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0:12: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1 交通行驶中的数学
—— 较复杂的行程问题(一)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行程问题,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相遇问题及追及问题的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问题信息,理解问题中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行程问题,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相遇问题及追及问题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及追及问题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师:大家还记得数学问题中的行程问题吗? 生:记得,路程=速度×时间。
师:很好,在行程问题中,我们探究的是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类型的行程问题呢? 生: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生:环形跑道问题。
生:流水行船问题、火车过桥问题。
师:大家说的都很正确。在前面的知识学习中我们都探究过这些类型的行程问题,可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行程问题,都是探究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解决这些常见的行程问题呢?这里有一副图片,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图片)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说的对吗?(不对)
师:很显然是不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有关行程问题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较复杂的行程问题)。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1
展示例题:
例1:两城相距477千米,甲车以每小时46千米的速度从A城出发,乙车以每小时38千米的速度从B城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行驶了230千米。问谁比谁早出发?早出发几小时? 师:分析题目,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生: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生:甲行驶的路程。
师:很好,问题要我们求谁比谁早出发,早出发几小时?也就是求什么? 生:时间。
师:非常好。要求时间,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 生:路程和速度。
师:谁的路程和速度是已知的呢? 生:甲。
师:对,题目中直接告诉了我们甲所行走的路程和速度,谁能帮我们算一算甲的时间呢?
生:230÷46=5(小时)。 师: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生:因为这也是一个相遇问题,两个人走的路程是两地的全程,那么可以用全程减去甲走的路程,算出乙走的路程。
师:说的非常正确。谁来帮我们算一算乙的路程? 生:477-230=247(千米)。
师:同学们都同意吗?(同意)乙的时间是不是也可以求出来了,谁来算一算? 生:247÷38=6.5(小时)
师:比较一下,谁的时间花的多一些呢? 生:乙。
师:那么谁比谁早出发呢?早出发几小时呢? 生:乙早出发,早出发1.5小时:6.5-5=1.5(小时)。
师:好的,现在我们通过线段图来看一看(课件展示问题详细过程)。
2
板书:
行程问题一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三、思维拓展(知识模型拓展)
展示例题:
例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25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6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一共多行了1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师:分析问题,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生:甲、乙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是一个相遇问题。 师:很好,还有其他不同想法吗? 生:甲、乙两车的速度差和路程差。
师:非常正确。知道了这两个量,我们可以算出什么呢? 生:甲、乙的相遇时间。
师:对,因为路程差=速度差×相遇时间,那么相遇时间=路程差÷速度差,谁能帮我们计算一下? 生:15÷6=2.5(小时)。 师:接下来又如何做呢?
生:知道两地路程,知道相遇时间,因为在相遇问题中,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所以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和。
师:说的非常正确。现在自己动手完成下面的过程。(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课件展示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15÷6=2.5(小时) 250÷2.5=100(千米/小时)
(100-6)÷2=47(千米/小时)(结合学生情况,引导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答:乙每小时行47千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