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全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9:18: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倍。(苏洵《六国论》)

(二)用基数词表示倍数。例如:

(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4)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史记〃商君列传》) ..(5)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黄宗羲《原君》) ..(三)两倍称倍,五倍称蓰,十倍称什(十)。例如:

(6)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膝文公上》) ..(7)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

(8)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晁错《论贵粟疏》) .

(9)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晁错《论贵粟疏》) .(四)有时把两个个位数连用,前面的数作后面数的倍数。例如:

(10)公锡魏绛女乐一八。(《国语〃晋语》) ..

(11)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山海经〃海外南经》) ..(12)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 ....

(13)三六前年暮,四五今年朝。(萧子显《乐府二首〃日出东南隅行》) ....

二、零数表示法

古代汉语里表示零数的方法大致有如下两种: (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加个“有”字。例如: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

(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4)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国语〃越语上》) .(5)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荀子〃强国》) .(二)把整数和零数直接组合。例如:

(6)胶东国,户七万二千二。(《汉书〃地理志》) ...

21

(7)桂阳郡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后汉书〃郡国志》) .....(8)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宗懔《荆楚岁时记》) ....

三、约数表示法

古代汉语里表示约数的方法大致有下面三种: (一)以整数表约数。例如: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2)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年。(《史记〃孔子世家》) ..

(3)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 ...(二)以两数相连表约数。例如:

(4)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

(5)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6)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三)以“所,许,约,奇,可、余、数、若干”等表约数。例如:

(7)从弟子女十人所。(褚少孙《西门豹治理邺》) .(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吴均《与朱元思书》) .(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学伊《核舟记》) .(10)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 ..

(1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12)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汉书〃贾谊传》) ..

四、分数表示法

古代汉语里表示分数的方法大致有下面五种: (一)分母十分子。例如:

(1)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战国策〃秦策》)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3)会天寒,士卒堕指者十二三。(《史记〃高祖本纪》) ...(4)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汉书〃高帝纪》) ..

22

(5)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6)余之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二)分母十之十分子。例如:

(7)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

(8)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三)分母十分十名词十之十分子。例如:

(9)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汉书〃律历志》) .........(10)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 ......有时去掉分母后面的“分”而成为分母十名词十之十分子。例如:

(11)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

有时去掉名词后面的“之”而成为分母十分十名词十分子。例如:

(12)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之四分度一。(《汉书〃律历志》) ....(四)分母十分十分子。例如:

(13)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史记〃天官书》) ............

(14)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大吕长七寸五分二。太簇长七寸十分二。(《史记〃律书》) .........(五)分母十分之十分子。例如:

(15)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孙子〃谋攻》) ....(16)故关中之地,天下三分之一。(《史记〃货殖列传》) ....

五、虚数表示法

古代汉语里有一些数目字常常不是用来表示实际的数量,而是用来表示夸大或众多的意思,有时则表示少的意思。这样的数目字就叫虚数。清人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中说:“生人之措词,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推之十百千万,莫不皆然。”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一》中也指出:“万乘、千乘、百乘,古言也。谓天子为万乘,诸侯为千乘,大夫为百乘,语其富也。如千金之子,孰能计其囊中之藏适千而言之乎?”常用来表示虚数的数目字大致有三、九、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百、千、万等。例如:

(1)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史记〃屈原列传》) .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

23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乐府诗集〃木兰辞》) ..(4)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 ...

(5)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天...运》)

(6)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史记〃平原君列传》) .(7)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8)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史记〃项羽本纪》)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三”作虚数时还可以表示“少”的意思。如《孟子·公孙丑上》:“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顾炎武《日知录》云:“孟子为此言,以证王之不待大耳。其实文王之国,不止百里。周自王季伐诸戎,疆土日大。文王自岐迁丰,其国已跨三四百里之地;伐崇伐密,自河以西,举属之周。”可见这里的“七十里”和“百里”都是虚数,是极言其少。又例如: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

(10)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11)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韩非子〃难势》) .

(12)尧舜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韩非子〃难势》) .(1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 .

例(9),是说几个人一块行走,必定有可以为我师之人,而非实指三人;例(10),是说能挑担的子孙几个人,而不是只有三人;例(11)是说连几家都不能治理,而非实指三家;例(12)中的“治三人”与例(11)中的“治三家”同义,并且与“乱天下”相对,一方面是极言其少,另一方面是极言其多;例(13)是说楚国即使只剩下几户人家,最终灭掉秦国的必定是楚国人,而非实指三户。这些都是表虚数,是极言其少。现在成语中还保留着这种用法,如:三句话不离本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言两语等等。

六、物量表示法

古代汉语里表示物量的方法大致有下面六种: (一)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不用量词。例如:

(1)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 ...

24

(二)数词放在名词后面,不用量词。例如:

(3)牛一,羊一,豕一。(《尚书〃召诰》) ...

(4)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三)数词与量词结合放在名词前面。有时在数量词与名词之间用“之”字把二者隔开。例如:

(5)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

(6)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列传》) ....(四)数词与量词结合放在名词后面。例如:

(7)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 ......(8)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

(五)数词后面的名词是表示年龄或钱币时,一般不用量词和名词,仅用数词。例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众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六)数目是一个时,一般省去数词。例如:

晋人败秦师于崤,匹马只轮无返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

七、动量表示法

汉语里的动量词产生较晚,先秦时期没有动量词,汉代以后逐渐出现,直到唐代才普遍使用。古代汉语里表示动量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四种:

(一)数词直接加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例如: (1)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 (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 (3)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

(4)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论语〃公冶长》) ..(5)凡六出奇计。(《史记〃陈丞相世家》) .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汉语里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两次时,不用“二”而用“再”。例如: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

(7)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史记〃平原君列传》) . (8)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晁错《论贵粟疏》)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