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22: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贝 聿 铭 贝 聿 铭 简介 贝聿铭(1917, )

贝聿铭,美籍华人,祖籍苏州,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Pei,Cobb,Freed ,

Partners,Architects总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士,哈佛大学建筑硕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宾州大学荣誉博士, Renssselal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荣誉艺术博士,上海同济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大学荣誉博士;曾任:全美人文委员会委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学院院士,美国艺术 与文学学院院长,罗德岛设计学院士,美国艺术委员会会员,法国学院海外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b5E2RGbCAP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p1EanqFDPw 在求学其间贝氏埋首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并且获得学校举办的优秀设计奖,激励了他对建筑的兴趣使他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DXDiTa9E3d 四十年代由于战争,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在一家以混凝土见长的工程公司工作,贝氏在这段工作经验中,为自己奠定了在混凝土材料上表现佳绩的基础。 1942年,贝氏与毕业自卫斯里学院的陆书华结婚,同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入学不久,贝氏就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 意意志境内的桥梁。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始他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RTCrpUDGiT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 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光与空间的结合,使 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5PCzVD7HxA 1948年贝氏开始建筑生涯,早期贝氏作品采用混凝土,如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纽约基辅湾公寓大楼等。到中期,作品开始趋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性,如全球大气 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属于机构建筑,该图书馆是贝氏建筑生涯的转折点,使贝聿铭名扬四海。 jLBHrnAILg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个人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 奖和普利兹建筑奖。其中普利兹建筑奖相当于诺贝尔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对贝氏而言,1986年里根总统

1 / 12

颁予的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对他最具意义,该奖表彰非美裔的美籍杰出人士,这枚奖章的价值凌驾于他曾获得的任何奖项。 xHAQX74J0X 虽贝氏受西式教育受美国影响甚巨,但贝氏认为中国是他的根,于是他开始为中国建筑作贡献。如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教堂面材采用带有凸点的黄色面砖,钉 穿瓦的营建方式作为取法之对象,加上传统的中国色彩,贝氏成功地结合了现代与传统。北京香山饭店是贝氏个人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再次探索,借鉴古典的园林与江 南民居,[自然]仍是此作品的重要元素。 LDAYtRyKfE 香港中国银行的中银大厦(1982-1991)是贝氏所有设计方案中最高的建筑物。1990年5月落成后贝氏就宣布退休,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颠峰。 Zzz6ZB2Ltk 贝氏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他的设计简洁利落,合理,有秩序性,这是贝氏作品创作写照。精益求精,对形势空间,建材与技术的不断研究,是他建筑水准dvzfvkwMI1 提升的原因,是他作品精髓所在,这正是促使贝聿铭在建筑上名垂不朽,其作品屹立长存的主因。

贝聿铭的生平

1919 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举家迁居香港。 1927 全家自香港搬家回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 rqyn14ZNXI 1935 赴美国宾州费城宾州大学攻读建筑。

1936 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住在353Massachuetts Ave. 1940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在校时曾获Alpha Rho Chi奖,美国建筑师学会奖旅行奖学金 EmxvxOtOco 1941 在波士顿史威工程公司的混凝土设计部门工作。

1942 与陆书华结婚。

1943 在国防研究委员会工作。

1945 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一职至1948年止。 1946 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毕业后在波士顿Hugh Stubbins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工作。 SixE2yXPq5 1948 赴纽约,担任威奈公司的建筑主管,直至1955年方离职。 1951 获哈佛大学旅行奖学金,至希腊,意大昨,法国与英国旅行。 1954 2月贝聿铭来台勘察台中东海大学地形。 6ewMyirQFL 1955 在纽约市Polo Grounds宣誓归化为美国公民,成立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I.M.PEI%ASSOCIATES) kavU42VRUs 1956 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教育客座委员至1959年止。 1958 担任联邦住宅署委员至1960年止。

1959 位在非金属罗拉多州丹佛市的里高中心,荣获美国建筑学会奖,这是贝氏获得的第一个建筑奖。

1960 8月时与威奈公司终止专属建筑师之关系。 1961 荣获美国文艺学院院士建筑纪念奖。

1963 4月时被选为美国设计院中的仲会员,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11月贝氏为路思义教堂落成访台,在东海大学建筑系演讲“现代建筑之动向”。德州休士顿莱斯

2 / 12

大学创校五十周年纪念,推崇他在住宅设计方面之贡献。贝氏被推选为“民众建筑师”。

y6v3ALoS89 1964 荣任美国建筑师学会院。1月贝氏访台。3月6日至3月28日,路州大学举办贝氏作品展,展出作品十四件,担任美国建筑师学会年度建筑奖评审委员。 1966 事务所改组为I。M。PEI&Partners,合伙的建筑师为雷纳德与考柏等。担任全美人文委员会委员,至1970年卸任。 M2ub6vSTnP 1967 膺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担任纽约市都市设计委员一职至1972年止。 1968 7月9日台湾省建筑学会台北市建筑师公会,台湾省建筑师公会,台北市建筑艺术学会共同在国宾饭店举行茶会,欢迎贝氏来台。 0YujCfmUCw 贝氏于11月13日至11月16日之间回台,为日本万国博览会中国馆,与中国馆设计小组共同呈现设计成果。

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获得该年美国建筑师学会最佳事务所奖。 1970 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 宾州大学颁予荣誉博士。

获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担任美国建筑师学会年度建筑奖评审委员。 1972 纽约都市俱乐部的纽约奖。 1973 荣获纽约都市俱乐部的纽约奖。

1974 4月与美国建筑师学会,一行十五人访问大陆。 1975 荣任美国学院院士。

1976 日本《A+U》杂志1月刊行贝氏作品特集。

荣获杰佛逊建筑奖,同时在维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举行小型建筑展。 1978 荣任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建筑师担任此职,任期两年。 eUts8ZQVRd 获Renssselal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荣誉艺术博士学位。 1978 荣获美国室内设计协会Elsie de Wolfe奖。 sQsAEJkW5T 10月中国大陆邀请贝氏为开发暨都市计划顾问,此为贝氏离开中国43年后,第二回大陆。

11月号雄狮美术月刊,座谈会“I。M。PEI”。

12月2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演讲,这是贝氏第三次回大陆。 1979 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最高荣誉的金奖。 GMsIasNXkA 1月4日至2月6日在华府举办国家艺廊东厢建筑图展。 膺任罗德岛设计学院士。

1981 担任美国艺术委员会会员至1984年止。 荣获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荣誉金奖。 纽约市府颁予文化艺术奖章。 荣获全美专业会社金质章。

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荣获布兰载大学艺术奖。 获法国建筑学院奖章。

1982 全美58位建筑系院主管票选贝氏为最佳建筑师。 日本“Space Design”杂志6月刊得贝氏专辑。

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