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 (1)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48: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填空题

1、分离过程涉及的变量数减去描述该过程的方程数即为该过程的( )。 2、设计变量是指在计算前,必须由设计者( )的变量。 3、一个含有4个组分的相平衡物流独立变量数有( )个。 4、一个装置的设计变量的确定是将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 ),由( )计算出装置的设计变量数。

5、常用的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

6、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两组分的( )之比,它又称为( )。 7、活度系数方程中A可用来判别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 )。 8、用于泡点计算的调整公式为( )。

9、一定压力下加热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开始汽化产生第一个汽泡时的温度叫( )。 10、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混合物,当开始冷凝产生第一个液滴时的压力叫( )。 11、计算泡点温度时,若,温度应调( )。

12、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需迭代露点温度或压力外,还需对( )进行试差。 13、在分离流程中常遇到的部分汽化和冷凝过程属( )。 14、单级分离是指两相经( )后随即引离的过程。

15、等温闪蒸计算目标函数对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Newton-Raphson法时,较好的目标函数为( )。

16、若组成为zi的物系, ∑Kizi<1时其相态为( )。

17、在进行闪蒸计算时,需判断混合物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是否处于( )。 18、闪蒸按体系与环境有无热量交换分为( )和( )两类。 19、绝热闪蒸与等温闪蒸计算不同点是需要考虑( )。

1、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 )型计算和( )型计算。 2、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

3、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 )时分布一致。

4、精馏塔计算中每个级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 )确定。 5、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

6、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7、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主要起( )作用。 8、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 )萃取剂的浓度。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 )的组分增加。 10、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 11、不加恒沸剂可完成恒沸物分离的方法有( )和( )两种。 12、由耳波和马多克思关联图求理论级数时要求进料状态必须是( )。 13、分配组分是指在馏出液和釜液( );非分配组分是指仅在( )出现的组分。 14、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是指( )的组分。

15、回收率 是釜液W中( )与进料中HK的流率之比,回收率 是馏出液D中( )与进料中LK的流率之比。

16、清晰分割是指馏出液中除了( )外,没有其他重组分,釜液中除了( )外,没有其他轻组分。

17、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 ),而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 )的限制。

18、若加入的新组分和被分离系统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从( )蒸出。这种特殊精馏叫恒沸精馏。加入的新组分叫( )。

19、若加入的新组分不与原系统中任一组分形成恒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系统任一组分高,从釜液离开精馏塔。这类特殊精馏叫( ),所加入的新组分叫作( )。

20、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2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釜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2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S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 )。 23、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 )出来。

24、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高沸点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 )出来。

25、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 / γ2应等于( )与( )之比。 26、精馏过程的关键组分是指由设计者( )的那两个组分。 27、特殊精馏是既加入( ),又加入( )的精馏过程。

28、加盐萃取精馏是综合了( )和( )的优点,把盐加入溶剂而形成的新的萃取精馏方法。

1、用于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 ),当( )降低,( )升高时有利于吸收。 2、应用平均吸收因子法进行计算时,假设各平衡级的( )相等。

3、通常多组分精馏有( )个关键组分,多组分吸收有( )个关键组分。 4、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 ),它决定了尾气中( )。

5、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下,关键组分的吸收因子和关键组分的吸收率在数值上( )。 6、多组分吸收过程液气比一般取最小液气比的( )~( )倍。

7、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是指在无穷多塔级下,达到规定分离要求时,1kmol进料气需要( )的kmol数。

8、吸收过程主要由( )完成的。 9、蒸出因子定义式为( ),其值可反映蒸出过程( )。 10、相对吸收率与吸收率相等的条件是( )。 11、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 ),( )。 12、吸收过程中通常气体为( ),液体为( )。

13、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就是与相同条件下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 )之比,其定义式为( )。

14、化学吸收按反应类型又分为为( )和( )两类。

1、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的塔型称为( )。 2、描述多级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为( )。

3、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级的温度变化由( )决定,故可由( )计算各级的温度。 4、用精馏或吸收的方法分离含有c个组分的混合物,描述一个平衡级的M方程有( )个,E方程有( )个,S方程有( )个,H方程有( )个。 5、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和温度的初值分别假定为( )。 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ij后,由( )求 Tj,由( )求Vj 。

7、三对角矩阵法在用S方程计算新的温度分布,在未收敛前xij1,则采用( )的方法。 8、逐级计算起点选择应从组成( )的一端算起。

9、逐级计算合适的进料位置定义为达到规定分离要求所需( )的进料位置。 10、逐级计算法求平衡级数中交替使用( )关系和( )关系。 11、逐级计算法从上到下采用( )计算多组分精馏的各级温度。 12、CMB矩阵法用物料衡算来校正圆整后的液相组成,使之( )。

13、松弛法的开发是仿照精馏过程由不稳态趋向稳态的进程来求解,故其中间计算结果可模拟精馏过程的( )。

1、影响气液传质设备的处理能力的因素有( )、( )、( )和( )。 2、精馏中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一般≮( )秒。 3、气液传质设备可分为( )和( )两大类。 4、板式气液分离设备常见的表示方法有( )、( )、( )。 5、当板上液体达到完全混合时,点效率( )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6、可用( )准数表示板上液体的混合情况,当板上完全不混合时,则该准数( )。 7、雾沫夹带是气液两相在传质后分离( )引起的。 8、实际板上液相为( ),板上液相各点浓度( )。

9、一般精馏过程的效率高于吸收过程,主要是因为精馏过程的( )。 10、等温最小分离功与被分离组成的相对挥发度( )。 11、分离最小功表示( ),最小分离功的大小标志着( )。 12、等温分离低压液体混合物,除温度外最小功仅决定于( )。

13、若分离过程的产品温度与原料温度不同时,分离过程所需的最小功用该过程的( )变化来表示。

14、分离过程消耗的净功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夏天的同一分离过程消耗的最小功( )。 15、要提高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效率,应通过减少分离过程的()来实现。 16、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主要表现在( )、( )、( )方面。

17、多效精馏过程将高压塔( )作为低压塔( )的加热介质,使能耗下降。 18、热泵精馏是将温度较低的塔顶蒸汽( )后作为塔底再沸器的热源。

19、采用简单精馏塔将c个组分所组成的溶液分离成c个产品需要( )个塔。 20、含有质量分离剂的分离方法不作为首选的方法,是因为该法需( )。 21、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 )的组分和( )的组分要先分离。

22、从节能的角度分析最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 )分离。 1、在吸附搅拌槽中,操作温度应( )。

2、吸附分离是利用吸附剂( )某组分的方法实现气体( )混合物的分离。 3、透过曲线是以( )为横坐标绘制而成。 4、吸附分离机理分别为( )、( )和( )。

5、固定床吸附器中,若吸附的透过曲线越陡,说明吸附剂性能( )。 6、5A分子筛的结构式为( )。 7、对于室温下低浓度水溶液,其离子交换的选择性与离子的价数,原子序数的关系为( ) 8、根据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 )和( )两大类。 9、萃取中的分配系数m = yi/xi,其中yi为组分i( )。

10、超临界萃取的原理是依据超临界流体对溶质的( )会随操作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11、超临界流体可以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和压力来调节( )。 12、电渗析中主要传递过程是( )。

13、多孔膜的分离机理是( )作用,致密膜的分离机理是( )作用。 14、表征超滤膜性能的参数是( )和( )。 15、反应精馏是( )和( )相耦合的化工过程

16、反应精馏中,若反应为A→C,该反应属可逆反应,其中产物C比反应物A更易挥发,进料位置应尽量靠近塔的( )。

17、根据催化剂的形态,反应精馏可以分为( )和( )。

18、塔内装催化剂的催化精馏塔中,催化剂填充段应放在( )区域。 19、目前分离用膜主要有( )、(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