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 6:23: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按解剖结构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按其功能又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指神经系统与骨骼肌由于血管疾病、感染、变性、肿瘤、遗传、中毒、免疫障碍、先天发育异常、营养障碍和代谢障碍等所致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和反射障碍,如病变累及大脑时,常出现意识障碍与精神症状。

2.除第Ⅰ、Ⅱ对脑神经进入大脑外,其他10对脑神经均与脑干相互联系。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主要支配头面部。其中第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Ⅰ、Ⅱ、Ⅷ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Ⅴ、Ⅶ、Ⅸ、Ⅹ对为混合神经。

3.舌咽、迷走神经彼此相邻,有共同的起始核,常时间受损,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称延髓麻痹或真性球麻痹,临床习惯之一球麻痹。

4.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组成。脑又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

5.大脑半球各脑叶的功能为:额叶与躯体活动、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颞叶与听觉、语言和记忆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有关;枕叶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岛叶与内脏感觉有关;边缘系统与情绪、行为和内脏活动有关。

6.内囊: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称为“三偏综合征”。

7.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质及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也参与复杂行为的调节。

8.下丘脑对体重、体温、代谢、饮食、内分泌生殖、睡眠和觉醒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同时与人的行为和情绪有关。

9.小脑:其功能为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平衡,控制姿势步态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可引起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构音障碍,见于肿瘤、脑血管病、遗传变性疾病等。

10.脑干是生命中枢,脑干网状结构能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 11.脑干病变的特点:交叉性瘫痪、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定位体征(如两侧瞳孔极度缩小,两眼球同侧偏斜提示脑桥病变;循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提示延髓损伤。)

12.脊髓的主要功能:传导功能、反射功能。

13.在普通光线下瞳孔的直径为3~4mm,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大于5mm为瞳孔散大。

14.瞳孔的大小:瞳孔散大见于动眼神经麻痹、颞叶沟回疝、视神经病变或阿托品类药物中毒;瞳孔缩小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如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压迫脑干或镇静安眠药中毒等。

15.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

16.脑脊液压力测定:一般采用腰椎穿刺测量法,正常为80~180mmH2o。

17.高颅压性头痛:头痛常为持续性的整个头部胀痛,阵法性加剧,

伴有喷射状呕吐及视力障碍。

18.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常见的局部因素:眼源性头痛、耳源性头痛、鼻源性头痛。

19.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 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出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

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病人又继续入睡。

2) 昏睡:是较嗜睡重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昏睡状态,正常的外界

刺激不能唤醒,需大声呼唤或较强烈的刺激才能使其觉醒,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3) 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周围事

物及声、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4) 中昏迷:对外界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少。对强刺激的防

御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体征发生变化。

5) 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

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生命体征明显变化,如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等。 20.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意识模糊、谵妄。

2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检查项目: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