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8:1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陈丽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8期

[摘 要]为提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效率,充分了解翻转课堂对课程教育的必然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挑选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现代物流学科两个班级总共110名同学来实行翻转课堂方式与传统授课方式的实践讲课比较,摸索出中职计算机教育实现翻转课堂的有效渠道和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 翻转课堂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TE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005-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院校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解析、处理各类实际问题为目标,并达到让学生自主探索,拥有独立思考的优良学习习惯。从而适应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但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在中职院校来说普遍存在教学效果欠佳的现象,急需改革。 一、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动手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想要提高这门具有很强操作性和专业术语多的科目的学习效果需要很大努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课程,教师通常是采用演练结合法,即先由老师进行实际操作展示,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之后再进行疑难解答并做归纳。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课程变革是有必要的。

二、翻转课堂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覆盖,并且收费低,学生上网更加方便,为计算机课程教育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翻转课堂是把课堂教育行动转移到了课外,同学们先利用授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即学生先学,老师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辅助培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者对所任教2015级现代物流专业两个班共110人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的实验,将2015级现代物流2班作为实践班,3班作为对比班,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对比这两类教学方式,发现翻转课堂把知识讲解由课上搬到了课下。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挑选了部份教学内容作为案例,学习内容: 文字处理与编辑-格式设置与编排,下面介绍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微课开发,课前自学

1.教师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制作微课视频和教学

相关素材上传到班级QQ群和班级教室电脑供学生自行下载。其中教学内容分为6个知识点,它们分别是:word的启动与退出;word文档的创建、修改、打开、关闭、保存、另存、打印和管理;文本的复制、剪切、粘贴;项目符号与编号的设置;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重点是字体和段落的格式设置,难点是如何设置生僻的项目符号和编号。

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前下载观看教学视频,学习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尝试初步完成任务1“写请假条”。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班级QQ群咨询,同时完成本节的在线测试。

(二)课上提升,吸收内化

教师按个人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由一名较强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助教师指导本组操作能力较差同学。

教学步骤一(时长:1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Word 2010,布置任务2:制作班级活动申请书。这个时候,对操作有疑问的学生可以反复播放授课视频及授课的有关资料,并向已经掌握操作技能的同学交流学习,小组长辅助老师查看组员的学习结果,老师针对性的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教学步骤二(时长:15分钟):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修改任务1和任务2,并鼓励同学加进自己独有的设计想法,优化排版。

教学步骤三(时长:12分钟):老师把同学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对任务达成率最高的小组进行赞扬。每组抽取较好作品和较差作品进行点评,对学生在完成任务期间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醒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教学步骤四(时长:3分钟):安排下课任务,老师把任务3的内容上传到班级QQ群和班级教室内的电脑上,同学在下课后自行下载任务,完成作业后再通过邮箱发给老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节课的两个班级的同学作业完成率如表2。

传统授课班级的学习过程是老师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并将任务1

做出演示,演示完毕,学生完成任务1,同时完成任务2,此教学占时35分钟,老师点评归纳用时8分钟,安排任务用时3分钟。在总体讲课环节中,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较多,导致同学一时间很难完全吸收如此多的知识点,故在实际的操作演练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任务完成率较高,但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就要求有更多的时间来吸收知识并达成任务,尽管可以在下一课时达成,但显然课堂完成率大打折扣。通过表2可以明显看出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显然比传统模式的教学成果要好很多。对照班教师在讲课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自主创作性差。同时,在做任务时,老师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教导学习差的同学,而基础好的同学做完任务后则无事可做,导致讲话开小差,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实验班的老师仅扮演指引和组织的角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学习兴趣,有责任心,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来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更能发掘出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课堂气氛好。

通过一个时期的翻转课堂教育,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核心地位,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创作、操作本领,并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体现。实践证明,将翻转课堂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是可行的。 四、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反思

翻转课堂需要学习者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在闲暇时间先自主学习与互助讨论,但技校生固有的懒惰性,使得有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学,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即使愿意主动学但受制于自身基础太差,缺少合理有效的学习办法,造成学习效果不明显。鉴于以上技校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在线学习,而是要在课堂上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互助讨论,运用网络平台展开合理的分层次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上,要求统一资源、改进教学流程,以学生的专业要求和未来就业环境为基础,制定更加有效的训练任务,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拟定不同的训练项目,关照各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做任务过程中体验到其中乐趣,从而增加自身成就感。在微课制作上,教师应该更多的丰富视频内容,创建与视频配套的辅助教学资源,提高微课质量,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眼球。但是,要做出高质量微课视频,并不是靠一个教师就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同教研组内教师互助合作,共同承担一门课程,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制定出有效的微课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使计算机授课更具活力,让中职学生爱上计算机,获益更多。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