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钳工技师高级技师多项选择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07: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多项选择题

1 做好设备的二、三级保养 即(A)、(D)、(E)。

A 日保养 B 月保养 C 年保养 D 一级保养 E 二级保养 F 季保养 2 振动的控制方法 即对(D)、(E)、(F )3个环节进行治理o

A 振动的大小 B 振动的远近 C 振动的先后 D 振源 E 振动传播途径 F 振动影响的地点 3 振动的控制方法分为( A )和( D )。

A 积极隔振 B 早期隔振 C 预防隔振 D 消极隔振 E 规范隔振 4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 B )、( D )、( F )。

A 劳动组织不合理 B 化学因素 c 个别器售或系统过度紧张 D 物理因素 E 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 F 生理因素 5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有(A )、( E )。

A 热效应 B 光效应 C 电效应 D 过敏效应 E 非致热效应 F 灼伤效应 一

6 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即( C )、 ( E )、 ( G )。 A 劳动保护对象 B 劳动保护用品 C 劳动保护管理 D 劳动保护要求 E 安全技术 F 事故分析 ‘ G 工业卫生 31/46页

7 安全生产检查分为两种 即( A )和( D )。 A 日常检查 B 月份性检查 C 年终检查 D 定期检查 E 随机检查 8 检验桥板的用途有( B )、( E )、( G )。

A 测量两导轨面的垂直度误差 B 测量两导轨面的平行度误差? C 测量两端面的交叉度D 测量旋转轴线与导轨面的垂直度误差 E 测量旋转轴线与导轨面的平行度误差 F 测量零部件与导轨面的垂直度误差 G 测量零部件与导轨面的平行度误差

9 精密机床对安装基础的特殊要求是( B )、( D )、( E )。

A 有足够的强度 B 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C 有足够的硬度 D 有足够的稳定性 E 有足够的抗振性 1 O 大型设备的大型构件拼装法有两种 即( A )、( E )。 A 拼装法 B 分装法 C 预装法 D 套装法 E 倒装法 11 电子水平仪的示值精度分为( A )、( C )、( D )。

A 1 1xm m B 2 i,zm m C 5 Ixm m D 1 0 Ixm m E 1 5 1xm m F 20 lxm m G 25 Ixm m l 2 基础常用( C )和( F )水泥。

A 1 00号 B 200号 C 300号 D 400号 E 500号 F 600号 1 3 二次灌浆常用( E )或( F )水泥。

A 1 00号 B 200号 C 300号 D 400号 E 500号 F 600号

l 4 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主要由3个基本因素决定 即( B )、 ( D ) 、 ( E )。 A 领导者的水平 B 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数量 C 工人技术水平 D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E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F 产品的规模 l 5 主传动系统对加工综合误差的影响在通常的情况下要占 ( C ) 严重时要占到( F )。 ’ A 1 0 ---20 B 20 -- 3 0 C 30 --40 D 40 ---50 E 50 -,-60 F 60 -80

1 6 一般数控车床需要设置( B )级机械变速 而数控加工中心的机械变速不超过( D )。 A 2 3 B 2 4 C 2 5 D 2 E 3 F 4

1 7 数控系统电源无法接通 其故障原因是( A )( C )(E ) ( G )。 A 电源变压器无交流电输人 B 主印制线路板有问题 C 输入单元的熔断器烧断 D C RT单元输入电压不正常E 直流工作电路负载短路F 控制ROM板有问题 G 电源开关的按钮接触不良和失灵H 系统报警状态

1 8 CRT无显示的机床不能动作 其故障原因有( C )、( E )。

A C RT单元输人电压不正常 B 连接C RT单元的电缆接触不良 C 主印制线路板有问题 D 组成C RT单元的显示单元、调节单元等有问题 E 控制ROM板有问题

1 9 CRT无显示但机床能够动作 其故障原因有( C )、( D )。

A C RT单元输人电压不正常 B 连接C RT单元的电缆接触不良 C 显示部分出现故障 D 显示部分的控制部分出现故障 E 控制ROM板有问题 F 主印制线路板有问题 20 数控机床主轴不转动 其故障原因有(A )(D ) ( E )(G) ( I )。

32/46页

A 主轴转动指令未输入 D 保护开关没有压合或失灵 C 主轴与

箱体精度超差 B 主轴部件动平衡不好 I 变档电磁阀体内泄漏 E 卡盘未夹紧工件 F 电器变档信号无输出 G 变档复合开关损坏 H 主轴箱内拨叉磨损

2 1 滚珠丝杠副加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大 其故障原因有( A )(C )( D )( F). A 导轨的润滑油不足 B 丝杠轴联轴器锥套松动 C 滚珠丝杠局部拉毛或破损 D 丝杠轴承损坏 E 滚珠丝杠预紧过大或过小 F 伺服电动机未调整好 22 滚珠丝杠副有噪声 其故障原因有( A )( C )(D ) ( F )。 A 滚珠丝杠轴承盖压合不良 B 滚珠丝杠螺母反向器损坏 C 滚珠丝杠润滑不良 D 滚珠破裂 E 滚珠丝杠制造误差大或轴向窜动量大 F 电动机与丝杠联轴器联动

23 转塔刀架没有抬起动作 其故障原因有( A)( C )(D )( F )( G ). A 控制系统没有T指令输出信号 B 没有转位信号输出 C 液压系压力低 D 抬起电磁铁断线或抬起阀杆卡死 E 转位电磁阀断线或阀杆卡死 F 抬起液压缸研损或密封圈损坏 G 与转塔抬起装置连接的机械零件磨损 H 凸轮轴压盖过紧 24 转塔转动不停 其故障原因有 ( A )( E )。

A 两计数开关不同时计数或复置开环B 液压夹紧力不足C 上、下齿盘受冲击 D 上、下齿盘受冲击E 转塔上的24 V。电源断线

25 在传动带中部施加载荷1 8 N 时 其挠度值为( C )mm 同 时在机床运转( D )h后 再重新检查其挠度值应保持不变。 A 4 B 6 C 8 D 1 2 E 1 6 F 20 G 24 H 28 26 Tc630 卧式加工中心的刀库有( C )把刀位或( E )把刀位。 A 40 B 50 C 60 D 70 E 72 F 82 G 92 H 1 02 27 设备技术改造的依据是 ( C )、( F )、( G )。

A 资金 B 生产纲领 C 被加工工件 D 市场 E 法规 F 机床的使用要求G 制造条件 28 滑动导轨的导向精度可达( B )mm 滚动导轨可达( C )mm。 A O 1 O 3 B O 0 1--0 03 C O 00 1 D O 000 1 E O 0000 1 F O 03--0 04

29 引起主轴重复性误差有( A )、( C )、( D )、( E )等。 A 主轴轴颈的几何形状误差 B 轴承结构或结构的随机运动 C 主轴工作轴颈误差 D 轴承装配轴颈的形位误差 E 受载后不变的挠度和位移 F 载荷不稳定 30 引起主轴非重复误差的因素有( C )、( E )等。

A 主轴轴颈的几何形状误差 B 主轴工作轴颈误差 C 轴承结构或结构的随机运动 D 轴承装配轴颈的形位误差 E 载荷不稳定

3 1 在用镶嵌方法提高床身导轨硬度时 镶钢常用的材料有( C)、( D)、( E)等。 A 25 B 45 C GCrl 5 D T7 A E 65 Mn

3 2 在采用感应同步器对机床进行改造时 定尺接长后 对于精密机床、普通机床在1 m内的累积误差应分别不大于( B )和( E )。

A0.1 mm B0.0 1 ram C 0.00 1 mm D 0.3 mm E 0.03 mm F O.003mm 33/46页

3 3 修复后能保证或恢复零件原有技术要求 包括尺寸、( B)形状、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 D )以及其他力学性能。

A 整体 B 几何 C 强度 D 硬度

34 工作条件、( B )、( C )、温度、润滑配合、工作面间介质等不同 采用的修复工艺也应不一样。 A 承载 B 载荷 C 速度 D 强度

3 5 修复工艺对零件的精度及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选择修复工艺就应该考虑修复层的( B )、加工性、( D )密实性、精度等。

A 强度 B 硬度 C 抗压性 D 耐磨性

3 6 若修复件的单位使用寿命所需用的( B )费用低于新制造件的单位使用寿命所需要的( D )费用 则可认为选用的修复工艺是经济的。

A 加 1- B 修复 C 生产 D 制造

37 选择修复工艺时 要注意本单位现有的生产条件、修复( B )、(D )考虑修复工艺的可行性。 A 工作水平 B 技术水平 C 工作环境 D 协作环境

3 8 变形较大的工序应排在( A ) 电镀、喷涂等工艺 一般在( D )加工和堆焊修复后进行。

A 后面 B 前面 C 机械 D 压力

3 9 零件的内部缺陷会( B )疲劳强度 因此对重要零件在修复前、后都要安排( C )工序。 A 提高 B 降低 C 探伤 D 检测

40 主轴箱的主要缺陷是 ( B )变形、裂纹、( D )磨损等。 A 箱盖 B 箱体 C 轴承 D 轴承孔

4 1 在机械设备维修中 研究故障的目的是要查明故障( B ) 追寻故障机理 探求减少故障发生的方法 提高机械设备的( D )程度和有效利用率。 A 原因 B 模式 C 安全 D 可靠

42 属于机械零部件材料性能方面的故障 包括疲劳、( B )、裂纹、蠕变、( D )、材质劣化等。 A 拆断 B 断裂 C 很大变形 D 过度变形 43 设备故障分为 ( A )性故障、( C )性故障。 A 临时 B 突发 C 永久 D 渐进

44 故障统计分析包括故障的分类、故障( A )和特征量、故障的( C )决断等。 A 分布 B 分散 C 逻辑 D 判别 45 诊断技术分为 ( A )诊断和( C )诊断。 A 简易 B 一般 C 精密 D 特殊

46 故障诊断常用的技术有 检查测量技术、( A )技术、识别技术、( C )技术。 A 信号处理 B 信号记录 C 预测 D 预算

47 机械设备噪声源主要有两类 运动的( A ) 如电动机、齿轮等 不动的( C ) 如箱体、支架等。 A 零部件 B 油泵 C 零件 D 盖板

48 测量温度的方法很多 可利用( A )接触或( C )接触式的传感器 以及一些物质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反应来进行温度测量。 34/46页

A 直接 B 间接 C 非 D 不

49 油样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 磁塞检查法、( A )分析法、( B )分析法。 A 光谱 B 铁谱 C 激光 D 透视 50 油样铁谱分析给我们提供了磨损残渣的( A )、粒度、形态和( C )四种信息。 A 数量 B 参数 C 成份 D 种类

5 1 泄漏检测方法有 ( A )检测法、声学法、触煤燃烧器、( D )真空衰减测试法。 A 皂液 B 渗漏 C 负压 D 压力 5 2 停机检测的内容是 主要( A )检测、内部( D )的检测。 A 精度 B 配合 C 尺寸 D 缺陷 5 3 齿轮失效诊断方法有两种 ( A )诊断法、( B )诊断法。 A 简易 B 精密 C 对比 D 测量

54 轴承异常的诊断方法有如下几种 振动、噪声、( A )、 磨损颗粒分析、轴承( B )测定、油膜的电阻等。 A 温度 B 间隙 C 湿度 D 移动

55 起重机械工作时 要求指挥、( A )、( C )等多人配合 协同工作 因此需要作业人员有处理现场紧急情况的能力。 A 司索 B 起吊 C 驾驶 D 运行

56 起重机械按照构造和功能可分为三类 轻小型起重设备、 ( A )机、( D )机. A 起重 B 起吊 C 起升 D 升降 57 起重机械的基本参数有 ( A )量、起升高度、跨度(桥架式类)、幅度(臂架式)、机构工作( C )、工作级别、爬坡度、最小转弯半径。

A 起重 B 起升 C 速度 D 长度

5 8 起重机械的载荷分为 ( A )载荷、( C )载荷、特殊载荷三种。 A 自重 B 基本 C 附加 D 风 5 9 起重机的基本机构有起升、( A )、回转、( C )4个机构。A 运行 B 运转 C 变幅 D 变距

60 起重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有 ( A )器、( C )器、防碰撞装置、防偏斜和偏斜指示装置、起重量限制器、防倾覆、防风害和力矩限制器。 A 限位 B 限行 C 缓冲 D 防冲

6 1 履带起重机、起重量大于等于( A )的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起重能力大于等于( D )的塔式起重机须设置力矩限制器。

A 1 6 t B 1 8 t C 20t D 25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