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9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41: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因工程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酶切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有的产生黏性末端,有的产生平末端 B. 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可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C. 用酸1和酶2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后,重组DNA分子仍能被酶2识别 D. 用酶3和酶4分别切割目的基闪和质粒后,其产物经T4DNA连接酶催化不能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答案】D 【解析】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有的产生黏性末端(酶1和酶2),有的产生平末端(酶3和酶4),A正确;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可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如图中的酶1和酶2,B正确;用酶1和酶2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的末端序列相同,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后,重组DNA分子仍能被酶2识别,C正确;用酶3和酶4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其产物经T4DNA连接酶催化可以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识记不同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明确具有不同末端序列的平末端均可以经T4DNA连接酶催化连接。 2.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可以形成黏性末端,也可以形成平末端,如SamI,A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点也可以位于识别序列的外部,如Sau3AI,B错。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可以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如BamHI和Sau3AI,C错。一般—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也有能够识别2种以上的,如Sau3AI,D错。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抗虫棉,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作为载体的Ti质粒必须具有标记基因以便于筛选 B.目的基因必须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 C.目的基因最终会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上 D.抗虫棉能够抵抗各种病虫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作为载体的Ti质粒必须具有标记基因以便于筛选,A正确;目的基因必须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才能利用T-DNA将目的基因带入受体细胞,B正确;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会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上,C正确;抗虫棉不能对抗所有病虫害,D错误。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分析图解可知,图中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和Ti质粒进行重组,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完整植株。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中的核心步骤,其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注:Y表示C或T,R表示A或G)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点位于识别序列的内部 C.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粘性末端 D.—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C.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 6 个核苷酸序列 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D 【解析】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A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B错误;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少数限制酶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C错误;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D正确.故选:D. 5.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称为复性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必须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则一个双链DNA中, 含量的40% 【答案】B 【解析】①过程表示逆转录,所用的酶是DNA聚合酶,A错误。④过程温度降低后,两条彼此分离的DNA链重新结合成双链,叫做复性。B正确。上述过程②⑤所用的酶都是DNA聚合酶,②过程由DNA单链合成双链的过程不需要耐高温,C错误。因DNA中的碱基T与RNA链的碱基U互补配对,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该链的百分比与其互补链及双链中的相等;若RNA单链中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则其转录的DNA双链中A与T之和也占该DNA碱基含量的40%,D错误。 【考点定位】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6.作物脱毒、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抗除草剂作物、可保存的干扰素、检测有毒物质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的应用( )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蛋白质工程 A.①②②③② B.②①①③② C.②①②③② D.②①②③② 【答案】B 【解析】作物脱毒,属于②细胞工程的应用;改善畜产品的品质,属于①基因工程的应用;抗除草剂作物,属于①基因工程的应用;可保存的干扰素,属于③蛋白质工程的应用;检测有毒物质,属于②细胞工程的应用。

7.下列关于基因文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分为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B.cDNA文库属于部分基因文库 C.基因组文库的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均可进行基因交流 D.同种生物的cDNA文库基因数量较基因组文库基因数量少 【答案】C 【解析】基因组文库只有部分基因能够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流。故正确答案为C。 8.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家蚕细胞培养所需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B. 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必须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C. 采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的实验中是以干扰素基因为模板 D. 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纤维素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答案】D 【解析】胚胎干细胞培养中需一定的气体环境(95%的氧气和5%的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A正确;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表达,B正确;采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时,其体系主要包括: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干扰素基因)、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和DNA引物,C正确;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D错误。 9.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细胞做受体细胞,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相同的 B. 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 抗生素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D. 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也可以做基因工程的载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受体细胞不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也不相同,故A错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是在细胞外进行的,故B错误;一般用抗生素抗性基因用作标记基因,故C错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等,故D正确。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入到油菜细胞核的抗除草剂基因,可通过花粉传播造成基因污染 B.基因治疗是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患者的所有细胞中 C.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直接操作对象都是基因 D.移植胚胎干细胞可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转入到油菜细胞核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播造成基因污染,故A正确;基因治疗是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患者有缺陷的细胞中,而不是所有细胞中,故B错误;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是基因,蛋白质工程是通过改造基因来改造蛋白质,操作对象也是基因,故C正确;移植胚胎干细胞可以修复退化的组织,并使之恢复功能,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和安全性问题、蛋白质工程、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11.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敲除实际上是删除某个基因,从而达到使该基因“沉默”的目的 B.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 C. 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 D. 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性愚型 【答案】C 【解析】A、基因敲除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而不是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B、基因敲除既可以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所以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C、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D、先天性愚型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基因疾病。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下列有关限制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限制酶切割一个DNA分子中部,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2个 B.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 C.—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数不同 D.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质粒,才能形成重组质粒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用限制酶切割一个DNA分子中部,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4个,A错;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B正确;—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数相同,都是4个,C错;一般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有时也可以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因为有时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也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经DNA连接酶连接也能形成重组质粒,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限制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下列关于基因操作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并非所有目的基因都可用PCR方法获取 B. 通常以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C. 限制酶识别并在特定位置断开氢键 D. DNA连接酶可将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长链 【答案】A 【解析】用PCR技术获取取目的基因需要已知目的基因的部分起始核苷酸序列,以便制备引物,而并非所有的目的基因都已知其核苷酸序列,A正确;通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B错误;限制酶识别并在特定位置断开磷酸二脂键,C错误;DNA连接酶可将不同的DNA片段连接起来,D错误。 14.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相同 B.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是DNA聚合酶,故A错;氨基酸重复不是基因重复,多个抗冻基因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是抗冻蛋白,或者抗冻性不一定增强,故B正确;重组质粒一定含标记基因才能筛选,故C错;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表达要用抗原-抗体杂交或抗性实验,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15.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得 C.目的基因可由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不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磷酸二酯键,A错。限制酶能够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从目的基因所在DNA切割获取目的基因,B正确。目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