吧,仲尼特别赞扬颜渊好学。然而颜回常常为贫穷所困扰,连酒糟谷糠一类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去世了。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天天在屠杀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他又究竟积了什么德,行了什么善呢?这几个例子是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了。若要说到近代,那种品行不遵循法度,专门违法乱纪的人,反倒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优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有的人(诚如孔子教诲的那样,)居住的地方要精心地加以选择;说话要待到合适的时机才启唇;走路只走大路,不抄小道;不是为了主持公正,就不表露愤懑,结果反倒遭遇灾祸。这种情形多得简直数也数不清。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孔子说“主义不同的人,不互相商议谋划”,都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孔子又说:“富贵如果能够求得,就是要干手拿鞭子的卑贱的职务,我也愿意去干;如果不能求得,那还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去干吧!”“天气寒冷以后,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世间到处混浊龌龊,那清白高洁的人就显得格外突出。这岂不是因为他们是如此重视道德和品行,又是那样鄙薄富贵与苟活啊!“君子感到痛心的是到死而名声不被大家所称颂。”贾谊说:“贪得无厌的人为追求钱财而不惜一死,胸怀大志的人为追求名节而不惜一死,作威作福的人为追求权势而不惜一死,芸芸众生只顾惜自己的生命。”“同是明灯,方能相互辉照;同是一类,方能相互亲近。”“飞龙腾空而起,总有祥云相随;猛虎纵身一跃,总有狂风相随;圣人一出现,万物的本来面目便都被揭示得清清楚楚。”伯夷、叔齐虽然贤明,由于得到了孔子的赞扬,名声才更加响亮;颜渊虽然好学,由于追随孔子,品德

的高尚才更加明显。那些居住在深山洞穴之中的隐士们,他们出仕与退隐也都很注重原则,有一定的时机,而他们的名字(由于没有圣人的表彰),就大都被埋没了,不被人们所传颂,真可悲啊!一个下层的平民,要想磨练品行,成名成家,如果不依靠德高望重的贤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名声流传于后世呢? (二)作文题

生与希望

小草冲破的土地的束缚冒出了新绿,江河冲破寒冷的封印奔流涌动,冬眠的动物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慢慢苏醒,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飞到北,农民们开始一年充满希望而又辛苦的劳作。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载瞒着生与希望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和煦的春风吹开人们的心窝,只有在春天播下的种子,在秋天才有收获。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新的开始,在一年之中,最有生机、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季节就在春天。不必说“吹面不寒杨柳风”,也不必说“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给我的感受实际上就是酣畅淋漓,精神振奋。春天给我的是无尽的遐思、无穷的力量和无限的希望。

春天,是一切事物的开端,也是人们安排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的开端。人们在这个季节做出详尽周密的计划,使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更加的妥善和完备。可以让工作和学习的人们,充分的度过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让自我的生命淌徉在和风细雨之中,舒展、条畅和绽放。

“人勤春来早,春来人更勤”。新年,新气象,新责任。今年的春天,我的新责任便是为自己安排了专升本报名学习的计划。越是在社会中工作,就越能领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当然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有每天不断学习知识才能丰富自己,而专升本系统化的学习更有助于自我能力的较快提升,我会认真努力的完成这耗时两年多的学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计划。 春天,是生和希望的季节,是人们追求一切美好向往的季节,更是奋发图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季节。希望我们在每一个生和希望将至的时刻,都是美好的轮回和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