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9:56: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 )

A.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48.社会的物质文明是指( B )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 C.表现精神文明的物质设施 D.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9.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 C )

A.社会意识形态 B.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C.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D.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

5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C )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5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D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5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B )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 C.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

D.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5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 B ) 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54.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C )

A.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普遍愿望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其它国家的影响 55.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 A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上层建筑的变革 D.社会形态的更替

56.当前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是( D )

A.自然规律 B.人民的需要

C.阶级斗争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57.经济基础是指( D )

A.一个社会中生产力的总和

B.一个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个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8.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 D )

A.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B.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和政府组织部门 C.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59.在上层建筑各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D )

A.思想 B.道德 C.哲学 D.政治 6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B )

A.政治法律思想 B.国家政权 C.武装力量 D.道德 61.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 )

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6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情况( D )

A.只存在于封建社会 B.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C.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 D.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 6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 B )

A.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控制 B.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排除异己

C.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D.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6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我国经济

得到迅速发展,这说明( D )

A.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 B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C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65.决定一个社会形态性质的依据是( A )

A.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 D.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66.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B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 6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 )

A.根本动力 B.唯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 68.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B )

A.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6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B )

A.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运动是偶然性支配的

70.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种观点是( A )

A.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史观的观点

C.历史主义的观点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

71.下列各项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的是( C )

A.一切唯物主义者 B.某些唯心主义者 C.马克思主义者 D.二元论者

72.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条件是指( A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观念 C.科学文化的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73.历史人物的产生是( C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理论活动和政治活动的统一

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社会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的统一 7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D )

A.完全必然的 B.偶然的

C.有时是必然的,有时是偶然的 D.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75.“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

围”,这种看法是( D )

A.宿命论的观点 B.机械论的观点

C.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76.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先天属性 D.物质属性 77.“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C ) 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观点 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

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78.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表现为( B )

A.人的自私性 B.人的阶级性 C.人的个体性 D.人的意识 79.人在价值关系中( D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80.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D )

A.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81.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

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D.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8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 )

A.两个不同阶段 B.两个不同的道路 C.两个不同的结果 D.两个不同的状态 83.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B )

A.选择的自由 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

8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C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85.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C )

A.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工具的状况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86.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B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的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的关系 87.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C )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89.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D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90.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B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9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D )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92.人的个性决定于( D )

A.先天的禀赋 B.家庭出身

C.生理状况 D.后天的社会实践

9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的科学含义是指科学技术是( C) A.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 B.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C.能够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中,并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现实的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ABCD )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的过程 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2.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ACDE ) 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它决定各种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形态 C.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 D.它决定着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E.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应理解为(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