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学设计1(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7:2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找次品》教学设计1(人教版)

绥阳县思源实验学校:欧珍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111~112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纸、笔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一图让学生找不同的数字,

(2)设计问题:在我们班上找三个人,甲、乙、丙 甲:是一位男生。 乙:是一位女生。

丙:坐在第一排的同学。

学生答是丙,因为丙所在的范围越小,越容易找

(1)课件出示零件,提出问题:这里有3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用天平称你能用几次找出来? (2)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次品?

(2)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把3个零件分成三份(1、1、1)先拿两个在天平中称,天平会出现两中情况,平衡略不平衡。如果平衡,次品就是天平外边的那一个,如果不平衡次品就是上翘的那一个,所以在三个零件中找次品,利用天平称只要一次就能找到。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问题,:现在有5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怎样利用天平把这个零件找出来呢?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3)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教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4)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5)教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个零件有多种方法,5个零件分成三份(2、2、1)、(1、1、3)两种方法,但是要考虑最不利的因素,次品应在份数个数多的里面。所以要2次才能保证找到。

三、解决8个零件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8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教师帮助梳理分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提示学生把

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

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小结:把8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尽量分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四、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学生猜测。

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9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3,3,3)。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次。

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小结: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五、巩固练习

10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轻一些),你能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吗?至少要几次?

学生汇报:4次。

师生总结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不能均分的,也应该尽量接近。 六、拓展训练

有27瓶水,其中26瓶质量相同,另一比其他的水略轻一些。至少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