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文化对比与翻译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8:13: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英汉谚语文化对比与翻译

作者:曹翔

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8期

内容摘要:谚语是各国语言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其文化色彩浓厚,民族内涵丰富,是各国民间文艺宝库中一颗璀璨的钻石。英汉谚语凝聚了中英两国智慧的精华,既有其共性,又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英汉谚语文化的异同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翻译,包括直译法、意译法、直意结合法和对等翻译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 文化对比 翻译

仔细观察英汉谚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人类存在着某些共性,因此英汉谚语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起源相同

英汉谚语很多源于人民的生活经验及经典文学作品。很多英汉谚语中都与婚姻有关,如,汉语中的\强扭的瓜不甜\表明婚姻应得到双方的同意,勉强的婚姻则没有好下场。英语中则有\也表明了一手包办的婚姻无法获得幸福。除此以外,英汉谚语也有很多是来自于经典文学作品,如汉语中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英语中的\则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2.风格相同

就其艺术性而言,英汉谚语大都言简意赅、修辞巧妙和韵律优美。[1]英汉谚语都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共同特点,如汉语中有\人在做,天在看\,英语中有\除此之外,许多巧妙的修辞手法在英汉谚语中也比较常见,如汉语中的\雷公叫,大雨毛快到\,英语中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英汉谚语语句流畅,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英语中的\, dirt won’t hurt.\使用了尾韵,汉语中的\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则通过押韵使人读起来抑扬顿挫。 3.功能相同

寓意功能和指示功能是英汉谚语共有的功能。寓意功能指的是谚语含有一定的道理,其中的道理对人有教育、启发意义,寓意功能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字面含义,另一个是实际含义。如汉语中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仅有字面含义,还有经常锻炼身体对延长生命有促进作用的意思。英语中的\不仅有字面含义,还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意思。指示功能指的是谚语会对人的生活起到启发和指导作用,如汉语中的\少壮不努力,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徒伤悲\告诫人们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奋发图强,否则老了伤悲也是徒然。英语中的\cross, no crown.\则警示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相应的努力。

文化的产生有赖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英汉谚语作为文化的一种,有着共同点的同时也彰显了特有的文化和民族特征。本人认为,英汉谚语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差异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依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因此汉语谚语中有很多是和农业相关的,如\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肥田长稻,瘦田长草\。和中国不同,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其航海水平一度领先世界,因此英语中有很多与航海有關的谚语,如\, you must set our sail.\ 2.风俗习惯差异

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其中最典型的要体现在对动物的态度上。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是狗在中英文化中代表不同的事物。狗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它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所以与狗相关的谚语很多都是负面的,如“狗仗人势,雪仗风势。”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英语谚语中有关狗的大部分都有正面意义。如\(幸运者),\,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在中国,与狗不同,猫则深受人们的喜爱,与猫相关的词语大多含有褒义,如\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而猫在英语中经常指恶毒的女人,与猫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贬义,如\a marriage, it is a very ill presage.(黄鼠狼和猫结亲,不是好事情)\(知人知面不知心)。 3.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人信仰佛教,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2]汉语中很多谚语带有\佛\庙\等字,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大水冲了龙王庙\等;而英国等西方国家则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看来,上帝是唯一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in vain\ 4.历史背景差异

谚语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应出相应的历史背景。因此译者在对谚语进行翻译时,要把其置于特有的历史背景之下,这样才能使读者充分体会其内涵。罗马人在历史上曾经占领大不列颠达400年之久,因此英语谚语中很多含有单词\,如\was not built in a day\汉语谚语中与历史典故有关的有\卧薪尝胆\图穷匕首见\朝秦暮楚\,还有很多谚语与历史人物有关,如\名落孙山\孟母三迁\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价值观念差异

中国人强调集体荣誉感,倡导少数服从多数,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西方国家重视维护个人利益。这种价值观念上的差别通过谚语也能体现出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此外,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也比西方人强,西方人更看重个人兴趣。因而谚语中有\父母在,不远游\和\的区别。

19世纪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三条在中国学术界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翻译原则,即信、达、雅。鲁迅先生说过,翻译时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翻译出来的作品要易懂,其次是要保留原作的形式和风格,有异国风味。[4]

谚语用隐喻和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一些谚语包含的是普遍的真理,而另外一些则反映了某个国家特有的文化内涵。在谚语里,一些深髓的思想用悦耳易记的语言表达出来。谚语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翻译谚语要比翻译其他形式的句子更细心。在对英汉谚语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传神自然。 1.直译法

刘重德对直译作了精辟的论述:\凡是能够极力保持原文意义、形象和语法结构而译文起码明白通顺,才称得上正确的直译,否则就只能叫做死译\。[5]英汉谚语中形式相当,功能对等的谚语有不少,翻译时可以采用直译法。 2.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就是指脱离原谚语形象、语法意义,但又充分体现原文的意义的方法。通过意译,则\可以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隔靴搔痒,甚至以辞害意,造成误解等等弊病。\ 3.直意结合法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进行英汉谚语互译时,单纯的直译法或意译法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采取直意结合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从而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通过直意结合法,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6] 4.对等翻译法

某些英汉谚语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其表達的内容也大致相同。遇到这类谚语时候,译者采用对等翻译的方法更为合适,这样既能使得译文更加通顺,又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接受该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