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4 21:0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标签:标题]

篇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规划计划书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发计划书》 开 发 计 划 书 目录

一、背景 二、编制任务 三、编制内容 四、保障体系 五、委托方工作 六、项目报价 一、背景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诚勿扰》在西溪湿地取景之后,广告效应明显,2009年全年游客量约300万,旅游收入达到1.1亿元。 短时间内的迅速发展,《非诚勿扰》功不可没,但这种效应是短暂的,如何继续维持和扩大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游客在景区消费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详情,我院金锋院长与委托方洽谈之后,2009年11月30日,根据委托方要求,经商议,我们特向委托方呈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编制计划书,对其编制任务、内容和方法以及作业进度等作出具体安排。 二、编制任务

本方案通过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判读,通过现场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其他综合条件分析,完成以下来任务:

(一)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详细地分析,明确市场发展趋势,定位目标市场,使公园旅游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二)针对目标市场,制定有效的营销和促销战略,开发多渠道的信息流通手段,积极高效投放广告,使信息有效地到达受众群体;

(三)根据景区发展现状,对新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提出旅游 线路设计思路和方案;

(四)将景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三、编制内容 根据委托方要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的编制内容为: 1、景区旅游发展背景解读;

2、景区旅游客源地市场背景分析与旅游客源地市场开拓分析; 3、2010年景区目标市场定位及重点客源市场开发方案; 4、2010年景区广告投放计划及宣传方案; 5、景区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策划; 6、景区游线设计思路和方案; 7、景区旅游新产品设计方案; 8、景区旅游发展建议。 四、保障体系 (一)人员保障 ①专家组织

我们为项目人员配备具有实践经验的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投资经济、市场营销等资深专家,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并在深度和高度上超过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水准。 ②技术人员组织结构

本项目管理实行以两级作业、三级审验的模式进行项目过程的质量管理。并配备最为合理的人员技术力量,作为本项目的技术保障。

篇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图册1)(19张)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步行一圈需3个半小时以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现在向游客开放的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 西溪湿地风景(4张)

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1]。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

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图册2)(17张)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西溪湿地内芦白柿红、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鹭舞燕翔、蛙鸣鱼跃,冷、野、淡、雅,皆成天趣。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 “杭州之肾”,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工程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农居搬迁、河道清淤、植物复种、生态驳坎、房屋整修等各种措施,对西溪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资源、民俗风物、历史文化等进行科学的保护和恢复,从而打造杭州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全面提升杭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国际旅游名城品位。 编辑本段湿地现状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的破坏,直至实施保护工程之前,西溪 杭州湿地公园一角

湿地的景况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

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2]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编辑本段双赢之路 科学保护,规划先行

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根据西溪湿地作为城中次生湿地的特点,坚持科学保护、规划先行的原则,先后编制完善了《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期工程详细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区市政工程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区水利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旅 篇三: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绝”,是罕见的城市中的次生湿地。该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创新采用“湿地公园”保护模式:2003年,杭州市下决心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采取了不同于湿地保护区和城市公园的“湿地公园”开发模式。西溪湿地被定为全国首个湿地公园试点,相应确立了“积极保护”的思路,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适度的人为干预,有助于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以“湿地公园”的模式来实现湿地保护,这在我国还是全新尝试与探索。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与公园的有机结合体,既有湿地的特性,又有公园的性质,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一般的城市公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延续:西溪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位皇帝及苏轼、唐寅、郁达夫、徐志摩等历代文人曾来此寓居题咏,还是一片文化湿地。在开发过程中,像秋雪庵、烟水渔庄等庵堂别墅之类的重点文化遗迹,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量恢复。秋雪庵保护区和曲水庵保护区内将分别恢复"秋雪八景"、"曲水八景",复种西溪传统植被,使蒋村历史文化在现。围绕西溪湿地留下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也将得到挖掘和展示。同时,选择部分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户,迁回西溪湿地内,并组织农民耕种、养鱼,既保留了“活着”的农耕湿地文化,也可以承担旅游展示和服务功能。民俗文化游览区以拓展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使龙舟竞渡、古街集市等"灯火依旧"。

承担湿地文化教育和普及等社会功能:西溪湿地公园还是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现有科普教育站点六处,每周辟出一天“免费开放日”。另外,中国湿地博物馆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围绕着中国湿地博物馆,今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努力打造“科普西溪”,进一步提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展示功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和展示中心。 借鉴意义: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生态与文化融合、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