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7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29: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7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对流层大气的

受热过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限时:40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257页)

一、选择题

(2018·丰台模拟)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下题。

【导学号:92040031】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

A.①强 C.③弱

B.②弱 D.④强

D [“秋阴”“雨声”说明为阴雨天气,云量大,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故霜来得晚些。]

(2018·甘肃天水一中测试)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某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回答2~3题。 2.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 )

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乙气流为下降气流

He often told his friends about his goldfish and they often went to see them. Mr. Brown was very happy.- 1 - / 7

C.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2.B 3.B [第2题,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是利用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原理,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集热墙的热辐射;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也是集热墙的热辐射。第3题,白色吸热效果最差,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 乙气流为下降气流;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2018·浙江温州中学测试)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D.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5.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4.C 5.C [第4题,高速公路是水泥地面,由于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在夜晚,地面不断地降温,使得近地面气温不断下降,形成逆温,最终导致团雾的形成。第5题,团雾的成因,除了逆温条件外,还需要大量的水汽,③地靠近太湖,有大量的水汽,

He often told his friends about his goldfish and they often went to see them. Mr. Brown was very happy.- 2 - / 7

团雾发生频率最大,选C。]

(2018·湖南师大附中测试)气温垂直递减率反映大气随海拔高度上升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情况,一般在对流层内,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 ℃/100 m。研究表明,空气湿度和山谷风共同影响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示意喜马拉雅山北坡4001-4301 m(简称北坡低海拔区)和4301-5750 m(简称北坡高海拔区)两段高程内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图完成6~7题。

6.大部分时间内,北坡高海拔区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低海拔区且年内变化较小,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区( ) A.降水较多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 C.离冰川更近,相对湿度更大 D.气温低,空气湿度小

7.山谷风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是( )

A.山风—降低、谷风—增大 B.山风—增大、谷风—降低 C.山风—增大、谷风—增大 D.山风—降低、谷风—降低

6.C 7.D [第6题,高海拔处,离冰川更近,受冰川融水蒸发及冰面升华作用等影响,相对湿度较大,C正确。随海拔高度的上升降水的分布呈少-多-少的趋势,高海拔地区并不一定降水多,A错误。高海拔地区因气温低,植被覆盖率较差,B错误;空气湿度受温度、风力大小、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海拔地区气温虽低,但接近冰川,湿度并不小。D错误。第7题,白天,山坡

He often told his friends about his goldfish and they often went to see them. Mr. Brown was very happy.- 3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