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章《第四节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19 17:31: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节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教案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 措施 教学 方法 教具 准备 注意 问题 教学重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对比观察、资料分析、合作探究、问题讨论、归纳总结等启发引导学生生完成本节的教学活动。 对比观察法、资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启发引导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苔藓和蕨类的实物和相关资料及各种藻类植物的视频。 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对比观察等多种教学法法完成本节的教学。

第四节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苔藓植物 1、形态结构:矮小,有茎叶但没有根 2、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 3、常见植物:葫芦藓、地钱 4、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蕨类植物 1、常见种类:满江红,卷柏铁线蕨 2、生活环境:温暖潮湿 3、形态结构特点:有真正的根,根茎叶里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4、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 设计 教 学 过 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导入新课: 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 2、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类绿色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新授: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出示苔藓和蕨类图片,同学们,你们认知这些植物吗?那就让我们走进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二、活动探究,交流释疑,总结应用。 (一)根据讨论提纲进行小组合作、对比观察、分析讨论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1、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讨论:那我们在干燥的地面或者向阳,也就是向南的墙面上,由于环境比较干燥,有没有发现苔藓植物呢?(生答没有)也就是说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出示结果。

2、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生答: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同意吗?苔藓植物有假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同学们来看,这部分叫作什么呢?师点击出示假根。对了,那么假根只起固定作用,不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那你能猜一下苔藓植物靠什么结构来吸收水分无机盐呢?对了是茎和叶。由于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物长得都比较??生答矮小。 3、为什么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答:因为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所以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来威胁叶片细胞,因此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好了,同学们刚才的讨论非常成功,那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回顾一下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点击超链接播放录像。 总结:引导学生填写学案中苔藓植物的总结。 应用:你能不能用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出示幻灯片:在大森林里迷路了,我们怎么辨别南北?(学生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回答) (二)资料分析,观察图片,积极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和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得出蕨类的生活环境。并观察波士顿蕨、鸟巢蕨、富贵蕨和桫椤的图片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食用、药用和绿肥饲料等。 谈话:蕨类植物比我们刚才认识的藻类、苔藓植物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环境,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并产生疑惑) 教师交流释疑: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师手拿波士顿蕨进行讲解)我们看到的这部分呢,其实是蕨类的的叶;茎呢,一般是地下茎,在土壤中;根呢,也是在土壤中。而且蕨类有了输导组织。(师点击幻灯片,出示答案)因此,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能很快地运输到叶,而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很快到达根及其他细胞。所以植物体长得比较高大,这也正是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总结:学生填写学案中蕨类植物的总结。 学生动手观察鸟巢蕨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来学习生殖细胞——孢子。进一步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称为孢子植物。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应用的能力。联系实物让学生认知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孢子,并为引出种子植物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