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难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14:31: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十难立

“三十难立”反映的是当下中国人生存的焦虑或者说是集体性的社会焦虑。“三十难立”不是“80后”的错,而是社会之痛;三十而立不是“80后”一代人的事,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0年前听刘德华的歌,老师说我很前卫;10年后再听刘德华的歌,学妹说,哦,原来学哥这么怀旧?刘德华是谁?楼下邻居小妹问我。 10年前津津有味地看偶像剧,逢插播广告,连忙换台或者上厕所;10年后津津有味地看各种广告,逢到偶像剧,连忙换台或者上厕所。 10年前我以为孩子是一个奇迹;10年后我知道母亲才是一个奇迹。 10年前我认为我需要很多人的爱;10年后我知道很多人需要我的爱。 10年前别人总是对我很愤怒,就好像我一直是个不良少年一样;10年后我总是对别人很愤怒,就好像我一直是个良好少年一样。 10年前我对一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她说:“对不起,我们还小。”10年后我对一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她说:“对不起,我还小。” …… 这是近来流传在各大论坛网站上“80后”对集体奔三的一段真情告白。是的,翻过2010年日历的第一页,“80后”首次出现了

30岁群体。 孔子恐怕不会想到,2000多年前他的一句“三十而立”会因为一个叫“80后”的群体再度引发人们的集体思考。 有人认为,三十难立,四十迷惑,五十听天由命,将会是中国草根“80后”的普遍现状。 也有人说,“60后”最幸福,到现在有房有车有老婆,“70后”也还不错,房车老婆也差不多都有了,“80后”比较惨,没房没车,老婆还跟“60后”的跑了。 当梦想照进现实,许多人才被迫清醒。对众多的都市年轻人而言,“三十而立”这道人生命题已近在眼前。毋庸置疑,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长大”,但是否“成人”,他们自身却有着挥之不去的困惑。 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30岁“80后”薪酬不高,恐惧家庭责任,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三十而立=有房有车”、“三十而立=成家立业”、“三十而立=学有所成”……在“三十而立”被赋予丰富含义的今天,若以此衡量,“80后”这个曾经被冠以“垮掉的一代”的群体几乎可以被定义为“三十难立”的一代。 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教授对《新民周刊》表示,“三十难立”反映的是当下中国人生

存的焦虑或者说是集体性的社会焦虑。“三十难立”不是“80后”的错,而是社会之痛;三十而立不是“80后”一代人的事,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知“立”在何方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 “我能理解这种感受。”盯着电脑屏幕上王小波的《三十而立》,郭亮幽幽地说。 是的,很多年前,路总是很长,一句“我们还年轻”成了受挫时最好的借口;一晃到了三十年关,“而立”不再是传说,再也不敢展望了,想要低头赶路,却不知该往哪儿走。郭亮突然发现自己住的还是父母给的那套《蜗居》般的老式公房,没车、没稳定的工作,甚至连谈及婚嫁的女友都分手了。 答应接受采访,郭亮提出的要求,与文中其他受访者们并无二致——报道必须用化名,毕竟这不是可以拿来炫耀的事情。 郭亮告诉记者,他曾走入过年轻人的“主流”生活:上班,回家。父母是再寻常不过的上海父母,他们希望他能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安安稳稳生活。长辈们的计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