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历史人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3:4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客观上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标准明确,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2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1严格的历史性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绝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下面一些错误倾向:

(1)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认为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的观点是反动的等等。 (2)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不适当地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 (3)把古人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

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重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2充分的全面性

评价历史人物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重视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同是封建帝王,隋炀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诗人也要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再如,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清朝政府的大员,但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两人观点截然对立。当然,个性特点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而应看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的作用。例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郭沫若才会给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高度评价。

(2)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并不一致。例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客观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客观上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

3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种方法1分阶段评价

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1)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3)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1分方面评价

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建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进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作出正确的评价。 4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灵活操作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既可以根据讲课的进度评价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把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专题进行系统的讲解。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一个根本目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服从、服务于中学历

史教学,而且,在讲解时不必逐个评价,而是将历史人物分为类别(如政治家、思想家等),每一类别重点评价一两个历史人物作为示例就可以了。这样,既能节省教师的时间,也能让学生有“人”可评。

1强调用词的准确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中学生最普遍的毛病就是用词不当,如认为唐太宗是个“好人”、“君子”、“谦虚之人”,认为岳飞抵抗了金的“侵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等等。要纠正这种错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记课文,如课文中对岳飞的评价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另一方面还要将教材讲深讲透,告诉学生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这种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而没有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至于各民族共同承认的民族英雄,那要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

3防止折中论

对历史人物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这是正确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容易教条化、折中化,如王某某,有对的一方面,也有错的一方面;刘某某,对的有三条,错的也有三条。那么,究竟王某某、刘某某是属于该肯定的还是该否定的历史人物?作者并未作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时,必须抓住主要之点,从而作出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的正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