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吉林一模: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附答案精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20:02: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题

7.古往今来,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硫酸铜),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的制作过程

C.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8.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LpH=2的NH4Cl溶液中H+的数目为1×10-12NA B.1molLiAlH4在125℃完全分解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A C.1.7g 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L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

9.用右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气体 a A B C D SO2 H2 CO2 NO2 b c 浓硫酸 Na2SO3 NaOH溶液 稀硫酸 锌片 浓硫酸 稀盐酸 石灰石 碱石灰 浓硝酸 铜粉 浓硫酸 10.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w B.0.1mol /LCH3COONa 溶液的pH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 D.弱电解质的电离度a

1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X、Y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元素在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的简单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Y 的氧化物和氯化物熔融时都能导电,X、Y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

B.工业上采用电解Y 的氧化物冶炼单质Y C.单质沸点: W

D.W、X、Z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12.有机物X、Y、Z有如下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 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B.Y和Z 互为同分异构体

C.X、Y、Z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等物质的量的X、Z分别与足量Na反应,消耗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3.在一隔热系统中,初始温度为25℃,向20.00mL0.1000mol/L的氨水溶液中逐滴加入

0.1000mol/ L 的HCl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 点的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B.判断溶液的pH: b点pH=7,c点pH<7

C.己知25℃时0 .2mol /L氨水电高度为1.33%,此时氨水的pH 约为12 D.若a点溶液呈碱性,则a点有c(NH4+)>c(Cl-)>c(NH3·H2O)

26. (15分) 工业上可以直接氧化PCl3制备POCl3。某兴趣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下(某些夹

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去):

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熔点/℃ PCl3 POCl3 -112 2 沸点/℃ 75.5 105.3 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缓慢通入氧气POCl3产率较高 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其他 实验步骤如下

I.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K1、K2 打开K3、K4,点燃酒精灯制备气体。 II.缓慢向C中通入适量气体至C中白磷消失,熄灭酒精灯。 III.关闭K3、K4,打开K1、K2 ,A中开始发生反应。 IV.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最终制得POCl3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 B、D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B装置的作用除了干燥O2和平衡气压之外,还有___。 (2)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装置E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 步骤IV 控制温度60℃~65℃,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4) 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5) 通过下面步骤可以测定三氣氧磷产品中Cl 的含量:

I.取x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PCl3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II.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 的AgNO3溶液40.00 mL,使Cl-完全沉淀。 III.向其中加入20mL硝基苯,振荡,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IV.加入指示剂,用cmol /L NH4SCN 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VmL。 (己知: Ag3PO4 溶于酸,Ksp(AgCl)=3.2×10-10,Ksp(AgSCN)=2×10 -1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填标号)

a.酚酞 b.淀粉 c.NH4Fe(SO4)2 d.甲基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