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5:08: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11.(3分)(2014?黄冈)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 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 扩散 现象.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扩散现象.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在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在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解答: 解: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放热后液化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放热;液化;扩散. 点评: 本题考查液化现象的特点及扩散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2014山东济宁)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

..

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 )C

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水可以在98℃时沸腾 15. (2014山东济宁)图11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 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凝固 变小

10.(2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 固体 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

1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考点: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①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②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有一定的体积; ③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易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解答: 解:(1)分析这三个图可见: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2)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也就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固体;凝华.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结构模型的识别以及物态变化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9.(5分)(2014?南昌)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 ℃;乙图纸带上BE两点之间的长度是 29 mm,丙图是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 10g1个 和 5g一个 ;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108 g.

考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②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用天平称物体,应该是左物右码,即左盘物体的重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刻度,现在是左边为砝码,右边为物体,则物体的重量为砝码质量减游码刻度.此题可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列等式计算. 解答: 解:由图知:

①在温度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20℃和100℃,所以此温度计的量程为﹣20℃~100℃; ②刻度尺的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物体末端所对刻度值为3.90cm,物体长度为3.90cm﹣1.00cm=2.90cm=29mm.

③盒内的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10g一个和5g一个; 因为在称量过程中误将被测物放在天平右盘,左盘放砝码,所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刻度,即该物体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一游码刻度数=110g﹣2g=108g. 故答案为:(1)﹣20~10;(2)29;(3)10g一个;5g一个;108

2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点评: 温度计、刻度尺、托盘天平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测量仪器,它们的使用是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4重庆B卷)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41 ℃ B.考试专用的中性笔长约10 dm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 D.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2000 W 4. (2014重庆B卷)如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干冰变小 B.树枝上的霜 C.干手器将手烘干 D.冰霜消融

(2)(2014重庆B卷)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同学们用试管盛水加热,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

①根据图13丙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

②下表记录了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值。由此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 。

③把试管中的50g水从第80s加热到100s所吸收的热量Q= J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J/(kg·℃)】

3

时间/t … 80 94 90 95 100 96 110 97 120 98 130 98 140 98 … … 温度/℃ … 174 ○298 ○3420 (2)○

1、(2014浙江丽水)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下列关于月球叙述正确的是( )

A. 月球表面有空气 B. 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小

C. 月球上有水和生命 D. 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

1、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A错误; B、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大,所以B错误;

C、月球上没有水和生命,所以C错误; D、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所以D正确. 故选D.

4、(2014浙江丽水)测量是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中所选的实验仪器不正确的是( )

A. 托盘天平测质量 B.体温计测冰水温度 C.电能表测电能 D.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3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4、A、物体和砝码所放托盘位置正确,天平平衡,故A正确; B、体温计测水温有可能超过量程,使体温计损坏,故B错误; C、电能表用来测量电能,故C正确;

D、拉力作用在挂钩上,示数表示拉力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B.

5、(2014浙江丽水)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凝固

5、冬天洗热水澡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浴室里的镜子会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液态是附着在镜面上造成的. 故选A

2.(2分)(2014?青岛)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 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 两个5Ω的电阻串联与一个10Ω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2)“逆向思考法“是当人们按照常规思考问题时,常常受到经验的支配,不能全面地、正确地分析事物.而倒过来想一下,采用全新的观点看事物,却往往有所发现;

(3)等效思维的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将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变换为简单的熟悉问题,以便突出主要因素,抓住它的本质,找出其中规律,因此应用等效法时往往是用较简单的因素代替较复杂的因素,以使问题得到简化而便于求解;

(4)逐渐逼近法:有些特定实验条件不易达到或不能达到,我们可以通过使现有的实验条件逐渐接近要达到的特定实验条件,通过现有的实验规律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特定条件下的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逐渐逼近法又叫科学推理法. 解答: 解:

A、研究蒸发和沸腾时,采用的是比较法,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5欧与10欧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与一个15欧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的效果相同;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斜面实验,最终进行推理,得到“当阻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的结论,用的是逐渐逼近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物理学方法的记忆与运用能力.常用的物理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实验推理法、模型法等.

4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4.(2分)(2014?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 A.B. C. D.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解答: 解:A、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

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晶体的凝固与熔化图象与非晶体凝固、熔化图象的区别,关键是搞清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6.(2分)(2014?青岛)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C. 使用电流表时,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D. 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考点: 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量筒的使用;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①使用天平时,因天平的位置的不同,为避免横梁对测量产生的影响,所以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③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④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解答: 解:A、使用天平测质量时,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错误. B、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B错误. C、电流表自身电阻很小,不能未经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故C错误. D、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量筒的读数方法、温度计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对天平的结构要有一定的了解,注意游码的作用.当加减最小砝码也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这些都属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