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2:39: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的自主权有所增加,因此,学前教育的管理局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就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统一,对许多方面,教育部没有做过死的规定,
而是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日本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采用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做法,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燕镜.教育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P86.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P188. [3] [日]厚生省.厚生白书(平成12年版)[M].东京:株式会社,2000,P436~437.
[4]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R].1991-6-17,教基[1991]8号. [5] 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P222~223,131,137~13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S].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P7~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S].1996.
[8]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R].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P94. [9]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R].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P53. [10] [日]日本保育学学会.保育学研究[J].第33卷第2号(1995年),P93. [责任编辑: 达 人]
·57·第1期 曹能秀等: 当代中日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据日本《产经新闻》2010年5月6日报道,民
主党为了解决保育院数量不足、儿童无人照看等问题,在政府宣言中提出了实现保育院和幼儿园一体化的所谓“幼保一体化”政策,一度成为政策的热门话题。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幼保一体化” 的进程阻碍重重,步伐缓慢。以实施幼儿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逐渐被保育院替代,这一趋势也引起 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并且,由于幼儿园和保育院在日本分属不同的部门即前者归文部科学省、后者 归厚生劳动省管辖,容易滋生“垂直领导”的弊病。另外,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让很多专职家庭主妇 重新开始工作,她们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履行承诺,让孩子能有看护之所。因此,政府的消极应对也引起了母亲们的不满。保育院是指负责照看0岁到学前期婴幼儿(父母都是双职工)的儿童福利设施。全日本大约有2.3万所这样的保育院。但是,其数量远远不足,无人看管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加,并最终发展为一种社会问题。所谓的“幼保一体化”是尝试让幼儿园同时具备保育院的功能,以解决保育院数量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在政权交替之前“,幼保一体化”就已被提上了日程,并有了一些进展。民主党上台后,把它作为施政方针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并表示在2010日本“幼保一体化”进程趋缓
●国际教育快讯据日本《读卖新闻》2010年4月30日报道,日本政府在27日召开的“构建儿童培育新体系讨论会”上,制定了儿童培育所需财源与相关负责机关一体化以及实现政府职能高效运作的方针。关于幼儿园和保育院的未来发展,政府决定合并幼儿教育和保育工作,并统一建立名为“儿童院”(暂时 名称)的儿童培育机构。另外,幼儿园幼儿教育要领以及保育院保育方针也将统一为“儿童方针”(暂时名称),以实现政策的统一。同时,各类社会、企业团体也有望获准参与“儿童院”的开办与运营。以往一些旧的政策将被废除,幼儿园、保育院将向所有人群开放。过去,只有那些父母都在工作、没人照看的孩子才可以去保育院,现在这一规定将被取消。没有固定工作的打工者、企业非正式员工、被停职的父母等各类人群也可以送孩子去幼儿园或保育院。在市、町、村的参与下,家长可以与幼儿园、保育院签订“公共保育契约”。政府还将重新制定儿童补贴政策,实施“基础补贴”和“父母帮扶·幼儿教育补贴”的双重补贴结构。并且,儿童补贴等现金形式补贴与保育服务等实物形式补贴的相互配合将由各市、町、村来具体落实。虽然新政策设想很好,但用于扩大服务的财源问题仍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因此上述方针、政策恐怕将难以有效推行。现在,日本幼儿园招生困难与大城市很多没人照看的孩子无法享受保育的状况同时存在。“儿童院”在某种程度上同时拥有幼儿园和保育院的各项功能,政府希望通过增加“儿童院”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过去幼儿园归文部科学省管理,而保育院则属厚生劳动省所辖。文
部科学省是为了发展“幼儿教育”,而厚生省则是为了保障父母正常的工作活动。因此,有关人士也指出,设置“儿童院”将面临不同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很大。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房倩倩编译)
日本:幼儿园、保育院有望实现合并—91—2010年第8期比较教育研究No.8,2010(总第247期)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General No.247
据日本《产经新闻》2010年5月24日报道,在小学教育中,被称为“小一问题”的现象已经成为 日本的社会问题。对此,文部科学省专门设立了讨论小组,探讨儿童从幼儿园和保育院升入小学的 平稳过渡办法。
幼儿园和保育院主要重视孩子的自发活动,以“游戏”为中心。与之相对,小学阶段主要以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中心,按照时间表进行课堂教育。进入小学之后,无法适应此种转变的孩子为数不少。升学后长时期不能适应课堂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在日本,这被称为“小一问题”。根据东京都2009年7月实施的调查显示,有23.9%的公立小学校长认为,平均每4所学校中就有1所学校产生了“小一问题”。为何近几年来,日本长时间无法适应小学生活的孩子不断增加呢?有关人士指出,“由于‘宽松
日本着手解决“小一问题”据日本《读卖新闻》2010年4月15日报道,为了解决首都圈等地儿童无人照看、无法入托的问题,各地方自治体都在加紧完善保育院设施。随着保育院数量的增加,保育员的数量难以满足需求。尽管日本就业形势再次迎来冰河期,但是在儿童保育方面却是春暖花开。东京的一些保育院争相到日本东北地区招聘。即使那些只考取了儿童保育方面的资格证、但没有实际经验的所谓“后 备保育员”也倍受欢迎。日本现有4.6万名儿童无人照看。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无人照看、无法入托。为此,政府加紧完善保育院设施,并于2009年创设了“安心儿童基金”,即根据各都、道、府、县拥有的无人照看儿童数量,向其发放一定量的补助金。用于保育院建设的资金将截止到2010年度,因此很多地方自治体都在2009年和2010年实施了扩增计划。根据东京都的统计,2009年度共计增加了33所保育院,预计2010年度还将增加50所左右。各地还利用“安心儿童基金”开办研讨会,以帮助考取保育员资格的“后备保育员”走向保育岗位。(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房倩倩编译) 日本:保育院增加,保育员需求增大年之前要新设置2,000所以上的“儿童院”。但是,
事实上设置“儿童院”的数量一直增加迟缓,截至4月1日,仅增加了532所。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幼保一体化”进程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培养机构的强烈反对。与以照看孩子为重点的保育院相比,幼儿园是以实施幼儿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在“幼保一体化”的进程下,保育院孩子的年龄上升到3岁以上,照看时间也被缩短,原则上只有4个小时。另外,幼儿园如果变成保育院的话,幼儿教育的目的就会变得模糊。家长对此也有相当的不安与不满。再有,行政机关的“垂直领导”弊病在此之前就颇受关注。管理幼儿园的文部科学省和管辖保育院的厚生劳动省分别有不同的财务计算标准以 及监查机制,因此对两省来说,并不能简单地让幼儿园和保育院合二为一,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关
系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根据厚生劳动省的调查,2009年4月,无法保育院的无人照看儿童人数达到25,38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834人,为历史最高增长。金融危机以后,日本经济状况持续恶化,企业发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等都大幅减少,孩子无人照看问题也急速恶化。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房倩倩编译)
—92—从日本幼儿园到上海幼儿园—女儿宣宣的“留园”经历文@吴明里
女儿宣宣出生在日本,当时我在日本留学,宣宣3个月大就送进了日本的保育园,在那里度过了2年的时光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对日本的幼儿园有了了解与认识二2()()7年底我取得博士学位后,带着宣宣回到了上海,之后宣宣就送进了上海的幼儿园中日学前教育环境差异很大,这从宣宣的跨国幼儿教育的细中就可观察出来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日本保育园的联系工作很细致,每当我4点多去接宣宣时,班级老师都会口头向家长汇报今天孩子在园里面的情况,哭了、笑了、爬了等这些听似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去。体现了老。币对幼。L的细致观察与照顾。?除了口头汇报外,在日本的幼儿园,对2岁以下的儿童,老师要在家庭联系册上清楚地写明孩子在园的一天晴况,包括进餐、大一便及行为表现供家长参考·宣宣的家庭联系册由家长与教师共同记录,我每天记录孩一子在家的表现;老师记录孩子在幼儿园的体一温、
进餐、活动等,并在备注中写下给家长的通知或联系事项。孩子每天到园的第一件一事就是把“家庭联系册”交给班级老师,家庭联系册不仅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园中的主要依据,也是幼儿园老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之间往往会产生一些误解。家长没有正常的渠道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与小朋友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仅仅只能靠孩子的描述和私下的交谈,难免会出现偏颇,从而对幼儿园产生一种负面的价。而幼儿园方面,可能又觉得家长们不能理解老师们所付出的努力,而感到委屈。日本的幼儿园强调儿童教养的基本在于家庭,幼儿的健康成长仅仅依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它需要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尤其是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尤其重要。另外,特别要说的是,宣宣所在的日本幼儿园还安装有摄像头系统,每个家长都有进人系统的密码,只要通过上网就能随时看到宣宣在幼儿园的情况这种对家长公开信息的做法,无疑增加了家长们对幼儿园的信任与信心。}在日本的幼儿园里,每个月主办一次集}体生日会,活动的内容由各班级分别准备,}活动也由各班轮流主持。园长向所有本月过{生日的孩子和老师赠送生日礼物,这些礼品一都是由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的,随后就是一由各班轮流主持的庆祝活动,最后还要在蛋一糕前拍照留念。一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园长在生日会的一致辞中,会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妈妈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告诉孩子们,妈妈在这个过程中的幸福与痛苦。通过这样的教育,相信孩子们一定能理解到自己的生日实际上也是妈妈的受难日,也就能够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了。况和了解家长的意见及要求的主要渠道。宣宣在上海的幼儿园也有家庭联系册,规定是每周一次让孩子带回家给家长看,但实际宣宣是每2一3周才带回来一次,老师说太忙了,没办法做到每星期给20多个孩子写,如果孩子有什么事情会打电话给家长。但对我们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并不是就可以不管不问了。相反,家长们反而更加想知道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情况。而在国内,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就只有通过跟班主任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才能够实现。但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有机会或者精力做这些事情,而且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观察也可能并不完整。所以,更多的情况下,老师们只能以“表现不错”、“挺好的”这样简单的回答作为交待。如果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彼此集体生日会在上海的幼儿园没有集体生日会,宣宣如果想和小朋友一起庆祝,就需要家长自己买 个足以分给全班同学吃的大蛋糕带到幼儿园去,另外还要带一些刁许L物,分给每个小朋友。 幼儿园与小学的界限
在日本大多数的幼儿园不主张过早地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在日本的幼儿园,重视培养以后学习所需要的心理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兴趣、毅力、情感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日本,为了避免过早小学化,他们把幼儿班级从大、中、小班的这种学校体制的划分,改变为用幼儿所熟悉的花、水果、颜色等名字来划分班组,在教学方面,也以开发幼儿的潜力为主,充分重视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将来知识的输人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日本时,基本听不到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因为早期培养孩子的问题而苦恼,但宣宣回到上海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一直困扰着我。宣宣现在还是小班,她班级里的孩子已经学很多兴趣班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忙于每天接送孩子去上“补习班”。刚开始,我只想为女儿报体能锻炼方面的兴趣班,但身边的朋友都说这样不行,有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孩子就是上小学前什么都没有学,后来上小学非常吃力,后来我咨询了上海幼儿园的老师,老师也对我说等孩子上中班后就可以开始上“补习班”了。
在国内,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为了迎合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在幼儿园教学中加人了许多小学化的文化和知识,实行课堂教学,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幼儿对学习的恐怖心理。等孩子人学后,发现学校教的东西自己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因而也就失去了兴趣,或者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就不再安心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应该放远目光,办出幼儿教育的特色来,不应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教育中更重要的东西。户外活动日本的幼儿园很重视幼儿的体能锻炼,只要没有下雨,宣宣每天可在户外玩3一4个小时。在幼儿园里经常能看到很多小朋友赤着脚在地板、户外或沙场玩耍,即使是还不会走路的孩子也是如此。幼儿园要求孩子赤
脚活动,一是为了防止孩子滑倒受伤,二是为了增强体质。在日本有实践证明,孩子赤脚训练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体制增强了,身高、体重增加了,连伤风感冒也很少发生。而宣宣在上海的幼儿园,每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只有1一2小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日本幼儿园的运动会一般在10月
份举行,和国内的运动会不一样,日本的幼儿园举办运动会主要是给家长们看的,要向家长汇报
幼儿在园期间体能锻炼的成果,因此要求所有的孩子参加比赛。为了准备运动会,所有的孩子在运动会 开始前的卜2个月前每天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运动会结束后,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已经晒得黑黝黝。还记得宣宣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是14个月,参加项目是竞跑比赛。比赛的过程需要和家长一起完成。当我和宣宣完成比赛后,很激动,突然觉得孩子好像长大了,不再是抱在手里的娃娃了,哪组获胜对家长们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和家长的这种配合和融洽的气氛。宣宣在上海的幼儿园没有运动会。在国内,幼儿园举办运动会的情况应该不多见,运动会大概是上了小学才开始有的一种活动,参加比赛的是少数体育比较好的孩子,大多数的孩子也就是人场或者闭幕式的时候,到运动场地走走而已。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孩子们太小,如果要组织一场运动会,园方付出的努力要比其他活动大得多,而且万一有孩子受伤等情况出现,反而给自己找麻烦。相反,如果给孩子排个舞蹈,或者画幅画,既能够让家长们很快看到成果,也能让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里确实学到了点东西。这也是国内许多幼儿园热衷于培养一些“特长生”,而不是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的主要原因吧。日本的幼儿园利用运动会的时机,还加强与家长和周围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运动会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表演,更多的是一个交流的场所。在赛程的设计上,有许多要求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游戏,也有许多来宾参与的游戏,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和周围居民们了解孩子们的成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风格,从而愿意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谢恩会”自从宣宣进人上海的幼儿园后,每逢过节的时候,我都会为要不要送礼而苦恼,多方跟家长及朋友打听。相信每个家长都有过这种苦恼,过节该不该给幼儿园老师送点东西表示一下?送什么礼物比较好?送吧,怕老师把孩子宠坏了;不送,又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亏;送多了不好,送少了就更不好,还不能让其他家长看到。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童年在消逝叹局面?在这点上,我认为,日本幼儿园通过父母会组织的“谢恩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做法。 在国内,“谢师宴”是家长们的一种自发行为,很容易造成互相攀比之风,往往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而日本的“谢恩会”则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为,和幼儿园其他一些重大活动,如运动会、毕业典礼一样,也是保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巧妙地把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之间的关系拉近了,让家长们也亲身感受到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也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而且这种活动均摊到每个家庭上的开支并不多,大大地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也避免了家庭之间容易形成的攀比和猜忌。对于孩子们来讲,这种活动能让他们了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需要感恩,从而培养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学会感恩,“谢恩会”无疑是培养这种人际交往技能的相当重要的途径。勤劳感谢日日本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这些节日对保育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 多数的活动是与这些节日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日本,11月23日是“勤劳感谢日”,这一天幼儿园会组织小朋友们到保育园附近不同的机构比如消防署、警察局等慰问,主要任务是向叔叔阿姨们表示感谢,送上孩子画的画和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而被访单位也会很热情接待,回赠孩子们一些小礼物。宣宣有张照片就是在消防车前照的,老师告诉我,消防叔叔给孩子们讲了消防车的用途及一些消防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火灾、如何逃生等知识。幼儿组织这样的活动,实际上也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状况。
在上海的幼儿园也提倡孩子们接触社会,但实际上是把孩子越来越禁锢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比如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目标按幼儿年龄而不同。3一4岁的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远离成人,不摸危险物4一5岁幼儿,不玩危险游戏,不去危险地方,懂得交通安全。5一6岁幼儿会处理简单危险。相比之下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的避难常识、自我救助等方面的训练几乎没有,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日本的教育从幼儿园阶段开始,逐渐培养孩子们与社会中不同角色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意识,让孩们知道这个社会的繁荣稳定,需要不同角色的人进行辛勤的工作才能够完成。而日本的勤劳感谢日给幼儿园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他们亲身体会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的辛苦和贡献。这些做法,对于以建立和谐社会为宗旨的国内教育来讲,具有参考意义。画德台旬食从日本的幼儿园来到上海的幼儿园,无论是小宣宣还是旁观者妈妈都感觉到了明显的反差。小宣宣的“留园”经历,通过妈妈的细致描述,生动展示了当前中日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差异。那么,教育专家是如何看待此种差异的呢?为此本刊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前院长金林祥教授。“中日幼儿教育,理念相似,但在实际的教育行为上存在差距。是
因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还是幼儿园管理不严,或者是浮夸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抑或是上述数者兼而有之,个中缘由值得人们深长思之。”这是对中日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的又一个生动案例。尽管中日学前教育存在着差异,但也有不少的相同点。如两者都重视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的沟通,都有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册;都重视孩子的体能锻炼,提倡户外活动;都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等等。但为什么在宣宣的实际经历中,两者又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别?譬如,据家长观察,日本的幼儿园,每天除了口头汇报外,还“对2岁以下的儿童,老师要在家庭联系册上清楚地写明孩子在园的一天情况,包括进餐、大便及行为表现”,而“上海的幼儿园也有家庭联系册,规定是每周一次让孩子带回家给家长看,但是实际宣宣是每2一3周才带回来一次”,在更多的情况下,老师们只能以“表现不错”、“挺好的”这样简单的回答作为交待。相似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的教育行为上,中日差距却是如此之大。诸如此类的现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因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还是幼儿园管理不严,或者是浮夸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抑或是上述数者兼而有之,这是值得每一位关心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深长思之的,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进,使教育界所提倡,也为家长所赞同的教育理念能正落实
在教育实践中,造福千千万万的孩子们。画的比例不是增加了,而是下降了。埃及幼儿园的入园率也很低,在4~5岁儿童中入园率只有大约7%,67.4%的幼儿班设立在私立学校中,接受的幼儿占总入园儿童的67.6%,这些私立学校收费高昂,一般中产阶级都付不起,这严重造成了埃及学前教育的落后。
(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在墨西哥,各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学前教育设施主要集中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广大农村及土著居民地区缺乏学前教育设施。1977年,83%的幼儿园集中在少数地区的城市。在农村中,只有4.2%的孩子上过幼儿园,至于居民少于1500人的社区,这个百分比还要低。此外,城市地区受益者主要是中上阶层,出自下层的幼儿也难有受教育的机会。在 日本,目前有近1000个市町村没有开设幼儿园。就连学前教育比较发达的法国,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也未普及,有50%以上的儿童尚不能入园,发展不平衡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澳大利亚为联邦制国家,教育分权于各州,由此,学前教育机构多种多样,各州的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这种情况,在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尤为突出,比如美国也有类似的问题。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没有恢复和建立起全国性的学前教育组织,一些农村、山区城镇和落后地区没有足够的生源、资金和物质设备来组建正规的幼儿园,只能靠家长管理中心来做为学前教育的补充。幼教大观带来启示。 一、法规保障下的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倍受国家的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的许多行为、习惯的习得及养成、社会化的发展、个性的初步形成期都需在此阶段完成。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而且还关乎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前伴随着终身教育的思潮的发展,各国将学前教育的发展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位置。重视幼儿立法,以法律为依据实施科学管理,是日本幼儿教育跻身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日本正是由于制定法律法规、颁布法令,并通过政府不断的贯彻、实施、修正来完善学前教育的制度化。日本学前教育的法制化以二战作为分水岭,二战后伴随着《学校教育法》《、幼儿园设置标准》《、幼儿园教育大纲》以及《儿童福利法》、《社会事业法》等几部重要法律的出台和颁布,学前教育的基础地位及其价值的实现有了保障。在这些法律中,宏观层面上明确提出了幼儿园、保育所的教育地位、目标、作用,微观方面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具体目标、教育内容、指导计划。与此同时,文部省还联合其他部门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为幼儿的发展创设条件,并充分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又通过一些指令性的文件来发展幼儿教育。这些文件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1964年日本参议院文教委员会通过了振兴幼儿教育的决议,时至今日,共实施了六次幼儿教育振兴决议,目的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1994年文部省、厚生省等几个部门联合颁布了《天使计划》,意在调动社会的力量,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形成“育子的社会”。为了确保这一计划的实现,政府又相继发布了《紧急保育对策等五年事业》和《儿童成长计划指南》等文件。[1999年,文部省又颁布了《从幼儿期开始进行心灵教育》这一文件,针对家庭教育和地区社会教育的薄弱与孩子的生活体验和自然经验的不足,制定颁布了《全国儿童计划》(紧急三年战略)。[2]计划中提出了12项工程与重大措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