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5:40: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

作者:唐金燕 刘玉涛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2期

[摘要]本文对曾在国内翻译界引起不小争论的两种译文处理方法——“形似”和“神似”的不同特点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出“形似”和“神似”的最佳境界是二者兼备。当二者不能两全时,译者为保证原作意蕴、风貌所做努力都应予以肯定,这也是译者的一种素质。

[关键词]形似;神似;翻译处理;译者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g(2010)12-0044-02

艺术领域的“形似”和“神似”由来已久,作为处理译文的两种方法,在国内翻译界颇受争论。从效果来看,翻译如同临摹画作,追求的是神似。神似派认为,成功的译作应该在写作风格、思想深度、感染力等方面接近原作;形似派则认为,偏重神似是一味追求译作的文字华美,希望译作在句法形式上与原文对等,斟词设韵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形似、神似的提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画论,然而“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说道:“古之画,或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绘画过程中,画家首先要关注的是所描绘对象的气韵,即对象的神,只要抓住了对象的神和气韵,造型就形神兼备了。通过对“形似”与“气韵”关系的论述表达他的绘画形神观,在绘画理论上比前人大大地迈进了一步。由此可见,张彦远的着眼点在神,他并非否定了形似,而是对其有更高追求——那就是对气韵的追求。画家顾恺之则主张“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命题,他主张“若……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失矣”的神似要求,顾恺之较为注重客观对象之形,着眼点在形。很多时候,争执形似和神似是因为“形”与“神”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单一概念。但是仔细研读古往今来的形神论,不难发现,不论在哪个领域,“形”“神”都是既有区别又是密切联系的。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必然体现一定的风韵(神),一定的风韵也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 实际上,“无形之神”或“无神之形”都不能单独存在。“形”和“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形揭示了事物的外延,而神揭示了事物的内涵。一个内在,一个外在,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在翻译处理过程中,最理想的情况无疑是形神兼备。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塑造刻画人物形象,既有教化功能又有审美功能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应该是“神”的传声筒,“神”应该是“形”的主管人。翻译处理中要以形载神,神使形活。神似和形似本来就是统一的,当形神不能统一时,形式内涵并不十分重要时,可适当偏重“神”,如傅雷所倡导的重神似不重形似,也即何刚强所说的“得意忘形”。形式上是可以采取变通手法的,但是不能保留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没有生命力的空壳。同时,又不能完全忽视形式内涵,因为“形”的背叛往往导致“神”的丧失。“形”“神”对于译文来说,都是不可随意割舍的。

当然,即便是最优秀的文学译作,神韵与原文相比也难免过犹或不及。我们的目标是翻译时尽量缩短“过犹”和“不及”。在从事文学翻译时,不妨假定理想的译文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结构的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神似并不是说绝对不管原文的句法,在最大限度内还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这种翻译观,让译者摆脱了原文字句、结构的束缚,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原作的文学创作领域和艺术想象境界中,恰当地处理了文学翻译的主次矛盾。

另外,还需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原作“形似”的看法上,我较赞同《忠实是译者的天职——评(新世纪的新译论)》中所提出的:“翻译不能为了求美,甚至不妨失真(《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P5)”。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力使读者得到准确的原著信息,如果不能确保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翻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果说服从是军人的天职,那么,忠实就是译者的天职。这里的忠实,是字字句句对译之意,实际上只是在追求“形似”效果。翻译要“形似”即忠实,也要“神似”即通顺和美感。英语中有个成语叫“spring up like mushrooms”,一般译成“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是无可非议的。原语中既无“after the rain”也没有“bamboo”,译入语却偏出现“雨后”和“春笋”,虽然没有保留原语的表现形式,但还是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因此。我们在翻译处理中的各种翻译方法,要以不违背和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为本。 众所周知,译者在翻译处理过程中要做到所谓的“神形皆似”,不仅要尽量译出原文的形象语言,而且还要尽量体现出原文的遣词造句特征。这固然很难把握,译者在翻译处理中要涉及至少两种语言,而且更要涉及文学知识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由此,对于一名文学译者来说,除去掌握两种语言还必须对原作中的所有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傅雷为中国读者奉献了三十多部法国文艺巨著,他的译作“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不仅受到读者喜爱,更得到译界好评。这位翻译界文豪曾谦虚自己兴趣广泛,但对所学知识都一知半解。贴近作者,译者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把握其中的人物。要如何贴近作者呢?译者只有研究作者本人来实现,此外别无他法。傅雷耗費大量心血来研究了巴尔扎克,才有了生动传达原作人物神韵的译法。如在《高老头》中描写伏盖太太时有这样一段话:“浑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教堂的耗子原是一句俗语,指过分虔诚的人;因巴氏以动物喻人的用意在此书中分外显眼,故该按字面译)……”无论他的译法,还是他的译注都源自于对巴氏文笔和作品的特点的详细研究。

总而言之,翻译过程中译作与原作既要形似,又要神似;欲求神似,必先形似。译作与原作之间只有相对的忠实即相似(含形似与神似),没有绝对的忠实亦即完全相同。对于神似与形似,既要有主次之分,又要统筹兼顾。当然,要达到这个标准难度是相当大的。不过,难度再大,也还要为之努力,希望通过各位的努力将我国的翻译水平推至更高层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傅雷,论文学翻译书,《高老头》重译本序[A],罗新璋,翻译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N],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3]许祖良,张彦远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何刚强,英汉翻译中的得“意”忘“形”[J],中国翻译,1997

[5]傅雷,翻译经验点滴[A],翻译理论语翻译技巧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