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GDP和GNP对比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3:03: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日本的GDP和GNP对比分析

过去,大众舆论一直在热议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其实这个说法来自于池田信夫的那本书《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由此可见日本人很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精神)。但,其实过去的二十多年,日本一直在韬光养晦!

2001年,日本发布一则消息,表示不再使用1948年以后的统计方式,改用GNP为GDP(GNP为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当中日本国民在本国境内外新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年当中在日本国内由日本国民和外国人新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为什么要这样子?这跟其他国家的选择有关,但同时也是日本韬光养晦的一种方式。

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此,日本终结了二战后40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爱国青年”瞬间集体高潮,并沾沾自喜。

每当看到教材、舆论、学者吹牛扯淡、百姓聊天中说道中国GDP超过日本,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后,为进步而欣喜之余,我总不免有些许担心,中国确实在崛起,可是谈论日本衰退的人真的了解日本吗?!

日本经济的确停滞不前,但是说衰退则有些过了。中国的GDP达到日本GDP的2倍以上,估计很多人是基于这一数值而提出日本衰退论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了解GDP?! GDP并不是资产的总和。GDP是指在国内一定时间内创造的附加值的总和。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只是代表中国在1年内创造的附加值比日本多。且过去创造出的价值不包含在现在的GDP中。10年前建造的房屋或是以前存的钱都不包含在GDP中。中国GDP超越日本有种种原因:

第一,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的GDP相对高。中国有14亿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以上。日本的人口只有1.25亿。而且中国的人口持续增加,日本的人口却在逐渐减少。当然是生产者(或者说消费者)众多的中国的GDP更高。但是从人均GDP来看,日本要高于中国。

第二,汇率变动也会影响GDP的数额,因为比较国家与国家的GDP时,使用的单位是美元。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越高,换算成美元的GDP就越高。日本政府不希望日元升值,因此,通过大量向市场供应货币来促进日元贬值。其原因在于,日元贬值会促进出口,对日本经济的增长有益。也就是说日本主动使换算成美元的GDP变少了。在日本的日元贬值政策下,中国换算成美元的GDP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几乎达到日本的两倍。实际上并不是经济的实态发生变化,只是衡量标准变化了。

第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影响GDP。日本处于物价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状态,而中国则是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如果物价上涨,名义GDP(不考虑物价变动的数值)金额就将随之增大。但是,在通货膨胀状态下,如果日常用品的物价出现上涨,就无法感到生活富裕。住房价格越上涨,GDP越会增加,但买房子的人的住房贷款还款额也将增加。即使工资稍有上涨,个人生活或许也未必变得轻松。

与中国相反,日本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物价一直在持续下降。这样一来,名义GDP不可能增加。日本的名义GDP与2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增长。但是,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黄金时代相比,食品和服装的价格出现下降,住宅楼价格变得便宜。虽然名义GDP并未增加,但靠同样的工资就能过上比20年前富裕得多的生活。

按考虑物价水平的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IMF推算)来看,1990年日本GDP达到2.36万亿美元,而2015年达到4.83万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当然,通货紧缩有可能导致企业

投资意愿降低,导致劳动者的收入下降(或收入较低的非正规就业者增加),不能对此置之不理。因此,安倍政权转向了有意创造通货膨胀的“安倍经济学”政策。

第四,在国外创造的附加值只会成为相应国家的GDP这一基本思维仍未得到理解。假设日本丰田在中国生产汽车,将成为中国的GDP。不会带来日本GDP的增加。当然,如果通过投资中国而赚到的金钱回到日本,日本的资金将增加,但这未包含在GDP之内,而是通过国民总收入(GNI)这个概念、或者国民生产总值(GNP)这个概念体现出来。

日本由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日元迅速升值。在日本国内制造产品、从日本出口变得不利。因此日本企业开始在其他国家建立工厂,在国外生产汽车、家电等产品。比如,丰田1990年的产量接近500万辆,其中国外产量占2成左右。2015年产量增加至近900万辆,其中6成以上在国外生产。

丰田一直与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汽车争夺产量世界第一的宝座,与泡沫经济期相比,企业规模明显变大。但在日本国内,产量并未增加,很难说对日本GDP的增加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就是说,企业越是在国外展开活动,本国GDP越难以增加。

GDP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不能仅仅根据GDP的规模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富裕和强大。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并不是GDP,而应该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举一个例子,两个有4口人的农民家庭种地,一个全家4口人都在家里种地,一年下来收入达到5.1万(相当于一个国家的GDP);另一个家庭只有老两口在种地,一年下来收入5万元(GDP)。单纯比种地,看起来,前一个家庭比后一个家庭收入要多。其实,后一个家庭的儿子在跑运输,一年下来赚了3万,女儿在广东打工,一年赚了2万,合计起来,后一个家庭一年实际收入是10万(这就相当于笔者提出来比较国民生产总值GNP),而前一个家庭的全部收入(GNP=GDP)只有5.1万。

日本企业将活跃的舞台转移至外国,在外国发展壮大。但是,通过仅以国内生产活动作为对象的GDP看不到这一点。尽管日本国内的经济低迷,但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2015年度的营业利润却达到创历史新高的33万亿日元(日兴SMBC于2016年5月推算)。日本的对外资产余额2015年底增长0.7%,达到948.729万亿日元,维持了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这一数字证明,日本企业正在加强在日本之外的生产活动。

有些中国的“爱国者”辱骂到日本旅行、购物的中国人是卖国贼。他们批评称,如果在日本购物,将有助于日本的国内消费(GDP统计上列为日本对中国服务出口),不会带来中国GDP的增加。但是,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展开海外投资和海外生产的中国企业将是更大的卖国贼。因为在海外创造的附加值不会计入中国的GDP。

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动用的资金与个人购物不是一个级别,有时仅仅一家企业就投资数十亿美元。同时,改善了投资对象国的就业情况,甚至还向其支付税金。应该被批为卖国贼的不是仅仅花一点小钱的游客,而应是收购日本企业的那些中国企业。

日本在全球的投资收益,支撑了日本的本土经济。日本GNP一直在上升。

早在2002年,日本的海外资产就达到16,227亿美元,相当于法、德、意三国对外纯债权总额的6倍;2004年,日本的海外纯资产达18,270亿美元,占到全球海外纯资产的90%以上。2007年,日本的海外资产达到54025亿美元,其中纯资产达22,143亿美元;海外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0,903亿美元。日本海外的经济规模是国内的1.58倍。也就是说,目前日本的GDP在日本的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到40%,就如笔者刚才举的后一个家庭的例子一样,日本经济总量剩下的60%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

再说美国,在2004年时,日本的海外纯资产有18,270亿美元,当年,美国的海外纯资产是-38500亿美元。仅此一项,美国就比日本少了56,5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当时如果单纯看GDP,美国是日本的2倍多,但算起国民生产总值(GNP)来,日本还要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而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2010财年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显示,2012年当年日本海外法人总计18599家,工作人员499万人,日本全产业海外销售额达到183.2万亿日元。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11年底海外资产负债余额显示,日本企业、政府和个人持有海外净资产253.01万亿日元(3.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6%,时隔两年再次实现增长。日本连续21年保持全球最大债权国位置。 日本经济结构已经转型,未来普通制造业会越来越少。日本经济产业省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日本海外法人19887家,制造业为9201家。海外企业在境外营业额272.156103兆亿日元,非制造业为142.44兆亿日元,非制造业占比达到52.34%,说明日本经济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海外已经不是传统制造业为主体。

其实早在“失去的二十年前”,日本工业化已经完成,不管崩不崩溃,日本已经是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日本制造业全球布局已经完成,牢牢占据了产业链高端。即使在日本泡沫经济的10年间,每年都有GDP的3%用来开发新技术。3%,相当于中国整个国家GDP的9.4%,世界上有1/3的机床是日本生产的。依然是全球产业链上游,不管你多么愤怒,日本的制造业还是全球的风向标!

前段时间,我们考察团到日本去参观考察学习,到了日本的农村地区,不少小伙伴惊讶地发现“日本农民住着别墅一样的豪华房屋,日本哪里衰退了”!日本2015年底家庭的金融资产同比增加1.7%,达到1741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民营企业的现金和存款额也达到创历史新高的246万亿日元。日本依然还很强大,不管我们讨不讨厌日本,日本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毕竟,师夷长技以制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