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5章呼吸系统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22: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五章 呼吸系统

同步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外呼吸() 2.内呼吸()

3.潮气量 (tidal volume)

4.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5.肺换气()

6.胸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7.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 8.肺活量(vital capacity)

9.肺顺应性(pulmonary compliance) 10.比顺应性(compliance)

11.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

12.机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13.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14.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15.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 dead space)

16.每分肺通气量()

1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18.氯转移(chloride shift) 19.波尔效应(Bohr effect)

20.血氧容量(oxygen capacity) 21.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

22.氧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23.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24.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25.P50

26.呼吸中枢(respiratory center) 27.何尔登效应(Haldane effect) 28.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29.外周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

30.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eptor)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把肺通气和肺换气合称为外呼吸又称肺呼吸。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或组织呼吸。 3.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正常值400~600 ml。 4.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

5.气体在肺泡与肺静脉血之间的交换称为肺换气。 6.胸膜腔内压称为胸内压。 7.肺泡内的压力称为肺内压。

8.最大吸气后,能呼出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平均正常值♂3500ml,♀2500ml。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深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总容量-余气量

9.单位压力变化(△P)引起的肺容积变化(△V)称为肺顺应性。即肺顺应性=△V/△P,肺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比。 10.单位(每升)肺容量的顺应性称为比顺应性。比顺应性=顺应性/肺总容量。 11.单位时间内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称为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其正常值:第1秒末,83%;第2秒末,96%;

第3秒末,99%。

12.平静呼气末,尚存于肺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13.每分钟吸入肺泡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即: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

4.2~6.3 L/min。

14.不进行肺换气的呼吸道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正常时,解剖无效腔=150ml。 15.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16.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量称为每分肺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17.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和防止肺水肿的二棕榈酰卵磷脂称为肺表面活性物

质。

--—-

18.红细胞膜上Cl-HCO3载体活动,使Cl进出红细胞的移动过程称为Cl转移。 19.酸度对Hb氧结合力的影响作用称为波尔效应。

20.100ml血中,血红蛋白Hb结合最大O2量称为Hb血氧容量。 21.100ml血中,血红蛋白Hb实际结合O2量称为Hb血氧含量。 22.Hb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PO2的关系曲线称为氧离曲线。 23.Hb血氧饱和度=(氧含量/氧容量)×100%

24.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血流量的比值称通气/血流比值。正常值0.84。 25.Hb饱和度为50%的PO2称为P50 。代表Hb与O2亲合力。其正常值是26.5mmHg。 26.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 27.O2与血红蛋白结合促进CO2释放作用称为何尔登效应。

28.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或黑-伯反射。 29.以调节呼吸为主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称为外周化学感受器。

30.在延髓腹侧浅表部存在调节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器称为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

三、填空题

(一)呼吸

1.呼吸的生理意义主要是维持内环境中(A)和(B)含量的相对稳定 。 2.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有(A)、(B)、(C)和清洁作用等。 3.呼吸的全过程包括(A)、(B)和(C)三个基本环节。

- 172 -

4.外呼吸包括(A)和(B)。 (二)肺通气

5.肺回缩力来自(A)和(B)。

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A)细胞分泌的,主要成分是(B),主要作用是(C)肺泡表面张力,故有利于肺的(D),并能

阻止(E)液体滤入(F)。 7.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B)。 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回缩力(A),肺顺应性(B)。

9.平静吸气时,由于(A)及肋间外肌的收缩,使胸廓(B),因而肺扩张,肺内压(C)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10.平静呼气时,由于(A)和(B)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压(C)于大气压,气体出肺。 11.平静吸气是一种(A)过程,而平静呼气则是(B)过程。

12.主要由(A)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而产生的呼吸运动称为(B)。主要由(C)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称为(D)。正常人

的呼吸大多是(E)。

13.肺通气的阻力有(A)和(B)两种。 14.肺弹性阻力即是(A),胸廓弹性阻力即是(B)。

15.胸廓和肺扩张的难易程度可用(A)表示。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弹性阻力小,肺容易扩张,则顺应性(B)。不容易扩张,

则顺应性(C),反映弹性阻力(D),顺应性与弹性阻力呈(E)关系。 16.非弹性阻力主要包括(A)和(B),其中(C)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份。 17.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因气道阻力与气道的半径四次方成(B)。 18.肺和胸壁之间的胸膜腔含有(A),其中的压力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都通常(B)大气压,故称为(C)。 19.胸内压是指(A)内的压力,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总是(B)大气压。 20.胸内负压是由(A)形成的,其生理意义是(B)、(C)。 21.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A),数值是(B)、(C)和(D)之和,

22.在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计算第1、2、3秒未呼出气量占(A)的百分 数,称为时间肺活量,正常人

第1秒未的数值约为(B)%。

23.每分通气量等于(A)和(B)的乘积。 24.生理无效腔包括(A)和(B)。 25.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为(A)。 (三)气体交换

26.在气体交换的过程中,气体扩散的动力是气体的(A),O2和CO2通过呼吸膜属于(B)。 27.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是(A)和(B)。 28.正常人动脉血中O2分压比组织内(A),而CO2分压比组织内(B),所以在组织换气中,(C)由血液扩散至组织,(D)

由组织扩散至血液。

29.正常人肺泡内PCO2比静脉血PCO2(A),肺泡内PO2比静脉血PO2(B),所以,在肺换气中,(C)由血液扩散至肺泡,

(D)由肺泡扩散至血液。

3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A)和(B)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为(C),比值减小,说明(D)增加;比值

增大说明(E)增大. (四)气体运输

31.氧合血红蛋白呈(A)色,脱氧血红蛋白呈(B)色,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C),粘膜、甲床或皮肤

将呈紫蓝色,称为(D)。

32.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A)和(B)。 33.O2的化学性结合形式是(A),CO2的化学结合形式是(B)和(C)。 34.红细胞内的碳酸酐酶可催化(A)和(B)结合生成(C)。 35.血氧饱和度是指(A)占(B)的百分比。

36.氧离曲线是表示(A)与(B)关系的曲线。 37.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A)、(B)、(C)和(D),氧离曲线右移,说明血红蛋白与O2亲和力(E)。 (五)呼吸运动的调节

38.迷走神经兴奋释放(A),引起呼吸道平滑肌(B),使气道口径(C),气道阻力(D)。 39.交感神经兴奋释放(A),引起呼吸道平滑(B),使气道口径(C),气道阻力(D),

40.目前公认的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为(A)假说,它认为(B)的兴奋引发吸气动作,再通过(C)机制发生呼气。 41.肺牵张反射包括(A)和(B)两种成分。

42.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分布在(A)与(B)平滑肌中,该反射的传入神经是(C)。 43.引起呼吸兴奋的化学感受器有(A)和(B)。 44.外周化学感受器指(A)和(B),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C)。 45.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血液中(A)、(B)和(C)的改变而影响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脑脊或局部细胞外液中的(D)敏

感。

46.血液PCO2升高主要通过(A),其次通过(B)反射地引起呼吸增强。

47.血液PO2降低主要是通过(A)反射地引起呼吸增强,缺氧对呼吸的直接作用是(B)。

+

48.血液H浓度升高可反射性使呼吸运动(A),其作用途径主要是通过(B)。 49.肺的非呼吸功能有防御功能、(A)、(B)和(C)。 参考答案:

- 173 -

三、填空题

1.A.氧(O2) B.二氧化碳(CO2) 2.A.加温 B.湿润 C.过滤

3.A.内呼吸 B.外呼吸 C.气体的运输 4.A.肺通气 B.肺换气

5.A.肺的弹力 B.肺泡表面张力

6.A.肺泡Ⅱ型 B.二软酯酰卵磷脂 C.降低 D.扩张 E.血浆 F.肺组织间隙 7.A.呼吸肌运动 B.大气压和肺内压的压力差 8.A.增大 B.降低

9.A.膈肌 B.扩张 C.低

10.A.肋间外肌 B.膈肌 C.高 11.A.主动 B.被动

12.A.肋间肌 B.胸式呼吸 C.膈肌 D.腹式呼吸 E.胸式为主的混合式呼吸 13.A.弹性阻力 B.非弹性阻力 14.A.肺的弹力 B.胸廓的弹力

15.A.顺应性 B.大 C.小 D.大 E.反变

16.A.肺泡表面张力 B.气道阻力 C.肺泡表面张力 17.A.气道口径 B.反变关系

18.A.粘液 B.低于 C.胸膜腔负压 19.A.胸膜腔 B.低于

20.A.肺的弹性回缩 B.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C.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21.A.肺活量 B.潮气量 C.补吸气量 D.补呼气量 22.A.肺活量 B.83

23.A.每次通气量(潮气量) B.呼吸频率 24.A.解剖无效腔 B.无血供肺泡容量 25.A.(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 26.A.分压差 B.单纯扩散

27.A.气体分压差 B.呼吸膜的通透性 28.A.高 B.低 C.O2 D. CO2 29.A.低 B.高 C.CO2 D.O2

30.A.肺泡通气量 B.流经肺泡的血流量 C.0.84 D.通气量减少 E.血流量减少 31.A.鲜红 B.紫蓝色 C.5g% D.紫绀 32.A.物理溶解 B.化学结合

33.A.氧合血红蛋白 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碳酸氢盐 34.A.二氧化碳(CO2) B.水(H2O) C.碳酸(H2CO3) 35.A.血氧含量 B.血氧容量 36.A.血氧分压 B.血氧饱和度

37.A.PCO2 B.PH值 C.温度 D.2,3二磷酸甘油酸 E.降低 38.A.乙酰胆碱 B.收缩 C.减小 D.增大

39.A.去甲肾上腺素 B.舒张 C.增大 D.减小 40.A.吸气切断机制 B.延髓 C.吸气切断机制 41.A.肺扩张反射 B.肺缩小反射

42.A.气管 B.细支气管 C.迷走神经 43.A.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44.A.主动脉体 B.颈动脉体 C.延髓腹外侧

++

45.A.PO2 B.PCO2 C.H D.H

46.A.中枢化学感受器 B.外周化学感受器 47.A.外周化学感受器 B.抑制 48.A.加深加快 B.外周化学感受器

49.A.贮血功能 B.排泄功能 C.代谢功能

四、单项选择题

(一)呼吸

1.内呼吸是指C

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 C.组织换气及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 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 E.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的功能A A.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B.调节气道阻力 C.加湿、加温空气 D.清洁过滤空气 E.引起防御反射 (二)肺通气 3.肺通气是指C

A.气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B.气道与肺部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界环境的间气体交换

-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