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课结束考试2018.4 九年级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0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 2018.4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分别填在方格内。(2分)

他的膝盖已经和他的脚一样鲜血淋漓,尽管他撕下了身上的衬衫来垫膝盖,他背后的tái( ▲ )藓和岩石上仍然留下了一路血渍( ▲ )。一次,他回头看见病狼正饿得发慌地.tiǎn( ▲ )着他的血渍,他清楚地看出了自己可能遭到的结局——除非他干掉这匹狼。于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一路bǒ( ▲ )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 ▲ ),相互等待着猎取对方的生命…… (选自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

汉字 ▲ ▲ ▲ 注音 ▲ ▲ 2.选出对下列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3分) ------------------------- 【 ▲ 】 【 ▲ 】 ..

A. 格列佛生于洛丁加姆州,从十四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中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

身份到船上工作,经过数次航行后在伦敦定居。

B. 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慧骃国的地方,那里的人外形好像马,缺乏智慧、自制力和礼节,

就像生存在幻境中似的,对人类十分排斥。 C.《朝花夕拾》中《琐记》、《藤野先生》、《无常》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

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D.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E. 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一想起这事,他心中就觉得发怵。他恨不得马上

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为此,他更加拼命地挣钱,甚至不惜去抢别人的生意。 3.任选一幅哲理漫画为其配上蕴含生活道理的文字。(2分)

(图一) (图二)

我选图 ▲ ,配文: ▲ 4.请写出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里写到的几个典型场景。(3分)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释:①流人:离开家乡,流浪外地的人。 ②水调子:指水调歌这首乐曲,曲调哀切。

③这首诗大约写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所贬途中。

九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9 页)

▲ 5.研读下面材料探究《舌尖上的中国3》遭吐槽的原因。(4分) 材料一:第二集中煎饼馃子摊的下岗再就业大妈,第四集里关于中药自制口红的片段,观众感觉放在美食纪录片有点奇怪。第三集里,有将近1/4的时长在讲武术家如何收徒、传承武术。第一集解说词中“集万物于一山(的野生蜂蜜),使得蜂蜜饱含清甜”。事实上蜜源植物繁杂的蜂蜜不会清甜,反而会带有药味;云南石锅并不起源于云南,而是四川。有人分析,“舌尖”第一、二季的成功与“人肉餐饮地图”陈晓卿密不可分,他的团队都没有参与第三季拍摄。

材料二:第三集“宴”,以江苏宝应婚宴上用“藕”引出“合以得偶”,随后切入辽宁彰武的清沟鱼,可没等到全鱼宴上桌,又转回来说宝应的全藕宴,其后登场的却是一名久负盛名的——武术家。讲述园林家叶放为制作“金齑玉脍”时,

苦寻“太湖之冠”花鲈不着,只好以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替代。第四集“养”中大篇幅讲述的广东煲汤,节目播出后,广东有媒体发表文章称,广东人肾脏病高发与煲汤有关。

材料三:有网友表示“看《舌尖1》时可以在片中找到自己,找到家里的味道。《舌尖3》回应质疑说要创新,但对于吃货来说并不买账。在前两季“舌尖”中,亲情与乡愁令人印象深刻,这两样东西与美食相结合,又在过年的氛围中,所以深受观众欢迎。在“舌尖3”中,这些元素被淡化处理。

▲ 6.默写。(共6分)

⑴ 采菊东篱下, ▲ 。 ⑵ 箫鼓追随春社近, ▲ 。 ⑶ ▲ ,洪波涌起。 ⑷ ▲ ,鬓微霜,又何妨!

(陶渊明《饮酒》) (陆游《游山西村》) (曹操《观沧海》)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⑸ 安得广厦千万间, ▲ ,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邹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邹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

②③④⑤

邹忌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

九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9 页)

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语音。”邹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

⑦⑧

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

为乎丝桐之间?”

邹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

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王曰:“善。” (《邹忌说琴谏齐王》)

注释:①说:喜欢 ②浊以春温:缓慢并且温和 ③廉折以清:高亢明快并且清亮 ④攫

之深:指勾弦用力 ⑤醳之愉:放开舒缓 ⑥回邪而不相害:曲折不正之声而不相干扰 ⑦纪:调理 ⑧弭:安抚 ⑨丝桐:指琴弦 ⑩连而径:连贯而轻快 7.解释下列加点部分。(4分)

⑴ 臣之妻私臣 ▲ ..⑶ 舍之右室 ▲ .⑸ 琴音调而天下治 ▲ ...⑴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⑵ 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 ▲

⑵ 皆以美于徐公 ▲ .....⑷ 善语音 ▲ ..⑥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9.根据乙文内容说说如何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3分)

A.甲文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

比推理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

B.乙文邹忌巧妙抓住威王喜爱弹琴这一喜好借机讽谏威王弹好琴和治理好国家在原理上

是相通的,从而达到劝谏目的。

C.甲文“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用夸张手法表现进谏取得的效果;乙文威王两次

勃然不说正是邹忌采用婉言劝谏这种方式的重要原因。

D.两文中邹忌之所以敢于进谏且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一是他言不在私而在于公;二是他

欲擒故纵,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以五音协调喻国家和谐安定。

10.下面对两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1~15题。(共14分)

苍蝇的光荣与伟大

①如果按照数量平均分配,地球上每个人大约拥有1700万只苍蝇。属于你的那一群,可能生活在最低气温零下70°C的北极、海拔5364米的珠峰大本营、贝加尔湖1.7千米深的湖底,或是利用浓密的毛发在体表形成一个小气泡,漂在美国莫诺湖捕食、产卵。

②你最熟悉的,大概是那些臭名昭著的从洞穴时代起就与人类形影不离的家蝇。它们在垃圾堆、臭水沟振翅游荡一番,熟门熟路地飞进厨房,靠脚底的味蕾品尝食物的滋味,用反刍出来的胃酸和唾液里的消化酶溶解食物,然后用细长的口器凑上去吸食美味的汤汁。

九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