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禅定休息( 一 )2-8 修止与修观之处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3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八、修止與修觀之處所

樹等低遮妙止處。雪山高處觀慧處。如是分別極懃知。

概略的說,「低遮處」就是指有樹木、比較隱密的地方。在比較隱密的樹底 下打坐,可以把身體保護好,不會被野獸干擾,也不會被人的走動聲騷擾,而影 響修行,坐起來才有安全感。尤其,修止修到產生神通力時,會感覺整個身體懸 空、往上飛昇,或者往下沈。所以,修止時必須注意,才不會像《尊者阿迦曼傳》 說的,在打坐時,覺得自己好像浮起來,結果,眼睛一張開,就「碰!」的掉下 來,摔到屁股啦!有些人打坐時,會突然覺得,好像掉到很深的地方,大部分都 是因為昏沈、打瞌睡,才突然感覺好像要掉下去。

為什麼要在「樹等低遮」這種地方打坐呢?因為在這種地方修定,雜念妄想 比較不敢生出來,雜念妄想的流動,就會減慢速度。要修止、修定,假定雜念妄 想不減慢速度、不停止,想要止於一境是很難的。所以,修止要讓念頭的流動減 慢一點,才好起修。

接著,修慧、修觀要在「雪山高處觀慧處。」在台灣,很不容易找到,能同 時修止和修觀的地方。假定在一個地方修止,修一個鐘頭,然後,趕快開車到很 高的地方,去修觀修一個鐘頭,僅僅是來回開車,就開四、五個鐘頭,這樣就不 好修了!為什麼要有「觀慧處」呢?現在的人不斷將活動空間,弄得愈來愈狹窄, 一狹窄,就會影響智慧的開發,心性也因此變得很狹窄,很容易執著自己的色身、 產生自我意識,執著有人我的分別,經常只想利己不利他;一旦生起利己不利他 的心,智慧就會被封閉。所以,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指常識或知識,而是指對我 執、我見消除的程度。當我執、我見消除得愈多,般若智慧就愈高,觀慧的功力 也就愈強;也就是因為智慧不夠,福德資糧也不足,因此除了要修定以外,也要

修觀。

「如是分別極懃知。」假定能夠很清楚地分別,什麼時候應該修止?什麼時 候應該修觀?按照適當的時機與狀況,配合著修行,就能夠事半功倍。很多修行 人會鑽牛角尖、會抓狂,就是因為不會調適,沒有用智慧來分別。所以要「如是 分別」,用般若智慧分別,然後積極、精勤地修行,並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如

91

何任運?如何將動靜調配好?例如當情緒有點低落,覺得不舒服,看到任何人都 不順眼,看這個也錯、那個也錯、什麼都錯,看這個人不如法,看那個人也不如 法等等。很多人遇到這種情形,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想見人,就鑽牛角尖,一 旦鑽進牛角尖以後,再出來看到人時,就會更嚴重,這就是不懂得調配。其實, 當情緒低落,看到整個外在環境、人、事、物都不合己意,感覺什麼都不如法時, 就不應該修止,而應該請個假去拋念頭,到文山溫泉走一走、泡一泡,或者到合 歡山,看看清朗的天空,也就是要去修觀,找個好地方,如「雪山高處觀慧處」。 這時,不可以把自己悶著,要不然,繼續修下去,到最後會修成「阿達!阿達!」 (台語)。

修行人要知道,自己當下適合修什麼法。假定突然間,覺得興致很好,很想 找人講話,很想講講自己的境界,很想動筆寫一篇好文章,很想把學到的東西, 講給別人聽,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多寶,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那麼有 學問、修得這麼好,這時就應該趕快把門關起來,好好的修止,或者找個地方修 止。如「樹等低遮妙止處」,這就是動靜要配合;也就是說,當心思靈敏起來、 想要動時,就要修止,當不想動時,就要修觀,這樣子修,就不怕自己的心性不 顯露。像這些大原則,都要擺在日常生活裡,任運的去修。所以,「不動」並不 是呆呆板板的坐著不動,像個植物人或者機器人,不是這樣的。這在修行上要相

當注意!

「樹等低遮妙止處。」「妙」就是妙善,就是吉祥。也就是說,這樣去修止、 修定,會得到功德,但是要懂得選擇地方。修觀、修慧,要選擇「雪山高處觀慧 處」。除了這樣,最重要的是「如是分別極懃知」。怎麼去分別?怎麼去選擇?選

擇好了,又要怎麼去用功?這些在事先都要很清楚地覺知。例如自己的情緒是處 在什麼狀態,假定都沒有覺知到,也是沒有辦法修的。當情緒壞時,就把自己關 起來,封閉自己,不和別人來往,躲起來鑽牛角尖,這是因為不懂得調適。這時, 應該把這股低潮的能量,放出來、挖出來,例如去拋念頭,或者修無念定的射法。 拋完了、射完了,就修觀。假定觀不下去,就繼續拋、繼續射,真的拋不出來, 也可以先修觀,先把心轉移到外境,讓外面寬闊的環境,吸引住自己的心,不再 鑽牛角尖。

住於何方處所。若樹林及岩山背等。意能內住之諸方所者。是為妙止修而 相應處。若地方高。而自性清明廣大。應知此為觀慧之處所也。今當以如是語使 知住處之取捨。攝其義者。

「住於何方處所。」要在什麼地方安住,才可以修行?這是在解釋,怎樣「分 別極懃知。」「若樹林及岩山背等。」是在解釋「樹等低遮妙止處。」就是要找 有樹林、有岩石的地方,做依靠、背景,才能達到「妙止」。為什麼?「意能內 住之諸方所者。」因為在這種地方,我們的意向、意念能夠往內收攝,這是修止 的大原則。在這原則下,又要怎麼樣去修?因為每個人的根器、學佛經歷、所得 到的法、以及所遇到的善知識,教導的方法,都不同。再加上生理、心理不同, 從小衣食住行習慣也不同,就造成打坐方法、坐姿的不同,種種因素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