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4:50: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汉字文化解读结课论文
从汉字看饮食与中国文化 ---吃出来的汉字
姓名沙博翰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
学号20140417115
1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远古时期的人们学会了如何使用火来加工食物,这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健康地延续。随着更多的器具被发明创造,古时候的人们在饮食上开始了诸多的“奇思妙想”,饮食开始变得束之高阁,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之伴随的当然是记录先人们生活饮食状态的汉字。朱自清曾说:“在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得从文字学入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汉字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一字一史,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了无数珍贵的文化宝藏,汉字就像是一粒粒贝壳,深邃的纹路镌刻着历史的沉思,串联着文化的结丛,承载着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
关键词:汉字饮食文化 (注):汉语拼音右上角的数字是音调标注:
55阴平(一声)35阳平(二声)214上声(三声)51去声(四声) 一、 古代的饮食
(1)主食:
在中国,疆域辽阔,饮食也有南北差异。南方早在河姆渡时期就有了种植水稻的历史,主食一般为大米。北方的农作物则呈现出多样性,稷(小米)、黍(黄米)、麦等农作物都有着广泛的耕种面积。我国自进入农业社会后,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所以自周秦以来,诗文中关于粮食的记述很多。粮食作物古代统称五谷或六谷。至于五谷六谷所包括的品种,则历来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黍、稷、麦、菽、麻为五谷,六谷即再加上稻。百谷即为粮食的总称。
艺:《说文解字》:埶(藝),种也,像手持种苗而急于种植。造字本义:
种植庄稼草木,培土锄草。《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我种黍稷。”对早期的农业社会来说,种植是一项事关生存的极其重要的技能,因此“艺”也代表“技”。谁掌握了种植技术,谁就有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年:《说文解字》:年,禾谷成熟收获时的负戴之状。造字本义:将收成的谷
物搬运回家。字形采用“禾”作边旁,“千”是声旁。《春秋传》上说:“大有收成。”粮食大丰收,人们为了庆祝,不就相当于后来的过年吗。不过年的本意重点侧重于收成时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丰收时的快乐殷实的心情。
2
五谷:
稷:《说文解字》:稷,荠黍。五谷之首。造字本义:农夫在水田里
倒退着插秧。字形采用“禾”作边旁,“畟”是声旁。稷,脱壳成小米稷的这一突出地位是由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所决定的。稷,粟也。——《尔雅?释草》注。稷,齌也。五谷之长。——《说文》。稷,今人谓之高粱。——《广雅疏证》
黍:《説文解字》:黍,禾属而软黏的谷物之一。造字本义:黄米,
一种耐旱的庄稼,色黄性粘,可酿酒。因为在大暑时节播种,所以称为谐音的“黍”。我国西北地区适合谷子的种植,在“靠天吃饭”的古代,谷子也较能适应风雨不时的干旱气候,因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稷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服于有礼,社稷之固也。”社为社神,稷为谷神。古代黍与稷还经常连在一起说。例如《诗经》屡言“黍稷重穋”(《豳风?七月》。由此可见,黍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仅次于稷。
来:来,麦。麦子是从南欧及西亚引进的作物品种,产量大大高于
黍、粟等本土作物,古人将这种优良作物命名为“来”——外来的。造字本义:麦子,从外域引进的作物。一支來麦有二支麦峰(指篆文字形中的),象麦子的芒刺形状。它是上天送来的宝贵礼物,所以称这种庄稼为“行来”的“来”。麦子分大麦和小麦,大麦即麰,《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种)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指夏至)之时,皆孰矣。”小麦即来,《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麰,帝命率育。”这两句诗是说,天帝赐给周小麦(“来”)、大麦,命令武王遵循后稷(周的始祖)以稼穑养育万民的功业。来、麰进入神话传说并与周之延续与扩大联系起来,可见这类作物与人们生活关系之密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