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3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基因是如何表达为性状的?这是本章学习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可以说是执行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插图多而且复杂。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能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过程,能应用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因此,确定以下重点与难点: (2)重点:

①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②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③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④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⑤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3)难点:

①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②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③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②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DNA和RNA的对照掌握类比方法及读图能力。②通过RNA的碱基决定氨基酸的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习,

掌握先逻辑推理再经验验证的方法。

③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学习,建立信息意识,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 ④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

①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②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激发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 ③通过介绍科学史实,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教育。 ④感悟科学破解遗传密码的过程。

二、说学生

学生学习了第3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各种问题,但由于受年龄限制,理解能力有限,而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性高,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

三、说教法

本节内容抽象、难懂,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仔细设计教学过程,以保证新课标的落实。基于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想象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问。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自制各种对比表格及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直观教学。用图解法、表解法把知识建构在图表中

2、应用多媒体演示有关内容结合教师讲解利用多媒体把抽象事物具体化。以演示解释为主,多媒体电教、模拟、练法为辅。此法分二步完成,即先演后释,相互渗透,扬长避短,相得益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3、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选择时机,以达到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不能整节课由多媒体取代,完全弃图不用,从而忽视了学生识图、辨图和分析释图的技能培养。教师应穿针引线,构筑多媒体与图形之间的有机组合。在学生分析图形之后,再配合多媒体整合各个图形,展示完整的基因表达过程。

4、由于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因此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都懂,学完了都不懂”的困惑之中。因此,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

四、说学法

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要达到“乐学—学会—会学”,“授之以渔”。本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

(1)学生要明确教学目标,扣紧主题,准确地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2)学会正确地阅读和分析图表,达到提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准确认识事物的相互规律。 (4)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认真观察、分析事物。

(5)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发问、引导、启发,促进学生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引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问题探通过电影片段《侏罗纪公园》中,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阅读章图中的文字讨 和图解,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

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 问题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呢?推测有一种情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境 ↓ 问题情境 RNA如何解读DNA的遗传信息? 解决问题的途径: 1.比较RNA与DNA结构的不同; 2.比较三种RNA的功能; 3.动画及图解DNA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即从DNA到mRNA的过程)。 小结:RNA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转录。

↓ 问题情境 mRNA的信息如何用于合成蛋白质? 解决问题的途径: 1. 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 密码子; 3. 翻译蛋白质的过程。 小结: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

总结: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核糖体和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一道,合作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肽链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问题探讨:大家现在再来探讨恐龙能否复活的问题。首先,恐龙的基因是如何表达的?基因表达需要什么条件?通过探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六、说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复杂, 插图多, 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中,在处理主干知识和侧枝内容的关系时,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要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