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2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2:39: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二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在这里是一种文体。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走近作者

(1)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3、相关资料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1 -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可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然后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1、 有仙则名 2、 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谈笑有鸿儒 5、 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 8劳形 9、 何随之有

10、“水陆草木之花” 11、“晋陶渊明独爱菊” 12、 “世人甚爱牡丹” 1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4、“香远益清” 15、 ““予谓菊” 16、 “陶后鲜有闻

【合作探究】

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19、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2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21、《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

22、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

【精读精练】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2.填空。

⑴《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⑵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⑶①水不在深, 。 ② ,草色入帘青。③斯是陋室, 。

- 2 -

⑷《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⑸《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

是 。

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3.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翻译句子。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⑷何陋之有?

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⑴何陋之有?( ) ⑵忘路之远近( ) ⑶渔人甚异之( ) ⑷具答之( )

⑸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⑹君之病在肌肤( ) ⑺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