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21:20: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商业银行通常具有下列主要特征:第一,以依靠吸收存款作为其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并直接与工商企业发生业务联系。第二,具有创造存款货币的技能。第三,经营业务广泛,有向全能化和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所以有“百货公司式”的银行之称。 5、商业银行性质:(1)商业银行也是企业;(2)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6、商业银行业务:

(一)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1、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的业务就是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和其他存款等。 2、资本金是银行经营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成立时依法必须筹集的资本。 3、同业拆借,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入拆出。 4、向中央银行借款,包括再贴现、直接贷款。 (二)资产业务 贷款、票据贴现、证券投资。

(三)中间业务 汇兑、租赁、信托、理财业务咨询和情报服务。 (四)表外业务 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三种类型的业务。 7、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原因:【1】获取利益;【2】降低风险;【3】增加流动性

8、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体现在流动性方面,而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在三者之问寻求有效的平衡。 9、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全国金融机构的核心,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第十五章金融业务 第十六章保险 第十七章国际金融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1、货币需求:指人们在既定国民收入水平和分配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收入或财富的一种需求。现

11

代经济理论认为,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三类。 2、货币供给: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全过程。

3、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4、货币创造过程 派生存款如上。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以及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原始存款是指银行以现金形式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的创造必须具备两大基本条件: ①部分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②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若R表示原始存款,D表示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r(0﹤r﹤1)代表法定准备率,则有以下公式:D = R \\ r

5、货币均衡含义:指货币供应量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必需的货币量基本一致。 6、(1)通货膨胀含义:在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3)通货膨胀特征:一、货币过量发行;二、货币贬值;三、物价上涨 7、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⑴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⑵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厂商都试图成为垄断者。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一般认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原因在于,厂商由于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制约,提高价格会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润的限制,而工会推进货币工资上涨则是越多越好。 ⑶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12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般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8、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异同点:

区别:⑴含义和本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⑵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⑶成因不同: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导致的。 ⑷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⑸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联系:⑴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⑵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第十九章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含义: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调控的主体:国家机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特点: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3、宏观调控的手段(1)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2)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3)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 4、宏观调控的原因

首先,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有些领域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 其次,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最后,宏观调控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5、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

(2)增加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这是我国政府的责任。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大力推进城镇化,

13

加快小城镇建设。

(3)稳定物价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6、货币政策含义:指政府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7、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也就是松的)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就是紧的)两类。 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 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要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 8、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当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上缴央行准备金增加,同时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和扩张能力,导致社会上货币供应量减少,抑制消费和投资;反之,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二)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 (1)、再贷款政策 即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就可以达到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目的。 (2)、再贴现政策 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影响到市场中货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再贴现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当中央银行要紧缩银根时,就要提高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向央行贴现成本增加,如此商业银行向客户贷款或投资额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采取相反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当市场资金不足时,央行买进有价证券直接增加社会货币流通量,最终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卖出有价证券,使货币供应量减少,紧缩银根。

优点:灵活性、主动性、准确性。

9、财政政策可区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赤字的方式实现。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方式实现。紧缩银根的政策就是: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提高央行基准利率 3、调高再贴现率 4、买卖国债或外汇。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实践中这种情况是很少存在的。

14

10、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运用方式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为四类组合模式:即“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1)“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策支出规模等,来抑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利率等来增加储蓄,减少货币供给,抑制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这是一种“急刹车方式”,适用于需求膨胀、经济过热、供给严重短缺、物价急剧上涨的情况。好处是可以有效的制止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衰退的后果。

(2)“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利率等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适用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但要注意运用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3)“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种政策组合将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4)“紧货币松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这种政策组合,有利于保持通货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适度增长。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

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松政策组合达14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的只有一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体制1984年刚刚建立,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配套服务的工具,对医治十年动乱创伤、支持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扩大职工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信贷资金成为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货币政策开始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特别是在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98-2004年)。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通货紧缩,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经济的局部过热现象,个别地区、个别产业的发展严重失调,一些能源消耗性的产业非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不均衡,因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逐步提上了日程。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轨迹

时间 所属阶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搭配方式 实施年限 1979—1980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2年 1981年 第一阶段 紧 松 紧松 1年 1982—1984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5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1年 1986—1988年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9—1991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1年 1993年中一1997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5年

1998—2002年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年 第四阶段?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6—2010年 ? 中性偏紧 中性偏紧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