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2:4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李杲将头痛时作时止,手心热,手背不热作为内伤热中证区别于外感病的证候特征。 6.对。李杲认为内伤头痛的特点是疼痛时作时止,发热以手心热而手背不热为主。 7.李杲的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8.李杲对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不能充实皮毛,阴火盛于表而不能发泄之证,治以升阳益胃汤。8.错。李杲治疗“肺之脾胃虚”用升阳益胃汤。 五、简答题

1.简述李杲所论内伤热中证的发病原因。

1.答:李氏认为内伤热中证致病原因,一是饮食不节,由于饮食损伤脾胃,脾气不升,元气损亏,气与阴火的对立统一关系破坏而生热;二是劳役过度,过分疲劳亦可耗伤脾气,导致升降失常而生内热;三是精神刺激,情志过度,能资助心火,心火为邪火,壮火耗伤元气,损伤脾胃而致内伤。他还强调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往往由于精神刺激伤及五脏,而后脾胃之气受损,再加饮食劳倦所伤而发病,除此之外,还指出身体素弱者,更易发病。 2.简述李杲所论内伤与外感发热的不同机理。

2.答:内伤热中证的发热恶寒是由于内伤脾胃,脾胃升降失常及元气阴火的关系失调所致。脾胃受损,则不能正常生化元气,升阳布精,上焦心肺间阳气不足,不能布散卫气,温煦体表,但见风寒或居处阴冷,便恶寒。发热则是元气不足,脾湿下流,内塞于下焦,使肾间阴火上冲头面,旁彻皮毛而致发热。而外感的发热恶寒是因风寒外束,闭塞皮毛,使卫阳不能外散,内郁而发热,表闭而恶寒。 3.简述李杲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3.答:李氏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开专题研究脏腑学说之先河,此后便形成补土一派,李氏主张以补脾升阳,扶正为主,增强体质的治疗思想,实为后世温补学派之肇始。明代薛立斋、李中梓、张景岳等,都在继承李氏学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建树,使脾胃学说内容更臻完善,从而形成中医治病,注重脾胃这一根本治疗思想,其他如丹溪虽为滋阴派,但他治杂病,亦善学东垣,极重胃气;汪石山也继承东垣学说,喜用参芪;叶天士 为温病学家,亦在东垣基础上,创胃阴学说,使脾胃学说更为完备。 六、问答题

1.试述李杲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论述。 1.答:(1)李氏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而元气必赖胃气充足,方能生成。元气不足,实由脾胃损伤所致。因此元气实际上是胃气的异名,本质是元气必须依赖于胃气,充分强调了元气与胃气的不可分性。<2)生命是永恒运动的,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元气的升降出人,而元气与胃气不可分,因此升降出人是否活跃,实际上取决于胃气充足与否,因此,脾胃便是调节人体元气升降出人的枢纽。(3)脾胃调节元气升降出人的关键是脾的升阳布精,只有脾气生发,元气布散,升降正常,生机活跃,方能脾湿不生,阴火敛藏,如果脾湿下流,元气衰微,生机不旺,阴火便会乘机上冲,内伤发热诸症即随之而生,故李氏特别强调脾胃升发阳气这一主导方面。

2.李杲认为内伤热中证的主要病机是什么?

2.答:李杲认为元气与阴火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内伤热中证的病理变化,就在于气与火的关系失调。元气不足时,阴火则亢盛;若元气充沛,阴火自然敛降;阴火愈炽,元气愈被耗伤。这种阴火是病理之火,正是《内经》所说的“壮火食气”。因而内伤热中证病机关键是元气与阴火的对立统一关系破坏,同时李氏还认为脾胃是元气升降运动的枢纽。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便会发生种种疾病。如常见的内伤发热恶寒一证,正由于阳气不升,不能卫外而恶寒,而脾湿下流,阴火上冲,则导致发热,故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失调,是内伤热中证的又一重要病机。 3.李杲治疗内伤热中证的用药法度是什么?

3.答:李氏注重脾气升发的一面,治疗上突出表现为善于运用补脾升阳药物,组方两大法度是强调甘温除热与升阳散火,而用苦降药是权宜之计。所谓甘温除热,是用参、芪、术、草等药温补脾气,使脾气充足,元气布散,不生脾湿,不致脾湿下流,阴火上冲,内热便不会产生,因此说甘温可除大热,这是治疗关键,升阳散火是在甘温补脾药中,结合具有升提透散功能的药物,常用升、柴、葛根等,补中升阳能使脾胃之气易于升发,元气随之旺盛,则阴火敛降,虽不用泻火之药而烦热自除,因此称为升阳散火法。这是治本之法,益脾而阴火自降,这是李氏治内伤热中证的两大法度。 4.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4.答:李氏以脾胃统论,这就忽略了脏腑各有特点。不能统以补气升阳一法来概括脾与胃的治疗,也不能以喜升、喜温、喜补包括脾与胃全部生理特性。实质上,李氏所论的脾胃,仅指脾的生理、病理、证治而言,脾与胃在生理上一升一降,一纳一运,一燥一润,在病理上则阳道多实,阴道多虚。李氏关于胃腑宜降、宜通、宜润的生理病理证治还不够明确。其次,就补益脾胃一法而言,胃腑的虚损,除胃气不足外,尚多见胃阴损伤一证,治疗宜凉、润、清、通,补益胃津。这一点经过叶天士的补充才完整,因此,“脾胃论”应包括东垣的补脾升阳论及叶天士的养胃益阴论在内,始得完备。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哪一著作非王好古所著()

A.《阴证略例》B.《医垒元戎》C.《本草述》D.《此事难知》E.《汤液本草》 2.王好古认为导致“阴证”的关键因素是()

A.外感寒湿B.内伤饮冷C.误服凉药D.房室伤肾E.内已伏阴 3.王好古指出“阴证”出现身热、面赤等症状时,其脉象为() A.脉细而弱B.脉大而中空C.脉沉而微D.脉沉而数E.脉细无力 4.王好古治疗“阴证”,主张() A.温养脾胃 B.温养脾肾 C.温养肾命 D.温养心肾 E.温补心肾

5.王好古在继承张元素、李杲两家学说的基础上,重视() A.三阴证 B.三阳证 C.三焦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E.脏腑辨证

6.王好古治疗发热恶寒,腰背强硬,头项不舒等症的代表方剂是() A.调中丸 B.黄芪汤 C.白术汤 D.补中益气汤 E.神术汤

7.王好古认为判断疾病的真假和病理的转归,须明辨() A.口渴之有无 B脉象

C.舌象 D.汗出与否 E.神气

8.王好古认为阴证服温热药后烦躁极甚、发渴欲饮的病机是() A.阳从外脱 B.阳气外达 C.阴津复伤 D.阴阳离决 F_.阴阳交争 《二)B型题 A.少阴肾经 B.少阴心经 C.厥阴肝经 D.太阴脾经 E.太阴肺经

1.王好古认为若面青或黑,脉浮沉不一,弦而弱者,伤在()

2.王好古认为若面红或赤或红赤,脉浮沉不一,细而弱者,伤在()

3.王好古认为若面黄或洁,或黄洁俱见,脉浮沉不一,缓而迟者,伤在() A.脾胃虚寒

B.阳从内消或阳从外走

C.服四逆汤后,烦躁而渴,大小便 秘涩者 D.脾肾两虚

E.外感寒湿雾露之表证

4.王氏创制的神术汤,治疗() 5.王氏创制的调中丸,治疗() 6.王氏创制的已寒丸,治疗() A.附子 B.肉桂 C.干姜

D.附子、于姜 E.附子、白术

7.王氏认为中焦虚或中焦寒盛,逼阳外走,宜用() 8.王氏认为少阴阳虚阴盛,宜用() 9.王氏认为脾肾两虚,宜用() (三)D型题

I.王氏治疗阴证,最喜用的药物是() A.肉桂 B.附子 C.干姜 D.乌药 E.硫黄

2.王氏创制调中丸,主治() A.脾胃不和

B.阳从外走 C.中焦胀满 D.土虚木横 E.阳从内消

3,王氏治疗阳从内消或阳从外走的代表方剂有() A.神术丸 B.调中汤 C.黄芪汤 D.附子散 E.白术散

4.王好古自制方剂的特点有() A.善用成方 B.味少量轻 C.注重健脾温阳 D.注重补肾温阳 E.注重脾肾双补

5.王好古使用外治法治疗阴盛格阳证的方法有() A.热醋炒麸注布袋中,熏蒸脐下 B.灸关元、中极 C.灸神阙、气海

D.干姜、石决明为末,津唾调敷手心 E.针刺人中 (四)X型题

1.下列哪些不是王好古的著作() A.《此事难知》 B.《癍论萃英》 C.《医学启源》 D.《阴证略例》 E.《证治要诀》

2.王好古指出“阴证”的常见症状有() A.身表凉 B.四肢冷 C.脉浮大 D.脉沉细 E.烦躁,面赤

3.王好古治疗“阴证”的常用方剂有() A.回阳丹 B.火焰散 C.返阴丹 D.正阳散 E.肾气丸

4.王好古自制的调中解表的方剂有() A.神术汤 B.白术汤

C.神术加篙本汤 D.神术加木香汤 E.人参败毒散

5.王好古认为阴证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寒湿雾露之邪外侵 B.饮食生冷 C.禀赋素弱 D.过服凉药 E.劳倦

6.王好古把下列哪些症状作为临证辨识阴证、阳证的客观指标() A.头痛 B.下血 C.烦躁 D.口渴 E.小便色赤

7.王好古认为阴证“阳从内消”可见() A.头痛不甚 B.自利不渴 C.手足自温 D.肢体振摇 E.倦卧欲寐

8.王好古认为“阴证”,“阳从外走”可见() A.心下满闷 B.腰腿沉重 C.头面壮热 D.语言错乱 E.自利不渴 二、填空题

1.王好古,字,号 代赵州人。

2.王好古的“内伤之阴”实指虚损、虚损、虚损而言。 3.王好古在治疗上,主张温养

4.王好古指出阴证尺脉不至者,可加。

5.王好古认为阴证发病虽在,但三阴病变的核心是。 6.王好古认为阴证治疗的第一要义是。 7.王好古认为是阴证发病的基础与关键。

8.王好古认为阴证的传变不同于伤寒,主要是自向传变 9.王好古提出阴证的症状表现形式有与两种。 三、判断题

1.王好古认为人身本气虚损,是形成“阴证”的主要原因。 2.王好古提出若面红赤,脉浮沉不一,脉细而微者,伤在少阳。 3.王好古创制神术汤,用以治疗内伤饮冷、外感寒邪无汗之证。

4.王好古提出若面黄洁,脉缓而迟,乃脾胃虚损,津气不营肌肤所致。 5.王好古认为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外感寒湿,内伤饮冷都是外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