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金融结构分析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3:36: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优金融结构分析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

作者:尹雷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28期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对最优金融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既定金融资源之下实现经济发展最大化的银行部门发展(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发展(直接金融)的最优组合即金融结构最优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

关键词:最优金融结构 “倒U”型 非线性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戈德史密斯首次提出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结构即为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并认为金融结构的变迁即为金融发展,建立了一套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然而其理论中关于最优金融结构方面内容却未提及。最早比较详细地论述“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的是林毅夫(2006;2009;2011),认为“最优金融结构”即金融体系中各种制度按比例构成以及其相互关系需要与该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相互匹配。并认为“最优金融结构”要有效地实现金融体系的基本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是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应具有与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最优金融结构是内生的、客观的,也是动态的,随着该国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提升、企业规模和风险特性的变化而演变。林毅夫也阐述了一国的政策、法律、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可能会影响该国金融结构偏离最优。

以往学术界采用所谓的“两分法”来划分金融结构,他们将寻求最优金融结构转化为研究两类金融结构的优劣即银行与市场的优劣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随着时间、经济环境等的变化而有所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前许多学者认为德国、日本等银行导向的金融结构优于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结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长期经济萧条,大量的研究成果又偏重于认为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是较优的。实际上,不同国家金融结构的形成有其历史、经济、政治及社会传统根源,不同的金融结构在公司治理、风险分担、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功能方面各有优劣。到最后也未有统一定论。 为何要把银行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分开来研究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与金融市场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之间既是竞争的关系,又具有互补的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不能完全分开,那么银行与市场的组合将会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金融服务,只是银行与市场这一组合的比例存在着差异,各国银行与市场组合比例即金融结构是不同的,那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使得经济发展实现最大化的最优银行与市场的组合点即最优金融结构。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在新的视角下,以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证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结构是否存在最优点,以及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倒U”型关系。

经济发展中最优金融结构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一)最优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金融结构的组合主要由银行部门(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直接金融)构成,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存在着不同的融资需求组合,将金融资源分配到这两种结构或者方式中的比重是不同的。接下来本文将分析在既定的金融资源之下实现最优经济发展水平的银行部门(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直接金融)的最优组合比例。首先构建一个经济增长函数:

根据假设,函数中的Growth表示等产量线,银行部门发展(间接金融)用Bank来表示,Stock表示金融市场发展(直接金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国的金融资源将会面对一定的预算约束即金融资源禀赋约束,金融资源约束线方程为:

Bank代表银行发展,Stock代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R代表金融资源禀赋,d1与d2代表的是一国金融资源分配到银行部门(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直接金融)的难易程度,d1越大,表示金融资源分配到银行部门的难度越大,则会将资源转而分配到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反之,d1越小,则资源更容易进入银行系统,银行部门发展会更快。这里的d1与d2主要受到政府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国内外经济环境、科学技术、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等因素影响。

在长期,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之下,银行部门(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直接金融)的金融结构组合都是可变动的,一国用于分配这两种方式的金融资源R是既定的,金融资源主要分配到银行部门与金融市场中。如果该国要以既定的金融资源获得最优的产出,那么它应该如何选择最优的金融结构组合呢?即如何选择银行部门(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直接金融)的最优组合比例。

将等产量曲线与相应的约束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中,就可以确定一国在既定金融资源之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金融结构组合点即金融结构最优点。在图1中,横轴代表银行发展(间接金融),纵轴代表金融市场(直接金融)发展,首先画出一条金融资源约束曲线CD,以及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Q3。由图1可见,金融资源约束曲线CD与等产量线Q2相切于Z点,该点为均衡点即银行发展(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直接金融)组合的最优点。金融资源约束曲线CD相交于Q1曲线的a、b点虽然也是银行与金融市场的两个组合点,但是所代表的产出比较低,并不是最优点,而代表更高产量的Q3线与金融资源约束曲线CD无交点也无切点,既定的金融资源之下无法实现Q3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所以Z点才是既定金融资源之下,银行与金融市场组合的最优点,即证明了金融结构最优点的存在。在科学技术、法律制度、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济金融环境、金融管制政策、经济体制等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国金融资源禀赋发生变化,金融资源约束曲线CD发生平移,平移的CD线就会与其它等产量线形成相同的切点,而形成的一系列切点均为新的金融结构的最优点。d1与d2由于其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则约束线CD将会发生转移,转移的CD曲线会与等产量线形成一个切点,达到一个均衡,这个均衡点将会是新的金融结构最优点。当由于其他金融结构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此阶段的CD曲线与等产量线没有相切,即没有达到均衡点位置,例如目前的处于a、b、f点的位置,则表明此状态的金融结构没有达到最优,偏离了最优,a、b、f点处的金融结构点虽然实现了经济增长,但是未能使经济获得最大化的增长。

(二)经济发展与金融结构的“倒U型”关系假设

根据前面最优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既定金融资源下实现经济发展最大化存在着最优金融结构即银行(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直接金融)最优组合比例,当金融结构处于最优值时,经济处于高水平的发展状态,金融结构未能达到这个最优值或者偏离最优值时,经济发展将会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Asli Demirguc-Kunt, Erik Feyen, and Ross Levine(2011)认为各国的金融结构实际值与金融结构最优估计值之间的偏离值称作“金融结构缺口”,通过各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金融结构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随着金融结构缺口缩小,经济不断增长,随着金融结构缺口扩大,经济发展不断降低。从经济学角度以及学者们的理论实践的结论可以发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金融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最优金融结构可以认为是金融结构的临界值或阈值,金融结构趋向于金融结构的最优值时,经济不断增长,金融结构偏离最优值时,经济增长下降。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理论假设: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

如图2所示,横轴代表金融结构,纵轴代表经济发展,图中“倒U”型曲线L代表的是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Z点代表实现经济发展最大化的最优金融结构点,P点代表实现最优经济发展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种“倒U”型非线性关系,表明金融结构的发展,经济增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金融结构在Z点以前,经济增长呈现增长趋势,在金融结构达到Z点时,经济发展达到峰值点P,金融结构在Z点以后,经济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那么曲线中的Z点为使得经济发展达到最大值时的金融结构值,而此时的金融结构Z点,被称之为最优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种“倒U”型非线性关系与Levine等人(2011)得出的金融结构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结论是一致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种“倒U”型非线性关系用函数表达式的形式表示如下:

当这里的α2为负值,并且α1为正值时,该函数曲线为“倒U”型曲线。根据以上理论得出两种假设: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最优金融结构;经济发展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着“倒U”型非线性关系。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