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2:3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口舌操在自闭症学生(语文科)语言训练中的运用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4年福建省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教师研究课题“自闭症儿童言语发展障碍成因及干预措施”的阶段成果,课题立项编号TSJY20140103252。
一、自闭症儿童个别化发音训练中,运用口舌操辅助训练的前提
运用口舌操辅助发音训练,首先要对训自闭症学生对象进行分析,通过观察他们的发声表现,结合他们相关的医学鉴定,判断学生的语言障碍成因。不同的障碍原因,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训练目标,使训练成为有顺序的,有目的的系统训练。教师与训练对象之间要培养良好的关系,教师要与学生积极融合,建立良好的训练氛围,并要求家长与孩子建立亲情关系,在平常的生活中和训练中共同参与孩子的语言训练。
二、运用口舌操辅助自闭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 (一)语训对象是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学生
由于长时间没有语言活动,他们的发声器官已经萎缩甚至功能丧失。对于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我们可以运用口舌操,在教师的帮助下,促进他们的发声器官的运动和协调,对他们的语言能力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1.压发法:让儿童平躺,教师用双手轻轻交叉下压个训对象
的腹部,促使对象发出声音来。
2.挠痒法:用棉签或轻软物体挠个训对象的手心、脚心、耳朵、掖下等敏感部位,使个训对象自然发出“咯咯”的笑声,刺激声音的迸发。
3.嘴唇运动法:上下唇做打嘟嘟、亲吻等双唇运动动作。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还可以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条等。张少涵是一个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轻微脑瘫,年龄:10岁。只会发“咿”的单音,发音器官正常,于是,针对她的具体情况,用上述的3种方法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该生能说够发出“呜”“啊”的母音,以及“妈妈”“爸爸”“呼呼”等简单叠词,发音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语训对象是有语言但发音音量小、发声不连贯的自闭症学生
有的学生是具备语言能力,并能够发音,但是发音音量极小,并且表现出气息不流畅,发声不连贯的自闭症儿童。教师需要分析对象有这些表现的原因,鉴别形成这种发声表现是因为学生呼吸方式上的不当还是由于发音器官的器械性问题。在训练中,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因胆怯而不敢大声说话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适合该生的口舌操,结合呼吸练习,对个训对象进行康复训练。
1.呼吸法:教师双手轻轻抱住训练对象的腰部,或者将手轻
按在学生的腹部,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呼气吸气。让对象学会腹式呼吸。以促进呼吸的顺畅,气息稳定。
2.压舌法:教师用医用压舌板轻压训练对象的舌头,并发出指令,要求学生大声发出声音,并且要求声音要持续发出,直到教师喊停才收住。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被动发出声音,并训练他们的发音气息的控制和音长的控制。
3.打“嘟嘟”: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打“嘟嘟”的唇部运动。刚开始对于气息不稳的孩子,这节口舌操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往往打不起来“嘟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反复示范,并且耐心地和个训对象一起训练。打“嘟嘟”对促进个训对象的发音气息流畅性以及唇部的运动,对促进发音具有较好效果,要坚持练习,才能见到成效。
4.绕口令:绕口令对于发音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绕口令要求的是一气呵成,能够顺畅说完整句话。个训教师可以选择简单的的绕口令和个训对象一起练习,通过练习,对学生的发音不连贯,卡壳,停顿,气息不稳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语训对象是发音音量正常但发音部位不正确的自闭症儿童
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有语言,且发音音量正常,发声气息稳定,但是却总发音不自然的学生,要么他的语言让人听不懂,不知所云,总是“阴阳怪调”的样子,要么就像个“大舌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