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4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1.如图,△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 (1)当∠BQD=30°时,求AP的长;

(2)当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CB=60°。

∵∠BQD=30°,∴∠QCP=90°。

设AP=x,则PC=6﹣x,QB=x,∴QC=QB+C=6+x。 ∵在Rt△QCP中,∠BQD=30°,∴PC=∴当∠BQD=30°时,AP=2。

(2)当点P、Q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不会改变。理由如下:

作QF⊥AB,交直线AB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QE,PF。 ∵PE⊥AB于E,∴∠DFQ=∠AEP=90°。 ∵点P、Q做匀速运动且速度相同,∴AP=BQ。 ∵△ABC是等边三角形,∴∠A=∠ABC=∠FBQ=60°。 ∴在△APE和△BQF中,

∵∠A=∠FBQ,AP=BQ,∠AEP=∠BFQ=90°,∴△APE≌△BQF(AAS)。 ∴AE=BF,PE=QF且PE∥QF。∴四边形PEQF是平行四边形。 ∴DE=

11QC,即6﹣x=(6+x),解得x=2。 221EF。 21AB。 2∵EB+AE=BE+BF=AB,∴DE=

又∵等边△ABC的边长为6,∴DE=3。

∴当点P、Q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不会改变。

2.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B(-1,5)、C((1)求k、b的值; (2)设?1?m?c x5,d)两点.点P(m,n)是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上的动点. 23c,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与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点D.试问△PAD的面积是 2x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m?1?a,如果在两个实数m与n之间(不包括m和n)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a的取值

范围.

【答案】解:(

1)将点B 的坐标代入yc2?x,得5?c?1 ,解得c=?5。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52??x。

将点C(52,d)的坐标代入y5552??x,得d??5=?2。∴C(2,-2)。

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B(-1,5)、C(512,-2)两点,

?5??k?b∴?????2?52k?b,解得??k=?2。 ?b=32)存在。

令y1?0,即?2x?3?0,解得x?32。∴A(32,0)。

由题意,点P(m,n)是一次函数y3的图象上的动点,且?1?m?31??2x?2∴点P在线段AB 上运动(不含A、B)。设P(

3?n2,n)。 ∵DP∥x轴,且点D在y52??x的图象上, ∴y55D?yP?n,xD=?n,即D(?n,n)。

2∴△PAD的面积为S?11?3?n2PD?OP=2???2+5?n???n=?1?4??n?3?2??+4916。 ∴S关于n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又∵n=?2m?3,?1?m?32,得0?n?5,而0?n=32?5。 ∴当n=3332时,即P(4, 2)时,△PAD的面积S最大,为

4916。 3)由已知,P(1?a, 2a+1)。

易知m≠n,即1?a?2a+1,即a?0。 若a>0,则m<1

( (

由题设,m>0,n?2,解出不等式组的解为0

1。 2 由题设,n?0,m<2,解出不等式组的解为??a<0。

综上所述,数a的取值范围为??a<0,0

【分析】(1)根据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由B 的坐标求得c=?5,从而得到y2??55;由点C在y2??上xx求得d??2,即得点C的坐标;由点B、C在y1?kx?b上,得方程组,解出即可求得k、b的值。

(2)求出△PAD的面积S关于n的二次函数(也可求出关于m),应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原理即可求得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由m≠n得到a?0。分a>0和a<0两种情况求解。

3.如图,已知双曲线y?k,经过点D(6,1),点C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过C作CA⊥x轴,过D作DB⊥yx轴,垂足分别为A,B,连接AB,BC. (1)求k的值;

(2)若△BCD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的解析式; (3)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双曲线y?

kk经过点D(6,1),∴?1,解得k=6。 x61×6?h=12,解得h=4。 2(2)设点C到BD的距离为h,

∵点D的坐标为(6,1),DB⊥y轴,∴BD=6,∴S△BCD=

∵点C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点D的纵坐标为1,∴点C的纵坐标为1-4= -3。 ∴

6?3,解得x= -2。∴点C的坐标为(-2,-3)。 x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