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3:32: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1.鉴于人口激增、社会压力过大,上世纪70年代我国确立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2013年我国通过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又进一步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表明( )

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表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观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2.下面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具体情况。

上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表明( )

①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②原有的关于生育的正确认识不断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对生育政策的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对生育政策的认识是在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正确认识被实践推翻,表述错误,故②不选。③对认识运动的表述错误,不选。①④表述正确且与材料相符。

答案:B

3.从苹果的Siri到本田公司的机器人Asimo,开发者们认为他们能为消费者提供具备与人自由交流功能的机器人。然而有些神经科学家却称:机器人永远无法学会对人们、地点和情景的理解——这常常包含漫长的社会历史——而这是人类交流的关键。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具备意识的机器人最终会开发出来 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对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反复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权威科学家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④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内容源于劳动和交往而非编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机器人不具有意识;②正确;③错误,权威科学家的认识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④正确。

答案:D

考点二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4.尽管抗战胜利已过70周年,但人们对于“日本侵华战争到底从什么时候算起”“抗日战争从什么时候算起”“日本到底是什么时候投降的”等历史问题尚存争议。对上述争议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特定条件下,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具有模糊性

②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③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常会影响认识的严谨性 ④历史真相的暴露往往会有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在特定条件下,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是确定的,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认识的严谨性取决于人的态度,与历史事件发生偶然性无关,故排除。产生上述争议的原因在于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故题肢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5.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 )

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②当选;①不选,正确的理论才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③当选,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④不选,材料不涉及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答案:D

6.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测得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科学家发现这一能谱与以前的理论预期存在两处偏差。该发现说明了( )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真理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得到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测得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反应堆中微子能谱”,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符合题意。“科学家发现这一能谱与以前的理论预期存在两处偏差”,说明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②说法错误。

答案:B

B组 提能强化练

7.中国现在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丘成桐、杨振宁等大师级科学家相继“发声”论战,成为舆论热点。正反双方的论战( )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②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③有利于人们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④表明真理和谬误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评价标准具有客观性,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通过论战,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故排除;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8.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的背后,凝聚了研究团队二十年的努力:经历了先后试车114次,发动机曾几秒钟内被烧成废铁等大大小小的失败。从认识论看,这说明了( )

A.科学研究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B.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科技创新在反复的实践中无限向前发展 D.研究员的执着追求是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排除;上述材料中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过程强调的是事物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B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实践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9. 7月27日,网络约车新政正式出台。但对网络约车新政,有人喝彩,网约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前景光明;有人质疑,网约车行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等,前景不容乐观。由此可见(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真理性的认识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不同认识主体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有可能是相同的。③选项表述错误,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但是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题目表明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故②④选项正确入选。选B。

答案:B 10.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的,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一修改表明( )

A. 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受到现实实践水平的限制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D.尊重抗战历史事实是认识发展变化的目的所在 解析:对抗战历史认识的变化主要是受到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因为受现实实践水平的限制,A项不选;由“八年抗战”变为“十四年”抗战,这表明人们的主观认识应该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一致,B项正确;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不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C项不选;认识发展变化的目的是推动实践的发展,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B 11.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谈到自己从一个绍兴茶厂的调度员到今天成为享誉全国的“饮料大王”的奋斗历程时说:“从87年创办娃哈哈集团,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企业在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错路。我坚信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熬过一次次难关,如今这些错路和弯路都和成功的经验一起,成为娃哈哈未来发展中宝贵的历史教材。”这启示我们(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水平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 B.在一定条件下,过去上的失误、错误能对后世有积极作用

C.过去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都对当时的实践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 D.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曾经的谬误到后世就会转化为新的真理

解析: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选项 C说法错误,过去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都对当时的实践发展进步起阻碍作用;选项D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着明显的界限。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12.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