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50: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魏晋南北朝时________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________是当时著名画家,代表作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朝北朝时期,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二、选择题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 《齐民要术》 B 《水经注》 C 《缀术》 D 《天工开物》

2、下列有关祖冲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生活在南朝 B 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数学家 C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的人 D 所著《缀术》是一部数学著作3、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 ( A 800多年 B 近1000年 C 1100多年 D 1300多年 4.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始于(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 D.东晋 5.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 A.陶潜的诗 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 D. 曹操的诗 6.位于今天河南洛阳的著名石窟是(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 乐山石窟 7. 云冈石窟位于哪个城市?( )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 大同 8.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C.继承了秦汉造型艺术的风格 D.佛教盛行的结果 9.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交融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二、非选择题 11.分析材料: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

请回答:

1、这是人们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誉?这位书法家生活在哪个朝代?

2、这位书法家的代表作是什么?后人怎样评价他?

部编人教版7年级历史上册历史知识点(过关篇)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 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1教育网

2、 ——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约 年 地点: 省 县 地位:是我国境内 人类。特点:能够制作 ,知道用 。 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1·cn·jy·com 二、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 年 地点: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特征:仍然保留了 的某些特征。 3、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 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 ,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 ; www.21-cn-jy.com ② 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过 生活

③ 学会使用 ,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 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2·1·c·n·j·y 4、被发现的历史意义 (1)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_ 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3)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约 年;2、地点: ;3、生产生活情况:(1)已掌握 技术和 技术,其中 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2)已经有了 的观念。www-2-1-cnjy-com

第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 年 地点: 大河流域: 21·世纪*教育网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 式圆形房屋 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③生产活动:主要种植 ,饲养 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主要是 ,最具特色的为 ,代表:半坡 。2-1-c-n-j-y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 年 地点: 大河流域: 21*cnjy*com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 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②生

产工具: 石器;③生产活动:农作物主要种植 ,家畜

以 、 、 为主;④生活用具:制作 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 【来源:21cnj*y.co*m】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 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 的起源地, 是栽培 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 、 、 等流域。 3、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 、 、 、 。 4、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生活时间: 年前

2、主要事迹: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 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后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运用能辨别方向的指南车,在 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3、人文始祖:后人尊崇 和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 ”。 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 (神农氏)发明:①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 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 和 知识。 【版权所有:21教育】

2、黄帝发明:名轩辕。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 ;②他的妻子 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 ,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

3、历史地位: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尧舜禹的禅让——黄河流域。 1、禅让制:(1)定义(实质): 。(2)禅让的顺序: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 、 、 。)

2、主要事迹: 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 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亡国君 夏 公元前 年 商 公元前 年

西周 公元前 年 东周 公元前 年 2、禹建立的 是中国历史上 王朝,标志着 的产生。

3、禹的儿子 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 代替了 。“ ”变成了“家天下” 。

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 时迁到 ,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 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西周分封制:

(1)目的:稳定 ,巩固 。 (2)受封对象: 、 等;(3)诸侯的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4)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5)等级制: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诸侯、卿大夫、士。 (6)作用——加强了 ,稳定了 ,扩大了 。 7、西周的衰亡: 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 ”。 年,西周被 所灭。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史称 。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

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 等发展到 ,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 和严格的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 ”,如著名的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21*cnjy*com 2、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 时期刻写在 和牛、羊等 上的文字。 发现者:1899年,清朝人 首次发现甲骨文。

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

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造字方法:甲骨文使用 、指事、 、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重要价值:甲骨文已经具备 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 业:春秋时期,出现了 和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 的重要标志。

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 等都有所发展。

商 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金属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2 、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主要霸主: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 和 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 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使一些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在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另一方面,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 战国七雄

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 、 、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 、 、 、 、 、 、 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 著名的战役,如 、 、 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