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作业一二三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22: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 解释者

22.按照概念涉及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D )(分) A. 权利概念与义务概念

B. 确定性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 C. 基本概念与非基本概念 D. 涉人概念与模式概念

23.法律逻辑解释的三元结构中,解释主体是指:( B )(分) A. 解释 B. 解释者 C. 被解释者 D. 法律规范

24.扩张解释属于法律解释分类中的:( B )(分) A. 语形解释 B. 语义解释 C. 语音解释 D. 语用解释

25.有关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学说,新三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 B )。(分) A. 孙国华 B. 张文显 C. 李步云 D. 沈宗灵

26.按照概念涉及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D )(分) A. 确定性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 B. 时空概念与模式概念 C. 基本概念与非基本概念 D. 涉人概念与模式概念

27.有关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学说,四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C )。(分) A. 张文显 B. 孙国华 C. 李步云 D. 沈宗灵

28.按照概念内容上的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B )(分) A. 时空概念与模式概念 B. 基本概念与非基本概念 C. 涉人概念与涉事概念

D. 确定性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

29.从法律运作过程及法律实现的角度,法律形式包括( B )。(分) A. 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 B. 立法形式和司法形式 C. 宪法和法律

D.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30.法律命题是指以命题或语句的形式存在着的( B )。(分) A. 命题 B. 法律规范 C. 逻辑形式

D. 法律命题

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

1.从法律效力等级的角度,法律形式包括( A B C D )。(分) A. 宪法和法律 B. 国际条约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2.法律体系的逻辑特征包括:( A B C D )(分) A. 独立性 B. 一致性 C. 完全性 D. 明确性

3.法律体系的内容应当:( B C D )(分) A. 具体 B. 多样 C. 丰富 D. 完整

4.法律逻辑的系统整合性包括:( A B D )(分) A. 整体的功能性 B. 内部的关联性 C. 结构的完整性 D. 形式上的条理性

5.按照概念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B C )(分) A. 非基本概念 B. 不确定性概念 C. 确定性概念 D. 基本概念

6.从静态法律构成的角度,法律形式包括( A C D )。(分) A. 法律概念 B. 成文法 C. 法律解释 D. 法律命题

7.按照概念涉及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B C D )(分) A. 不确定性概念 B. 时空概念 C. 涉物概念 D. 涉事概念

8.法律类比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表现为两种形式:( C D )(分) A. 法律推理 B. 法律判断 C. 类推适用 D. 判例类比

9.有关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学说,两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 A C 成。(分) A. 行为模式

)组B. 处理 C. 法律后果 D. 假定

10.按照概念涉及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A B C D )(分) A. 涉事概念 B. 涉人概念 C. 模式概念 D. 渉物概念

11.法律逻辑解释的三元结构包括:( A B C )(分) A. 解释 B. 被解释者 C. 解释者 D. 法律规范

12.法律解释的语义解释,可以分为:( A B C D )(分) A. 原意解释 B. 当然解释 C. 限缩解释 D. 扩张解释

13.从法律运作过程及法律实现的角度,法律形式包括( A C D )。(分) A. 立法形式 B. 法律制度 C. 守法形式 D. 司法形式

14.从法律形式存在方式的角度,法律形式包括( A D )。(分) A. 不成文法

B. 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 C. 宪法和法律 D. 成文法

15.法律逻辑解释的原则包括:( B C D )(分) A. 合理性原则 B. 合逻辑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合法性原则

16.按照概念内容上的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A B )(分) A. 基本概念 B. 非基本概念 C. 涉人概念 D. 确定性概念

17.按照概念涉及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 A B C D )(分) A. 渉物概念 B. 涉人概念 C. 模式概念 D. 涉事概念

18.有关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学说,传统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 B C D 组成。(分)

) A. 行为模式 B. 处理 C. 制裁 D. 假定

19.法律判断的特征包括( A B C )。(分) A. 论证性 B. 客观性 C. 规范性 D. 理论性

20.划分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当:( A B D )(分) A. 统一 B. 全面 C. 具体 D. 切合实际

三、判断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

1.在审判中要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须正确地理解条文,保持法律规定的自身同一。(分) 错误 正确

2.法律逻辑解释不得超越法律,违反法律,应受法律文本的约束和限制。(分) 错误 正确

3.划分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全面、统一、切合实际。(分) 错误 正确

4.从规范概念自身的含义和相互间关系上看,“应当A”即“有义务A”。(分) 错误 正确

5.从规范概念自身的含义和相互间关系上看, “可以不A”即“无义务A” 。(分) 错误 正确

6.法律论证是批判性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分) 错误 正确

7.所谓类推适用就是指法律适用主体对现行法律规范中没有明文规定的待决案件,比照援引与该案件在性质上最相类似的现有规范加以裁处的司法活动。(分) 错误 正确

8.法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法律思维形式、思维规律的科学。(分) 错误 正确

9.法律逻辑解释应当符合事理和法伦理。在法条可能的字义及意义脉络范围内,应选择尽可能避免评价矛盾的解释方式。(分) 错误 正确

10.法律论证是寻求一般性前提理由的方法。(分) 错误 正确

11.从规范概念自身的含义和相互间关系上看,“可以A”即“有权A”。(分) 错误 正确

12.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极为复杂,它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分) 错误 正确

13.法律思维的规范性受制于法律的规范性。(分) 错误 正确

14.根据概念确定性程度不同,可分为基本的(原本的)法律概念和非基本的(与法律相关的)法律概念。(分) 错误 正确

15.法律论证是创造性适用法律的方法。(分) 错误 正确

16.理解和掌握每一法律概念的逻辑特征,即从该法律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着手加以分析和掌握。(分) 错误 正确

17.法律判断必须至少从一个普遍性的规范连同其他命题逻辑地推导出来。(分) 错误 正确

18.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三个层次组成。(分) 错误 正确

19.从逻辑上看,“应当”’“允许”,“禁止”这些规范词在法律规定中的不同运用,这对区别法律规范的意义和种类也可有着重要的作用。(分) 错误 正确

20.法律推理是一种法律实践活动,它最主要体现在法律适用过程之中。(分) 错误 正确

21.任何法律论证规则必须公开,且是普遍可传授的。(分) 错误 正确

22.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之间总呈现一种反变关系,即概念外延越大,越抽象,其内涵就越少,越苍白。(分) 错误 正确

23.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分) 错误

正确

24.而今较流行的说法是,法律规范都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构成。(分) 错误 正确

25.传统上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要素等。(分) 错误 正确

26.法律推理是特定主体在法律实践过程中,以已知的法律和事实材料为前提推导和论证法律结论的过程,是法律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为完成其任务而经常运用的一种智力手段或思维方式。(分) 错误 正确

27.法律论证是指通过提出一定的根据和理由来证明某种立法意见、法律表述、法律陈述、法律学说和决定的正确性与正当性。(分) 错误 正确

28.按概念内容上的不同,可把法律概念分为确定性概念和不确定性概念。(分) 错误 正确

29.法律逻辑解释的主体,亦指法律逻辑解释所指向的对象,是指法律解释活动中什么东西需要逻辑解释以及能够被逻辑解释。(分) 错误 正确

30.所谓判例类比就是指法律适用主体对现行法律规范中没有明文规定的待决案件,比照援引与该案件在性质上最相类似的现有规范加以裁处的司法活动。(分) 错误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