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 刘巧珍 人物形象 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3:13: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⑾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二是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透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他塑造刘巧珍这个人物,写人在极其困难的景况下战胜苦难的“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基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道德忧虑,其目的就是要借“困难的时候”人们心灵的“高尚美好”,来“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⑿路遥认同传统的美德,赞美利他的牺牲精神。在他看来,克己利他的仁爱之心和道德善良,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进步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通过对巧珍这一形象的文化分析,发现其爱情的追求和爱情悲剧的发生,都缘于她独立人格和自尊意识的未完全觉醒和她所处的环境对她精神文化视野上的局限,而她的这种性格局限性的形成,社会和历史不无责任。所以,刘巧珍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也具有了新时代内涵,以及新式爱情的过渡意义。她的爱情追求虽然不成功,但也给后来者追求地久天长的爱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的现实意义: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这生活,除了物质生活,还有那不容忽视的男女双方与时俱进的精神生活的同好。

注释:

⑴《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292—29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⑵ 载自路遥《人生》,第二十三章 ⑶ 阎纲,《给路遥的信》

⑷ 载自路遥《人生》,第二十章 ⑸ 载自路遥《人生》,第四章 ⑹ 载自路遥《人生》,第五章 ⑺ 载自路遥《人生》,第七章 ⑻ 载自路遥《人生》,第二十三章

⑼《别林斯基选集》,满涛译,二卷,45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⑽ 载自路遥《人生》,第二十章 ⑾ 载自路遥《人生》,第二十章 ⑿《路遥散文随笔》 参考文献:

1、 《路遥简介》,www.tjbbs.soufun.com

2、 《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3、 阎纲,《给路遥的信》

4、 《别林斯基选集》,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5、 《路遥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