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8:25: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海真如寺大殿内转斗栱上昂
上昂多用于内檐、外檐斗栱里跳或平座斗栱的外跳中。
18、华头子,为檐内(里转)斗栱的华栱外伸出的头子,砍削成斜向,上承昂的构件。 19、华栱,斗栱垂直(进深方向)出跳构件。宋《营造法术》曰:“或谓之‘抄栱’,miǎo又谓之‘卷头’,或谓之‘跳头’。出一跳华栱称为“一抄”,或“出一卷头”;出二跳华栱称为两抄,或出两卷头。”清叫“翘”。
20、栌斗,又名大斗,栌斗在全攒斗栱最底层,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开十字卯口。清称坐斗。
21、遮椽板,斗栱上方斜置或平置的木板,主要用来遮蔽上面的椽子,清称盖斗板。 22、栿, fú 即梁,宋代称谓,一般为进深方向水平放置。
23、阑额,是柱子上端联络和承重的木构件,位于柱子上端承托斗栱等。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宋代始称“阑额”。它有时两根并用,上面的一根叫(清称大额枋),下面叫由额(清称小额枋),两者之间使用由额垫板。在内柱中使用的额枋又被称作“内额”,位于柱脚处的类似木结构叫做“地栿”。清称额枋。
24、普拍枋,位于阑额之上,与阑额在断面上作‘T’字形,用来承托斗栱的木结构。四周交圈,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始见于唐代,目前最早的实例为五代时期山西大云院大殿。 25、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其上方构件重量。
26、柱础,或柱础石,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使落地屋柱不致潮湿腐烂,令柱脚与地坪隔离防潮,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27、平棊,qí,棊同“棋”,即今之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尘\。“平棋”是天花的一种,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因为是由大方格组成,仰看就像一个棋盘,故得名。“平棋”这个名称是宋式天花名称的说法。
28、雀替,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减少梁与柱相接交处的向下剪力。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插角”或“托木”。
29、卷刹,或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几种特殊样式斗栱: 1、把头绞项造
把头绞项造外视图(转自直立人营造学社) 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没有出跳。
把头绞项造后视图(转自直立人营造学社)
把头绞项造是一种特殊的柱梁结合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斗栱),没有出跳。具体做法是将内部伸出的梁栿端部砍成挑尖梁头或者耍头或昂的形式,与泥道栱直接相交于柱顶的栌斗上。泥道栱上再置两个散斗和一个齐心斗(类似于清的一斗三升),然后直接承接撩檐枋、檐檩等。该种形制出现较早,在唐宋前就有出现,宋元后基本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