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三、重力》公开课教案_2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1:4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7.3 重力 授课地点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和质量的正比关系. 知识与技能 3.能运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4.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能收集实验信息,处理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教 学 背 景 本节是《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内容,是在讲述了力的一般概念及测量的基础上,认识一种最常见的力——重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先分析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初中学生对重力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对重力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不准确的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重力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 关于重力的方向,学生会叙述“竖直向下”,但是什么是竖直向下,没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实验证明,更容易区别“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含义的不同。介绍重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次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关于重力的作用点——重心,教材通过简单的叙述表明了重心是一个等效的概念,这样的处理不仅能让学生对重心有更清楚地认识,也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有的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对于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关系,学生有能力做好这个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做,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在这个实验中应该关注的是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教材中通过给出的表格,提示了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分析数据,使学生在这个简单的实验中不仅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物理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力的三要素----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有知识进行解答 解释:鱼重为什么少了 明确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趣味引入, 激发思考 对知识内容有大概脉络 通过类比,认识万有引力定律 过程反思 学生只要谈到重力知识,说到什么程度都可以 简单讲解 注重引导 体会引力、引入一、 故事叙述: 创设情境,“是谁动了商人的鱼” 发现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引到“重力”课堂,并初步交代学习内容。 二、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目标一:重力概念 1.认识万有引力 (1)引导学生做体感实验,进一步思考月亮绕地运动原因,从而引入“万有引力定律” (2)播放课件: 感知拉力,类比地月间作用力,接受万有引力定律 思考讨论交流: (1)提及苹果落地;(2)瀑布;(3)跳水运动员落水;(4)篮球落地; 提出问题: (1)你还知道那些与此类似现象? (2)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追问: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2、概念: 讨论:与引力区别 失重问题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目标二:探究重力大小 猜想: 方案: 表格: 组织讨论,点评引导: 结论: 公式: 问题解释:鱼重减少的原因 目标三、重力方向: 情景再现:砌墙 原理结论: 实验证明: 目标四、重力作用点 播放微课: 实验再现: 问题深入:悬挂法 (1)积极参与讨论并举例回答问题。 (2)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重力概念: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归纳,总结重力概念 观看视频,思考“仍受地球约束” 回答问题 知识深化 总结共性 思考分析, 深化概念: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通过问题解释,解决迷惑的同时,加深对重力及公式的理解 自主设计、 动手探究、 通过实验数据 交流总结重力与质量关系 理解g值意义及数值规律 对重垂线的应用进行原理解释 思考什么是竖直向下 学生总结知识点 识记重心概念,体会生活中的物理 重力 提示:由于地球吸引,重力不是引力 失重不等于不受重力 适时提示:需要哪些器材,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 体会用公式进行简答讨论的方法 学生都知道“竖直向下”,但什么是竖直向下?设计实验加深“竖直”的理解 三、问 题 1.小结 检 测 2、作业 板书设 计 明确重力方向及其应用 通过微课,训练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动画操作,掌握悬挂法找重心 强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7.3 重力 一、重力 三、重力方向 1、概念: 1、竖直向下 2、讨论: 2、 应用: 二、重力大小 1.探究 四、重力作用点----重心 2.表格 1、定义 3.结论 2.位置 4.公式 3.应用 g值: 4.悬挂法 意义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