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防护网施工设计工艺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30: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被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为保证被动防护网施工质量,在施工前要求对人、机、料进行周密的安排布置,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提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特别是一线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 1、人员组织

1.1 首先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技术交底,使其充分掌握具体施工工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组织以项目总工为主的技术培训会,使操作工人对棚洞框架结构型式等熟悉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使工人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做到施工中忙而不乱,保证现场施工在受控、有序进行。

1.2 其次严格作业值班制度,保证现场每一作业时间段内都有主要施工负责人进行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投入足够的施工一线人员,保证工人轮班作业,不搞疲劳战术。 2、材料组织

根据现场施工组织情况,在施工前将所需材料提前运送至现场,所有进场材料均应经过试验室检验,并满足招投标文件及设计对原材料各项指标的要求。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热镀锌为AB级;

高强度钢绳网:采用抗错动抗脱落锁卡编织而成的钢绳网,形状为菱形; 格栅网:符合标准要求; 减压环:直径为448cm;

钢柱:采用双拱增强型预应力钢柱。 二、施工方案

1、施工安装工艺要求

1.1被动安全系统布置应沿等高线走向;

1.2被动安全系统最大允许初始铅垂直度为柱间距的3%;

1.3上拉锚杆、中间加固拉锚杆抗拔力≥40KN、侧拉锚杆抗拔力≥50KN;

1.4锚固:结构坚实的地质采用A类锚固、松碎结构的软地质采用B类锚固。A类锚固:钢柱基础及锚杆孔眼钻凿地层处于稳定基岩或覆盖层很薄,可直接钻凿锚杆孔眼,然后采用M30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锚固;B类锚固:钢柱基础及锚杆孔眼钻凿地层处于土质地层时,由于成孔锚固后其抗拔强度下降,需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钢筋笼采用Φ16螺纹钢筋制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以提高锚固强度。

1.5 当采用A类锚固时钢柱混凝土基础地脚螺栓锚杆孔径不小于Φ42,基础顶面用薄层C20细石混凝土或M20水泥砂浆抹平。

1.6 当基础所处地层为厚度小于混凝土基础深度的覆盖层时,覆盖层部分用混凝土置换,下部直接钻凿锚杆孔,形成复合基础。

1.7 钢柱基础地脚螺杆用Φ28螺纹钢筋加工制作,总长5m,顶端丝口M27×100,锚孔直径为Φ42,拉锚绳采用Φ16双股钢丝绳,总长度5m,锚杆孔径不小于42mm。 2、施工工序

2.1 施工前按设计并结合现场地形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现场放线长度应比设计系统长度增加3%~8%,对地形起伏较大,系统布置难沿同一等高线呈直线布置的取上限(8%),对地形较平整规则,系统布置能基本上在同一等高线沿直线布置是取下限(3%);在此基础上,柱间距可以为设计间距20%的缩短或加宽调整范围。

2.2 基坑开挖(对覆盖层不厚的地方,当开挖至基岩而尚末达到设计深度时,则在基坑内的锚孔位置处钻凿杆孔,待锚杆插入基岩并注浆后才灌注上基础砼)。

2.3 预埋锚杆并灌注基础性砼(对岩石基础,2、3工序向为钻凿锚杆安装)对砼基础亦可在灌注基础砼后钻孔安装锚杆。 2.4 基座安装

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栓并用螺帽拧紧。 2.5 钢柱安装

2.5.1 将钢柱顺坡向上放置并使钢柱底部位于基座处;

2.5.2 将上拉锚绳的挂环挂于钢柱顶端挂座上,然后将拉锚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拉锚杆套连接并用绳卡暂时固定(设置中间加固和下拉锚绳时,同上拉锚绳一起安装或待上拉锚绳安装好后再安装均可);

2.5.3 将钢柱缓慢抬起并对准基座,然后将钢柱底部插入基座中,最后插入连接螺杆并拧紧;

2.5.4 通过上拉锚绳来按设计方位调整好钢柱的方位,拉紧上拉锚绳并用绳卡固定。 2.6 Φ16侧拉锚绳的安装

安装方法同上拉锚绳,只是在上拉锚绳安装好后进行。 2.7 减压环的布置

2.7.1 减压环分布于上拉锚绳及两根上支撑绳与两根底部支撑绳上; 2.7.2 减压环在上支撑绳及底部支撑绳上每跨网之间为两个分布。 2.8 Φ16上支撑绳安装

2.8.1 将第一根支撑绳的挂环端暂时固定于端柱(分段安装时为每一段的起始钢柱)的底

部,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距钢柱约50cm,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钢柱对称布置);

2.8.2 将该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的顶部挂座上;(仅用30%标准固力);在第三根钢柱处.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恻;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侧,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钢柱并向下统至该钢柱基座的挂座上,再用绳卡暂时固定;

2.8.3 再次调整减压环位置,当确信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 2.8.4 第二根上部支撑绳和第一根的安装方法相同,只不过是从第一根的最后一根钢柱向第二根钢柱的方向反向安装而已,且减压环位于同一跨的另侧(有减压环时);

2.8.5 在距减压环约为40cm处用一个绳卡将两根上部支撑绳相互联结(仅用30%标准固力)。

2.9 Φ16底部支撑绳安装

2.9.1 将第一根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基座的挂座上,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距钢柱约为50cm,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钢柱对称布置:当每跨为单减压环时,应与上部支撑绳的减压环呈对角关系);

2.9.2 在第二个基座处,用绳卡将支撑绳固定于挂座的外侧(仅用30%标准固力);在第二个基座处,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下侧;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下侧,直到本段最后一个基座并将支撑绳缠绕在该基座的挂座上,再用绳卡暂时固定; 2.9.3 检查确定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

2.9.4 按上述步骤安装第二根支撑绳,但反方向安装,且减压环位于同一跨的另一侧; 2.9.5 在距减压环约40cm处用一个绳卡将两根底部支撑绳相互联结(仅用30%标准固力),如此在同一挂座处形成内下侧和外侧两根交错的双支撑绳结构。 2.10 钢绳网按组编号,并在钢柱之间按照对应的位置展开

2.10.1 用一根多余的起吊钢绳穿过钢绳网上缘网孔(同一跨内两张网同时起吊),一端固定 在一根临近钢柱的顶端,另一端通过另一根钢柱座绕到其基座并暂时固定;

2.10.2 用紧绳器将起吊绳拉紧,直到钢绳网上升到支撑绳的水平为止,再用多余的绳卡将网与上支撑绳暂时进行松动联结,同时也可将网与下支撑绳暂时联结以确保缝合时的更为安全,此后起吊绳可以松开抽出;

2.10.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钢绳网暂时挂到上支撑绳上为止,并侧向移动钢绳网使其位于正确位置;

2.10.4 将缝合绳按单张网周边长的1.3倍截断,并在其中点作上标志;

2.10.5 钢绳网的缝合:从系统的一端开始,先将缝合绳中点固定在每一张网的上缘中点。

从 中点开始用一半缝合绳向左逐步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直到用绳卡将两根支撑绳联结在一起的地方之后,用缝合绳将网与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当到达柱顶挂座时,将缝合绳从挂座的前侧穿地,并继续转向右缠绕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直到联结两根支撑绳的绳卡之后。从这里开始用缝合绳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直到跨越钢绳网下缘中点1m为止,最后用绳卡将缝合绳与钢绳网固定在一起,绳卡应放在离缝合末端约0.5m的地方;

2.10.6 缝合绳的另一半从网上缘中点开始向右缝合,直到与另一张网交界的地方转向下起,最后使左右侧的缝合端头重叠1m。 2.11 格栅网的安装

2.11.1 格栅网铺挂在钢绳网的内侧,并应叠盖钢绳网上缘并折到网的外侧15cm,用扎丝将钢绳网与格栅网联结在一起;

2.11.2 格栅网底部应沿斜坡向上敷设0.5m左右,为使下支撑绳与地面间不留缝隙,用一些石块将格栅网底部压住;

2.11.3 每张格栅网之间应叠盖10cm;

2.11.4 用扎丝将格栅网固定到钢绳网上,每平方米固定约为4处。 2.12 每隔50m设置φ16中间加固拉锚绳一处。 3、施工主要机具及人员

3.1工程机械:空压机2台、潜孔钻2台、钻机3台、注浆泵、搅拌机1套、电焊机1台,捣固棒1台。

3.2施工工人:15名。 三、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1、工期保证实施原则

1.1 坚持“优质、按期、安全、高效”的施工管理方针。

1.2 在管理工作上,做到领导班子到位,管理人员到位,管理制度到位,现场服务到位,奖惩措施到位。

1.3在施工计划上,首先要确定项目总进度计划和分进度计划,即建立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细化到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计划,编制好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抓好关键项目和关键工序,根据施工实际进展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控制在按计划,有秩序的科学轨道上。

1.4 在劳力安排上,选用本公司最精干的专业施工队伍进场,劳力配置充分合理,有节有度。

1.5 在机械使用上,投入本公司最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做到进场前全面保修,施工中及时保养,确保机械完好率和使用率,必要时加大投入。

1.6 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农忙时节和国家法定节日施工正常进行。 1.7 工程用周转资金及时到位,有计划地使用,有计划地计量。 1.8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1.9 遵循“紧前松后”计划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度安排留余地。 1.10 地材采购在保证信用的原则下,做好多方面打算,扩大料源,保障供给。 2、工期保证实施措施

2.1 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固定日召开工程例会,研究工程日进度完成情况及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分析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干扰和风险因素,如拆迁影响、交通影响、雨季影响等;充分考虑设计变更因素,出现设计变更后,根据情况,及时对进度调整,总进度保持不变。

2.2 加大人力和设备投入,尽量采用平行作业施工方法,减少施工周期。在控制工程施工的同时抓好非控制工程的施工。

2.3 作好施工工序的转换和紧密衔接,避免施工中断。在本工序施工的同时,作好下一工序施工的准备。

2.4 明确施工责任,做到施工秩序井然,控制工程采用三班制24小时作业。 2.5 充分利用有利季节进行施工生产,减少工程施工受雨季的影响。雨季施工做好雨棚等防雨设施,保持场内排水通畅,确保施工连续进行。

2.6 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维护、维修,确保施工机具设备完好,减少施工影响。 2.7 做好后勤保障,严格上下班作息制度,确保职工以饱满的精神从事施工生产。 2.8 项目部采取措施确保材料资金,尽量提前备料,确保工程施工,并采取经济措施,工程款做到专款专用,决不挪用,并实行工程进度奖惩制度; 采用简单、可行、加快或少拖进度的技术措施方案,不要片面追求利润,还要注意社会效益。 四、组织保证措施

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部设安质部、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班设质检员,对工程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 五、制度保证措施

实施项目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工程质量卡,建立健全各项质量保证制度,以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明确质量责任和工作分工,确保全体质量相关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质量工作,实现以人员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各项制度和现场操作到位的良性工作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